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研究
【6h】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学习投入’’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1.期望价值理论

2.自我效能感理论

3.积极情绪扩展建设理论

二、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预试问卷分析

1.方法与程序

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问卷因子分析结果

3.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投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现状

1.分析方法

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差异

三、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认同

1.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调查

2.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分析

(二)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期望值分析

1.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自我效能感比较

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结果的自我归因调查

3.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倦感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外在因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2.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3.自媒体环境影响

四、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对策

(一)关注学生心理需要,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1.创建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

2.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二)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提升学习期望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与意义

2.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自我效能感

(三)提升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投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3.帮助学生提高资源管理素养

(四)增强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外在环境支持

1.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

2.调整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3.增加对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社会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的“3+3”高考模式在已经上海、浙江两地试点,2017年有16个省份加入这一队伍,到2020年范围将扩大到全国。这意味文理分科下“政史地”、“物化生”的固定搭配被打破,高中生有了多样的选择。对于先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思想政治课而言,这一变化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高考制度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完善,更多地要求我们从学生学的视角来研究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投入,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课堂行为表现以及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水平四方面展开调查,探究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状况,以期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本文分四个部分来探究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投入。导论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学习投入”相关文献的梳理分类,重点关注这一理论在高中生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应用研究。在论文第一部分明确了“学习投入”的概念并根据相关的理论构建出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研究的四维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问卷信效度的检测以及数据的处理,从四个维度比较了性别、班型、学科以及年级差异下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的不同。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投入不足作原因分析,包括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价值的认同和期望值大小、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归因等方面的探讨。最后结合原因分析和最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如何改善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投入提出策略。本文更为关注学生的选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图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积极行为以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投入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