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中英文求职信对比研究
【6h】

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中英文求职信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 1 Previous Studies of RST and Its Applica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f Cover Letter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Relation

3.2 Function

3.3 Hierarchy

Chapter Four RST-based Analysis of the Cover Lette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1 Analysis and Distribution of Rhetorical Relations in the Cover Letters

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Rhetorical Relations

4.3 Underlying Cause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ces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修辞结构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较为新兴的语篇生成和分析的理论。该理论旨在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子的层次关系进而揭示语篇的架构模式。修辞结构理论对各种长度及题材的语篇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基于该理论分析的语篇类型有议论文、政治演说、公共演讲、英语作文、新闻语篇、使用说明书、旅游指南及菜单等。
  作为日常应用类文体,求职信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重要的社会功能。修辞结构理论为求职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运用该理论分析求职信的语篇结构对求职信的教、学和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文运用修辞结构理论对20篇中英文求职信的修辞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揭示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求职信修辞关系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发现和结论:
  第一,并非所有的修辞关系都在中英文求职信中有所应用。中文求职信的主要修辞关系包括:阐述关系(27.19%)、目的关系(12.28%)、证明关系(7.89%)、并列关系(7.02%)、证据关系(6.14%)、背景关系(6.14%)、动机关系(5.26%)、准备关系(5.26%)。英文求职信中的主要修辞关系有:阐述关系(36.92%)、目的关系(13.85%)、证据关系(11.54%)、证明关系(9.23%)、动机关系(9.23%)、条件关系(5.38%)。第二,中英文求职信共同的主要修辞关系为:阐述关系、目的关系、证明关系、证据关系、动机关系。仅出现在中文求职信中的主要修辞关系为并列关系、背景关系和准备关系,仅出现在英文求职信中的主要修辞关系为条件关系。第三,虽然证据关系和动机关系为中英文求职信共同的主要修辞关系,但是英文求职信中的证据关系和动机关系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其在中文求职信中的比例。
  最后,本研究从体裁和文化角度对造成修辞关系异同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