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与剑之歌》(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
【6h】

《血与剑之歌》(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实践报告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1.1 项目介绍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理论准备

2.1 文本类型理论

2.2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

2.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血与剑之歌》中的应用

第三章 项目进行过程

3.1 翻译工具的准备

3.2 原文阅读与分析

3.3 翻译过程

3.4 校对、修正和润色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叙述主体的转换

4.2 增译

4.3 词性变换

4.4 句子重组

4.5 语态变换

4.6 反说正译

第五章 翻译项目总结

5.1 译后小结

5.2 译后反思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笔者以巴基斯坦作家法蒂玛·布托(Fatima Murtaza Bhutto)创作的回忆录《血与剑之歌》(Songs of Blood and Sword)中的第四章节为翻译实践基础,探讨了回忆录的翻译。法蒂玛生于1982年,父亲是巴基斯坦政治家,祖父和姑姑均是巴基斯坦前首相。本书作者以残暴、腐败的巴基斯坦政治强权为背景,记录了父辈们的生活、从政、遇害的经历。语言朴实,文本类型侧重信息型,文本内容具有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忠实于原文信息,另一方面要确保语言流畅地道。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此次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介绍了此次翻译项目的进行过程,并从词汇、句法和语篇连贯方面探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通过案例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主体转换法,以增强语句之间的连贯;适当增添词义,凸显原作的写作意图;灵活转变词性,使译文表达更流畅;合理拆分句子进行重组,避免“头重脚轻”的翻译现象;适当变换语态,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通过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笔者探讨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对英汉互译的理论指导,体现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理解和进一步分析。希望对今后相关读者和学者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