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内容分析
【6h】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内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中学生物课程与教材的发展状况

1.4.1 国外中学生物课程与教材的发展状况

1.4.2 国内中学生物课程与教材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课程

2.1.2 教材

2.1.3 教科书

2.2 理论依据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STSE教育

第三章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的整体分析

3.1 课程标准的分析

3.2 教材分析

3.2.1 教材的地位

3.2.2 教材的作用

3.3 学情分析

3.3.1 认知

3.3.2 能力

3.3.3 情感

3.4 本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的局部分析

4.1 内容结构

4.2 核心概念分析

4.3 相近概念的区分

4.4 本模块重要实验分析

4.5 本模块重要图示解析

4.6 解析本模块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7 学习目标分析

4.8 重、难点确定及突破

4.9 易错点分析及突破

第五章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教材的评价与建议

5.1 教材的特色

5.1.1 图片形象生动

5.1.2 学习活动多样化

5.1.3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1.4 黑体宇强化核心概念

5.2 教材的不足

5.3 教材使用的建议

5.3.1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5.3.2 合理利用教材的“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栏目

5.4 教学建议

5.4.1 分析好教材与学情

5.4.2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5.4.3 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概念图

5.4.4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4.5 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4.6 注重实验教学

5.4.7 引导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探索之中。针对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各地随之出版了多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配套教材。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为实现学习目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又离不开对教材深入细致的分析。另外,从2016年开始,生物被列为中考的考试科目,初中生物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以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为例,对本部分教材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对教材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同行教师的教学提供可能的参考和帮助。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教材分析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并通过教材分析法对教材的相关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此外,还采用例题分析法对学生在学习本模块内容时的常见问题加以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旧版本教材加以比较,分析新版本教材的特色、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首先从整体上对本模块内容的课标要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本模块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下来从局部上对本模块内容的知识结构、核心概念、相近概念、重要实验和图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重难点、学生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分析了教材编写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教材使用的建议和教学建议。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首先,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编写主线、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有一个更好的把握,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其次,通过分析本模块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增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此外,通过对常考试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