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里士多德目的范畴研究
【6h】

亚里士多德目的范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论

1.1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解释的争议历史

1.2论文结构和意义

2 “自然”及“四因说”

2.1亚里士多德的“原因”概念

2.2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范畴

2.3“四因说”

3 “目的”范畴

3.1“目的”与目的因

3.2 界限

3.3 “完全”

3.4 形式与目的的同一

3.5 潜能与现实

3.6“神”与至善

4 “目的”范畴及“目的论”相关问题研究

4.1 偶然性和自发性

4.2 必然性

4.3 理性

4.4 柏拉图的理念目的论

4.5 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与神学目的论的区别

4.6内在目的论

结 论

后 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对四因的探讨构成了其物理学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诸如本原、运动、第一推动者等诸多问题,而他的形而上学中潜能与现实、形式与质料、实体学说、神学理论等诸多核心范畴和理论学说的提出以及论证都离不开对四因的解释和运用。在四因中“目的因”又是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一因。众多学者都承认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是四因中地位最高、价值最高贵的原因,然而对于目的的具体内涵及其特点、目的因与其他诸因的关系以及它在亚氏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逻辑意义,后人却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要准确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学说,将亚氏“目的”范畴及其内在目的论与偶然及自发、必然性、理性、理念目的论、神学目的论进行比较,以求廓清诸多误读,还原亚氏目的论的本来面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
  论文的引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对于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解释的争议历史或者说目的论在哲学史上的曲折命运,从而更加明确了重新考察亚里士多德本来思想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考察完这个问题之后论文又对论文的结构以及价值意义问题做了简单的阐释。
  目的因是“自然”中的目的因,同时与其他的“质料因”、“动力因”以及“形式因”三因之间也有着极为紧密和微妙的关系。因此,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范畴进行考察之前,在正文第一部分(第二章)先行考察了他的原因理论特别是他的关于“自然”的学说以及“四因说”,并且最终对“自然”以及形式、质料、动力因这些范畴的具体含义做了相关界定。
  论文第三章主要是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也包括《后分析篇》)中目的范畴进行相关分析,大致可以得出这样几个涵义,即:终点、界限、形
  式、现实、完全、至善等。目的范畴的这几个涵义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渗透,使亚氏的目的范畴不断完善,并最终在这些涵义的基础上赋予了目的因在逻辑上和价值上的优先地位。
  最后一章首先阐明了本质和偶性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将目的因与偶然性、自发性、必然性这些范畴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发现,目的因与偶然性、自发性及必然性这些范畴也是既相异又相关的,在由于偶然、自发以及必然(单纯的必然性)的事件中,不但不能否认目的因的存在,反而更印证了目的因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之后又将亚氏的目的论与一些外在性的目的论进行了比较(包括阿那克萨戈拉理性目的论、柏拉图理念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神学目的论),并最终确定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特别是自然目的论作为内在目的论的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