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6h】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高效课堂的需要

1.1.3 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课堂观测法

1.4.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2.3 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

2.3.1 心理学基础——初中生发展特点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师生互动理论

2.3.4 孔子的启发教学理论

第三章 课堂提问概述

3.1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3.1.1 提问

3.1.2 课堂提问

3.1.3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3.2 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3.3 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

3.3.1 目的明确,表述清楚

3.3.2 时机恰当,启发思维

3.3.3 讲究艺术,发展评价

第四章 课堂提问行为类型研究与观察量表制定

4.1 课堂提问类型类型编码

4.2 教师提问方式编码

4.3 学生回答类型编码

4.4 教师候答时间编码

4.5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的反馈编码

4.6 记录与提问有关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案例分析

5.1 教师J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1 教师J课堂提问实录

5.1.2 教师J课堂提问数据整理

5.2 教师Y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2.1 教师Y课堂提问实录

5.2.1 教师Y课堂提问数据整理

5.3 教师H课堂提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3.1 教师H课堂提问实录

5.3.2 教师H课堂提问数据整理

5.4 三位老师课堂提问数据比较分析

5.4.1 低水平问题较多

5.4.2 教师提问方式单一

5.4.3 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分配不均

5.4.4 教师的候答时间过短

5.4.5 存在低水平反馈

第六章 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6.1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1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6.1.2 提问目的不明确,问题类型单一

6.1.3 提问对象结构不合理

6.1.4 候答时间短

6.1.5 缺乏对学生回答的有效评价和及时反馈

6.2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6.2.1 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准备问题

6.2.2 延长候答时间

6.2.3 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提问

6.2.4 提问学生范围要广

6.2.5 提问及时反馈

6.2.6 提问时需避免的问题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上非常普遍而又极其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教师通过提问把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回答问题予以反馈,双方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笔者在此着重研究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情况,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研究,为数学课堂提问提供理论基础,对研究课堂提问时所涉及的各项指标进行编码,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内容的整理,对案例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提问中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注重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这一堂课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好坏。在课堂实录分析中,我们发现教师提问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对此提出了合理可操作的改进方案及展望,希望可以为初中数学老师的课堂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