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十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论坛
第十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论坛

第十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南昌
  • 出版时间: 2014-10-18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根据最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大主题一“课程目标”的能力中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以及他信息的能力,在能力方面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增加了对学生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鉴别信息能力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对于中学生来讲培养其鉴别信息的能力,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信息鉴别能力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信息鉴别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分别从培养信息鉴别应该具备的知识、信息鉴别的方法、信息鉴别的评价三方面来讲述.以期为一线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具身认知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提供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思路。具身认知的核心观点认为头脑、身体和所处的世界是不可分离的,教学设计应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等从而使教学显得丰富多彩。但是不得不承认,具身认知由于抓住具身性这一根本特征,似乎具有更强的整合特性,对以往的理论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扩充性。这对于理解学习,进而通过更合理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更具挑战性和包容性的视角,具身认知尽管并不能应用于所有的生物概念教学中,但其固有的关于认知与学习的观念对于当代的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刻的意蕴。具身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这对于教育技术乃至教育的意义是深刻而巨大的。但它就像任何其他的认识论范式,具身认知不应该被视为解决教育和培训中的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面对一种具身认知这种新的理论范式,要做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价值最大化的应用于实践中。
  • 摘要:《"国培计划"初中生物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模块中提出了"基于网络、交互式白板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与研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模块中提出"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点点通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介绍,教学案例评析,应用"等要求.在"国培计划"高中生物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要求.可见,国家十分重视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投入的加大,我省边疆地区的许多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然而很多教师对电子白板的用法不熟悉,导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是当做投影仪来使用.rn 电子白板软件能编辑电子白板课件,拥有丰富资源库和良好的软件功能,结合电子白板的特点,能够做出具有互动效果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植物细胞》为例来说明。导入阶段,通过复习显微镜使用Flash导入新课,此Flash课件由smartboard的图库中得来,在图库下方的搜索栏输入“显微镜”搜索,没有发现适合的资源,于是点击搜索栏上方smartexchange的链接,在exchange.smarttech.com中搜索到合适的。Smartboard软件的图库和smartexchange网站中含有很多适合生物学和其它学科的资源,使用这些资源能够减轻教学设计的工作量,提升教学效率。导入结束之后,给学生讲解玻片标本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实验步骤,预先在白板上输入要讲的内容,讲解时使用“幕布”功能结合教师的操作逐步展示给学生。在展示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实验步骤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将实验步骤归纳编制成排序题安排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加深印象。此排序题是使用图库界面lesson activity toolkit-课程活动工具中的sentence arrange-语句排序工具制作的。学生直接在屏幕上拖动实验步骤排序,排序后按check能判断对错。除此之外,lesson activitytoolkit还能编辑很多其它类型的题目,如单选、multiple choices多选、keyword match关键词匹配等,预先编辑入课件中能节约板书时间。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后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可以叫学生上台在白板上画,与在黑板上或纸上画相比,减少了粉笔的使用、白板也是一种新教学工具,学生的印象更深。结束后的随堂练习,将下方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拖放到相应的方框内,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触摸功能。
  • 摘要:本研究从教材内容出发,从广度和难度方面进行定量研究。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的科学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同时基于亚洲地区特色,本项目选择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十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各国科学教材的难度状况和差异,明确我国教材在世界各国教材中的难度排位,可以为我国初中科学教材的编制、修订和改革,甚至整个初中科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rn 研究表明,我国科学教材的总体难度处于中下游水平。初中科学教材的总体难度排名为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中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为第1梯队:俄罗斯和德国为第2梯队;法国和中国为第3梯队;英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为第4梯队。我国初中教材的总体难度排名第6,但与排名靠前国家科学教材的难度值相差较大,深度倒数第1。rn 我国科学教材陈述性知识的难度在中学出现不同的特点,初中科学教材陈述性知识偏难。初中科学教材事实性知识的难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名为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法国,中国排名第5,处于中上游水平;初中科学教材概念性知识的难度拌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韩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中国排名第4,为中上游水平。rn 我国科学教材程序性知识的难度处于中游水平。初中科学教材程序性知识难度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中国排名第5。由此可见,我国科学教材程序性知识难度均处于中游水平。rn 我国科学教材练习性知识的难度处于下游水平。初中科学教材练习性知识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排名第7位,平均深度排名第6位,说明中国练习性知识较少、相对难度较低,习题平均深度不大。
  • 摘要:本文介绍了诊断相异构想的一般方法,并以高中生物中细胞代谢的内容为例深入介绍二段式诊断检测题的编制过程:界定内容→获得学生相异构想的有关信息→发展诊断测验。在二段式测验法的实践运用中,命题环节比较耗费时间,对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认知钓点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需将不同的诊断方法结合使用,才佻达到更好的效果。
  • 摘要:通过对英国AQA高中《生物学》教材的体例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配套网络资源;2.加强知识衔接;3.渗透STS教育.对此,笔者提出对我国高中生物教材建设的建议为:1.建设配套教材网站,提倡解锁混合学习;2.加强教材知识衔接,促进有意义学习;3.注重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 摘要:对沪美两地普遍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版块,从类型以及数量分布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与相关数理统计.对两本教材的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从理论背景、实验准备、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四方面进行微观比较分析,以期为上海生物学实验教材编写提供借鉴.rn 研究表明,沪教版根据二期课改课程理念,一改原先“应试教育”模式并且在逐渐地向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方面前进,相比于BDL教材,沪教版的实验比较注重于整体培养模式,而美国则偏重在课堂乃至生活中逐步培养生物学实验技能,而后在必修生物学实验中综合应用的倾向。在清理工作以及安全警示方面,沪教版还需进一步重视,但在实验探究的多项选择方面,笔者认为沪教版也具有其特色,因此,对于教材的编制,可以学习美国的精华部分以不断提高沪教版生命科学的实验版块编写质量。
  •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2007年出版的《生物》(必修一、二、三)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利用EXCEL将章节序言的内容电子化,对该教材版面布局、颜色、图片的选择、文字的表述等进行分类,再定量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者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从生物部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高中《科学》教材进行解读.本文从教材编写的时间、课程地位入手,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分析原因.接着对教材生物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进行阐释,对教材生物部分内容使用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最后对教材生物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分别提出建议与思考.对于教师,理论课要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对教材生物部分的内容不必事无巨细逐一讲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调研与实践。对于学生,要以愉悦的情绪来学习,努力拓宽思路和眼界,重新认识生物与科学的联系。
  •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和沪教版《生命科学》教材中的"细胞的结构"部分为例,对两个版本教材章节模块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望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师在在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帮助.rn 通过对两个版本针对细胞—一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从课时的安排、栏目的设计、图表的呈现、以及作业部分的比较分析中能够看出,沪教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仍有很多不断学习,提升的之处。虽然双语化的内容介入,提升了学生学习外语,拓展知识面提供帮助,为身入国际化大都市相符,但是,教材从栏目多样性设置,图表的整体与局部统一,作业系统的增加与作业层次的提高方面,都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 摘要:教育见习、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大教育见习、实习的改革力度,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构建有效的见习、实习模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带队实习的实际,发现教育见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认知学徒制理论,提出"结对子"教育见习、实习模式,对该模式的构建、特点及实践作了阐述.并提出了实施策略,要加强与中学的有机联系,夯实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加强教学论老师与中学指导老师的交流,加强完善和规范教育见习、实习的管理与评价。
  • 摘要:本研究以Blog作为实习教师撰写反思日志的平台,探讨生物实习教师在基于Blog平台的网络反思社群中所进行的个体反思以及群体互动.量的统计显示,实习教师的反思涉及多个层次,但总体尚处在技术层面,群体反思的互动性不足,Blog的评论功能未被善加利用;质的分析表明,实习教师的反思反映了他们在实习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回应挑战的态度,实习同伴对其教育信念的萃炼与形成有所帮助,教学反思中较关注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受中学指导教师的正面影响较大等.文章的最后提出加强反思策略辅导以及引导多层次的反思两点建议.
  • 摘要: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上好每一节课是其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而近些年来,高师学生的"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厌课情绪,课堂效率十分低下.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角度去思考,力图通过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目前学习效率低下,出勤率较低的现状.文章结合崔鸿教授《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这门课程,阐述如何开展混合式学习,结合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与传统教室环境下的学习的各种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从而实现师生共同进步。rn 精心设计的混合学习环节,诸如课程实施的计划,网络平台中主体讨论区,在线问答区,作业,评价指标,测验和自我反思区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更能从发展性的眼光拓展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潜能并不断引领其不断前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突出的“教师主导一学员主体”思想是今后学习的主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 摘要:微格教学是生物专业师范类本科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微格教学活动为例,主要从微格教学的含义及特征、微格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意义、微格教学在生物专业师范类本科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组织与实践等几个方面探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在师范类生物专业的应用,并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要提高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对指导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团队的整体素质。
  • 摘要: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促进大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发现以建立知识框架为核心的概念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概念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是一种系统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
  • 摘要:概念图是整合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教与学策略,本文对中国人教版、美国《生物·生命的动力》两国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分布、习题提醒、相同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生物教材中的概念图提出五点改进意见.rn 第一,概念图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人教版中概念图方法的教学过于简单,在以后的修订教材中应适当增加篇幅,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概念图构建的指导,并且在教师用书中也应给授课老师给出系统性的教学指导。第二,将概念图应用于现行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中,我国还未做到位。课程标准中并未对概念图教学方式给出明确的要求。教材中概念图内容的覆盖也不够全面,应当再编写、增加概念图的数量。生物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增添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或自行设计新的概念图及习题,使概念图生物教学中更全面的发挥作用。学生在学习生物概念的过程中,经过概念图的联系,条理更清晰,更加一目了然,并且能够在短时间里记忆大容量知识,更能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第三,概念图教学策略虽然对生物教学有一定促进的效果,但它只是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一种,并不能以一概全。教师在实际使用中应灵活把握、适当选用。第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改革应与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统一起来。建议增加以“构建概念图”为主旨的图标分析题,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对某一概念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五,教材编订者可尝试突破现行的教材编写体例,在章末可以增加一副融合该章内所有核心概念的概念图,促进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将巩固效果达到最优化。
  • 摘要: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了解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反思的内涵,并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尝试提出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要阅读生物学相关教育教学文献,从理论的理解中反思撰写反思日记、教学随笔等,从自身的经历中反思,与同事或者专家进行探讨,从别人的经验中反思,征询学生的意见,从对象的反馈意见中反思,关注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展,从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反思。
  •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物教师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教师职业倦怠.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南京市高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以及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南京市30名高中生物教师进行试测,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修改,并对另85名南京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正式调查,对结果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并就调查反应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社会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首先要呼吁社会要善待教师,特别是己呈现倦态的高中教师,让他们能在一个更加宽容和包涵的社会中教书育人,而不是疲于奔命。政府应重视教育,关心教师,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学校层面要加强人际沟通,营造舒畅的心理环境,实现教师管理由“量化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拓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健全评价反馈系统。教师自身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规划职业生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开展角色学习。
  • 摘要:场馆中的科学学习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自主性、非组织性、情境性、探究性、以及经验性等特点。科技馆学习的过程是动态的,其学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体可以归结为个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这三方面因素。科技馆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国内关于科技馆学习的研究刚刚起步,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深入研究我国科技馆学习者的特点,从众多影响因素当中找出不同类型学习者核心影响因素,从科技馆学习的策略、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基于对科技馆学习国内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科技馆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还需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要聚焦于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关注观众的学习过程。二是要考虑和重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个性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是要综合利用网络资源,与实体科技馆学习相结合,开创出面向广大受众的高效学习形式。四是要结合社区、学校的力量,重视同伴学习的作用。五是应该加强展品设计人员与展教人员、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科技馆学习这种非正式学习对于校内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展教人员或教师与展品设计者通力合作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并且有针对性的活动,有效发挥科技馆教育功能。
  • 摘要: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出现的。素质教育改革已有20多年,但一直进展缓慢,这与公众对素质教育的肤浅的表面认识和教育管理者做出的不当举措有很大关系。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玩会、少学会”,减少应试学习时间同时又不增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种素养培养。以前教育状况是高分低能,但以上这种举措可能导致低分低能。所以有必要制定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rn 教育管理部门应将情感教育的检测与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中来,将情感教育处于隐性教育的弱势地位转变成显性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际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摘要:如何备课是每一教师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能够各好一节精彩的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以课标为主线,备"深"教材;与学生换位思考,备"透"学生;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搭建平台,备"活"教法;为教学增添魅力,各"准"语言;各"好"教具,生动形象;备"全"教案;备"简"板书,让学生全面把握教学内容;以合理有效位标准,备"精"作业.同时介绍新老师备课的一些注意事项.
  • 摘要:MiniQuest探究教学是继WebQuest探究教学之后的另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运用MiniQuest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发展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收集到云盘的内容、自己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最终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 摘要:随着探究学习的纵深发展,如何区分同一年级段不同水平的中小学生其科学探究水平,教学如何适应不同探究能力水平的学生以及如何评价科学探究水平是摆在科学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面前的问题.需要对科学探究进行层级分析,依据科学探究的层级分析指导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评价.提出要分析教材,开发、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资源,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把脉学生,调整学生与教师探究的参与度,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探究条件。
  • 摘要:近来,虐待动物事件以及青少年漠视生命的行为频频出现,我国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遭受质疑,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深邃思考.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学生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证明动物福利教育是实现生命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缺乏以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极少有学校能够将动物福利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此外,与《动物福利》课程相关的评价研究也较少出现.rn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基于5E教学模式的<动物福利>课程设计》以校本选修课程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以期检验该课程在中学开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初中生《动物福利》调查问卷”。通过指向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在北京地区一所中学实施《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利用自编的前后铡“初中生《动物福利》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动物福利知识以及对待动物的态度两方面均有所提高,通过课程适用性问卷和学生访谈进一步知道,课程内容难易适中、课程是有趣的,生动的、并对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积极影响。因此,将《基于5E教学模式的<动物福利>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在中学进行推广是可行的。
  • 摘要:教育测量领域中认知诊断理论(Cognitive Diagnosis Theory)的发展,使得通过测验来了解学习者的微观认知状态成为可能.运用认知诊断对学生章节测验进行评价,能够在单一的分数基础上,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本文通过DINA认知诊断模型,分析1 164名高二学生"孟德尔定律"章节测验情况,结果表明: (1)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归入16种掌握模式;(2)学生普遍对显隐性判断、基因型推断掌握良好,对孟德尔定律使用条件的判断掌握欠佳;(3)测验总分相同的学生,其掌握模式也可能不同,认知结构也可能存在差异.
  • 摘要:为了解新课程实施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七所初中的生物教师和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探究式教学开展仍存在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力度不够;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以上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贵阳市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 摘要:结合国内、国际热点实情,紧紧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所具有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自然的热情,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性.本文以利用贝类资源开展的"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索,以期为开发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案例借鉴.rn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因此,“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前设计并准备好每次活动的评价表。如“海岸线徒步十公里”活动中设计的评价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①各小组采集到的贝类标本情况;②活动参与情况自评;③组内成员互评(生生互评);④教师评价(师生互评)⑤个人的活动反思及小组提交的活动报告。总的要求是既注重个人评价,也注重小组评价,力求评价方式多种多样。rn 本次活动自实施以来,在校园内产生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活动的文化建设还是具体项目的开展,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恰逢国际海洋争端此起彼伏,海洋漏油、沉船事故频发,巧妙地将此与初高中生物教学相关内容衔接起来,将课堂从课室转移到大自然,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特色,打造特色校本活动。“宝贝计划”的目标不仅仅是定位于一个学期的实践活动课程,更是为了组建校园的“宝贝馆”以及进一步将本次活动打造成一个常态化实施的特色校本综合实践活动。今后可以继续拓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诸如邀请政府的渔政部门来校演讲、带领学生参观贝类养殖场、带领学生进入汕尾其他海岸线附近或者海岛进行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
  • 摘要:为了解生物模型建构教学对课程标准要求以外内容的实用效果,本文以广州某高中高二级两个平行班为教学对象,对课程标准要求以外的四个教学内容进行了建模教学.通过实践研究、生物兴趣测量、课堂与阶段测试的成绩等结果分析,以及建模活动过程的观察记录,得出以下结论:模型建构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获得以及运用生物知识;学生参与模型建构活动可增强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建模能力和培养建模思维.教师可开发更多的模型建构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模型建构教学的作用.
  • 摘要:高中生物基于生命科学研究案例的教学适应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而调查显示目前基于科研案例的教学仍存在种种问题制约着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采访调查相关高中生物教师,原因主要是教师普遍担心由于自身和学生的水平有限,科研案例的利用会增加教学的难度.笔者就这一问题探讨基于科研案例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及意义;并以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的部分概念为例调查学生的情况,以此探讨适合基于科研案例的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 摘要:本研究尝试了利用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介绍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在多次实验教学的实践基础上,构建了中学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rn 本探究实验涉及到一系列的专业操作,学生基本都没接触过,难度较大。另外,实验周期长、操作复杂等导致很多老师放弃该实验。本研究通过对菌种的来源、菌种的量、培养液的配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摸索,实验的准备、操作难度大幅下降。实验改进后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显著。通过前期对兴趣小组同学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得小组在整个探索过程能够顺利进行。rn 兴趣小组的同学本身是来自班里对生物较有兴趣的同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组内同学的讨论,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很好提升,同时,在经历了完整的实验实施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严谨、求真、协作、探索等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成就感和探究欲望。rn 以这种形式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虽然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但是在全面开展较难实现的条件下,可以起到形成浓厚的探究氛围,通过这些同学的分享和带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二次探究或其他探究实验,确保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参与探究过程。
  • 摘要:本文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教学设计,强调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漫长历程和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突破”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案例在设计上很好地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与板书相结合,此设计缘由在于:一是板书直观清晰,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各个探究历程时,能对各知识点一目了然,有利于知识目标达成。二是考虑到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在其一步步学习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时,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三是讲解与板书的配合使学生思路清晰,能更好地接受且仿佛亲历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整个探究过程,认同科学在不断地探索与争论中前进。四是此教学设计还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缺乏多媒体的窘境,让案例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由于本案例设计的重心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短短8-12分钟的微课时间重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致使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局限。然而,所谓“教无定法”,不论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探究法,还是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结合上,只要能达到每一不同教学设计上该有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本案例主要运用提问引导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及时反馈法,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配合小组讨论,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简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能力上培养其合作能力,同时重在渗透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图表理解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于中学生物学图表教学中,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图表理解理论从心理认知上对图表理解的认知机制进行阐释,结合学生认知机制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下面以“生长素的两重性”为例,简要分析图表理解理论是怎样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教师首先通过复习植物向光性的内外因从而提出“生长素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越强”的假设,接着通过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教师简要点评并介绍研究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施于垂柳进行实验,将垂柳生根长度的实验数据记录成表格,引导学生得到根的相对平均长度,再要求学生根据数据作出曲线图(如接着,提出以下问题:(1)曲线的趋势如何?(2)坐标图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3)坐标图上的正值、负值分别代表什么含义?(4)原点到最高点,最高点到最低点,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代表的意义是什么?(5)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对根生长速度的影响。分析:前四个个问题分别属于图表加工的匹配过程、消息汇集过程、查询过程,第五个问题是在前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学生综合得到结论。应用图表理解理论设置图表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师进行问题设置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设置的问题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最终得到结论起重要作用。
  • 摘要:本研究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将微博引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微博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迁移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水平。本研究建构的利用微博辅助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我国中学教师如何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参考。而目前,通讯技术愈加先进,网络交流平台越来越多,例如QQ、博客、微信等,如何将微博与这些交流平台进行有效结合,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体系,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摘要: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对学生前科学概念的诊断是这一系列的前提.本文尝试描述一种基于网络平台开发的二段式测验和确定性指数分析相融合用于诊断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方法.相对于传统诊断方法本研究优势尤为显著,期待本研究能为教师在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诊断学生前科学概念提供示范和指导,为传统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强调重要概念学习的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两版本教科书在概念内涵表述、概念数量、概念例证等方面的编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两版本的重要概念提出了概念教学的建议:理顺概念间的关系,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列举正反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角往往关注显性知识这一领域,而对隐性知识一直未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知识性隐性知识、技能性隐性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知识、学生自身的隐性知识、教师自身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等几方面的阐述,以期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关注生物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从而更好的促进课程标准对学生目标期望的实现.rn 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中,科学家创造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和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把所要讲授的课题渗透在故事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营造宽松、信任、融洽的和谐课堂氛围。生物学的诸多隐性知识是隐蔽在实践中的,带有较强的情境性,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践情境,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鲜活的生物材料、生物标本和模型、挂图等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尽量使学生通过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充分感知所学对象,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丰富其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他就可以和其他人交流和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直接地体验、感受到难以用文字、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从而获得更科学准确的新知识体系。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在自我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同学之间的行为、语言等都会在无意识中相互影响,隐性知识也显性化为学生的知识。将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多种多样,其显性化的途径还尚待开发,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应及时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实践,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和教学评价等,都应考虑到相应的隐性知识,并努力把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隐性教学知识转化为显性的教学知识,促使自己的专业隐性教学知识得到重构和发展,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 摘要:中学生物课程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必然要求生物课程标准能加紧改革.众所周知,任何的改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生物课程标准的改革也不例外,从国际大背景看,教育全球化的气息正在悄然深入千家万户;文化多元化的国内教育形式更加凸显了进行生物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反过来,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教育背景对我们把握生物课程标准改革的方向和节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论文就是在阐明我国现阶段生物课程标准改革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今的国际国内背景,为今后的生物课程标准的改革提出了宝贵建议.rn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研制,相应的课程资源如教材也将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要求,《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也将要问世,它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生物学的教学发展,通过研读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不难发现,“核心概念,跨学科通用概念,科学实践”正彰显出它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在学习和借鉴教育发达国家优秀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的生物课程实际,制订出更加符合生物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中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在课堂层面将进一步落实到位:构建以“跨学段、跨学科、连续、一致核心概念”为框架的内容标准;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嵌入STEM和PBLs;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将在各个理科课程中实现;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不必再躲躲藏藏;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理科课堂教学提供直接支持。
  • 摘要: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为例,在深入分析生物学史料的基础上,探讨靶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四个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课异构方法,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科学史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摘要:中学生物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效果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质量、水平尚低.本文采用图示板书、游戏教学、开放式作业等元素对《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课程的实施而言,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对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努力地提高教师素养,认真学习、内化、反思和执行课改理念,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课程标准,教师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为使社会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价值、取得社会的支持做出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做好自己的角色,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把握好主导地位的“度”,避免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对于学生,教师首先要使他们明确对生物学科学习所应持的态度:生物的学习不应只关注于考试的分数,主动参与生物学习的过程来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也很重要。
  • 摘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视觉》一节,存在着直观性差、趣味性低等问题,难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笔者通过运用Ulead COOL 3D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数字三维模型和动画来帮助解决以上教学问题.三维教学动画可以呈现出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增强了直观性和生动性,弥补了静态图像的缺陷,为学生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
  • 摘要:“重要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生物学重要概念,以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那么如何去评价通过教师精心组织地凸显重要概念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否建立和理解了生物学重要概念呢?传统的纸笔测验并不能很好地回答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在学习完一个主题或一节内容后,以概念图作为评价的工具,让学生自己绘制概念图,以此评判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知识结构,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但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全面地检验学生对概念本身内涵的理解,而是侧重于检验学生是否建立重要概念的知识框架,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问题上,笔者还将继续研究以期找到与围绕重要概念的课堂教学更加匹配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rn 本文以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生物与环境”主题内“生态系统”概念为例,参考初中生物学人教版教材,以关于“生态系统”的3条重要概念的知识内容,支撑作用的下位概念及其事实性知识例证等作为教学内容。根据概念教学4个阶段组织教学,在形成阶段以暴露学生前科学概念、形成概念语词、分析概念内涵、揭示概念外延、利用概念的正例、反例、特例的总体思路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讲解中感受事实例证,掌握重要概念的下位概念,进而初步形成重要概念,再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活动,强化巩固概念,最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学习结果,提炼深化重要概念,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并真正理解重要概念,有效地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目的。
  • 摘要: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江西师范大学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rn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程度各有不同。针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加上当今大学校园生活的社会化,提示要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除了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提升人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rn 第一,学校和社会要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规则,通过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从而树立起基本的信任准则,对于大学生而言,制度的完善可以避免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利益冲突。rn 第二,对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指导工作,首先,加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加强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通过合作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使他们了解社会的现实,通过对信任危机现象的分析,使他们对现实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调整自我社会认知,对社会有一个逐渐融入过程,减少大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时产生的心理困境问题;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n 第三,家庭应该努力形成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气氛,用这种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要关爱孩子身心健康,同时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别人,引导他们学会与人共同生活,从而提高其人际信任水平。
  • 摘要:美国教材非常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我国人教版教材也设有相应的网站登录栏目.本文通过对两种教材中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对比,为推进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实用性,合理选取,及时更新,提高资源有效性,正确定位教育网站在内容,教学、学习和通讯层次上的特征。
  • 摘要:本文就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规划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总结了专业规划的几个重要的措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对现在生物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理想、专业规划是否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对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制定专业规划的意识,进而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生物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关乎到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成败,也影响到了我国的生物科学的发展.本文对生物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从对教学能力性质的认识、教学能力概念的理解、教学能力结构的分析和生物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分析入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思考和讨论,为后续的研究做了铺垫.rn 无任从哪个角度分析生物教师教学能力结构,都不难发现,本论文中的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也应该是两个方面。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应该是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必备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特殊能力是生物教师的专业能力,是生物教师区别其他科目教师的根本所在,表现在生物教学设计能力、生物教学实施能力、生物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和生物实验能力等。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并作用于具体的生物学科的教学。
  • 摘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已经对小学阶段科学学科能力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本研究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借鉴国际测评项目(例如P1SA、TIMSS、NAEP)的经验以及国内己有的工作基础和经验(例如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创造性地开发评估框架和工具。
  • 摘要:针对理科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食药用真菌人工栽培与利用"进行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从实验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形成以母种制各、原种制备、栽培种制备和主要食药用真菌的栽培为主线的创新研究性实验.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创新研究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摘要:网络教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结合教育实习网络平台的教学实践,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对网络教学环境下师德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议:适应网络教学,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加强技术学习,提高网络教学技能,完善监督管理,细化师德考评指标。
  • 摘要:在分析中学常规野外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基础上,运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年夏冬令营案例及数据,介绍基于野外案例教学的主动设问观察法教学模式的内容和训练方式,以期为拓宽自然学科野外活动设计思路提供借鉴.rn 学生要具备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相应学科的基础知识,基于此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提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形成。要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意识,还必须结合不同的区域场景,进行问题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过程的训练和实践。有效的阶段性学科思维水平的训练是帮助他们获取该能力的最佳方法,因此,7天至10天的中短途野外活动(冬夏令营活动),不同区域场景的变换也是有效训练的必要保障。rn 主动设问观察能力的系统训练步骤,按照能力要求分类,大致由三个阶段组成。rn 将学生带到户外场景中,提醒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记录不同区域环境下的自然现象,训练其在不同场景中进行相应学科(生物、地理)视角的转换和筛选过滤能力,将观察到的自然信息分事实和观点两大类进行记录。rn 用观察到的学科事实解释自己提出的学科观点,训练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n 自我辨析事实和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炼自己无法辨析的学科问题,确定自己探究的学科问题的方向。
  • 摘要:2013年,美国颁布新一代中学科学教育标准NGSS,引发国内外大批学者、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本文以美国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的"迷你实验"为例,通过对美国科学教育从NSES到NGSS一贯保持与发扬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强调探究的运用性进行探讨,认为我国可尝试设置一些简便易行、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或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以补充实验课开设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探究未知世界的主动性.
  • 摘要:中学(高中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生物科学素质反映了人对生物科学领域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主要包括掌握生物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生物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生物学思想教育就成为生物学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之一,也是个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科思想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生物学思想是解决生物学本质问题的基石,科学叙述生物学思想这一概念,是构建生物学思想内容的基础,生命的物质观、运动观、生态观与进化观构成了生物学思想的中心内容.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阻碍其发展,生物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如此.
  •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日渐推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针对"以学生中心"的生物课堂教学展开论述,如何使得生物课堂生动活泼,有效开展,需要重视学习的主人翁在课堂中的地位,让学生有效发挥生物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思考,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小组讨论模式多为生生互动创设情境,让生物知识"活起来",教师还可以布置探究任务等方式来提高生物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 摘要:为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等方式对贵阳市十一所高中开展生物类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反映贵阳市实施生物类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为中学今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部分参考.通过对1369份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贵阳市高中生物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教师、学生对生物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够明确;第二,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参与时间太少;第三,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低;第四,专业指导教师、教学资源等的缺乏;第五,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范围”狭小,没有实现真正的学科综合。建议合理选择活动主题,突出学科特点;设计详细的实施方案,为活动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实施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开展活动后的成果交流会,学会反思;规范活动评价机制;活动成果建档保存,为今后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料。
  • 摘要: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导致实验难以开展或做不出预想的实验效果,为提高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选取"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进行优化.通过参考国内五个版本的教材以及期刊论文,确定本研究的改进方案并实施.研究证实,植物细胞以红葱为材料直接制片染色2 min效果最好,可以观察到显微镜视野细胞核均染成绿色,细胞质染成红色,且核质颜色对比明显清晰;而动物细胞以猪肝为材料采用中图版教材的实验步骤效果较好.
  • 摘要:本调查以自编问卷形式面向141位广东省高中生物教师,了解广东省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生物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存在不足,他们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却很少开发校本课程,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须加强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解决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物质和智力上的支持.
  • 摘要:通过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运用实例探讨"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过程:课前活动包括分析教材,搜集素材,创建视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微调教学策略等环节。课堂活动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小组展示,小组反思,确定最佳实验方案,小组探究,完成实验,小组总结反思,全班共享成果,知识升华拓展等环节。
  • 摘要:通过对2012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及初高中生命科学教学要求的分析,明确核心概念教学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进而分析核心概念教学的方式,在理论层面提出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核心概念的教学并运用实例进行教学衔接分析,以期为教师在初高中阶段教学衔接提供一定的教学方法建议.
  • 摘要:在生物学学习兴趣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对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知识的内部逻辑及学习材料呈现方式的连贯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习材料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性及关联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实践研究表明,这些策略可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均有一定提升.
  • 摘要:新课改要求改变接受式学习和死记硬背的现状,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法的塑造,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图解教学进行分析,结合生物学科复习课的特点,通过列举教学案例阐述生物学图解在复习课中的运用,实现优化生物复习课堂,提高学生复习效率.rn 生物学是以生命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和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动态联系为研究对象,在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学图解这种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这些信息的传递,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运用生物学图解能使沉闷枯燥的复习课变得形式化、多样化,增加了生物复习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有利于锻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 摘要:生物图表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是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工具,本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围绕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图表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转化信息、分析图表的同时运用实验思维,促进实验思维和理论知识的内化.本人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中,尝试通过开发及运用图表,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设置围绕实验的任务,以图表为载体,实现了生物图表、任务驱动式教学、实验思维训练三者的有机结合。
  • 摘要:微博是WEB2.0时代下的社交网络平台,它通过分享实时简短的信息实现信息交流.本文将微博引入微生物学的教学中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前后根据学习内容发布学习资料,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对班级微博的使用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微博教学的参与度较高,学生通过利用班级微博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利用微博学习资料,丰富微生物课外知识等.
  • 摘要:如何引进和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信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实践的新要求.阐述了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信息化环境的教学特点和师生关系;提出了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教学策略的初步设想;分析和设计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学课堂教学组织;以中学生物学"种间关系"为例,对信息化环境下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实施进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情境下的课堂教学相较传统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个别化学习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 摘要:STSE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缩写,STSE教育是对STS教育的延伸.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运用课堂渗入,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等实施STSE教育的主要方法,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并为生物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更凸显了推广信息化教学的趋势.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源涌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变着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在这种新的发展潮流下,如何将海量的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改变师生的学习理念,这些都将促进中学生物教学方式的改变.rn 生物教育的转变首先在于生物教育的目标不在只是完成课本的知识,更加重要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生物教育的需要,因此需要大量使用信息化的资源和技术手段。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除了详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之后,更重要的是根据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选取恰当的生活问题,并根据这个问题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源。上课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源并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生活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新问题,应该给与解决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知识。
  •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昌市六所中学的生物学师生对话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对话关系的平等程度偏低,教师依然是教学中话语权的主导者,教师所提的问题类型大部分为浅层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多为集体回答及自由回答,只有小部分教师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其余大部分教师会作出评价,但较少继续追问学生的深层想法.
  • 摘要: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地区适宜性研究在Z省展开,基本内容包括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教材实验教学现状、实验内容的教学适用性分析、生物实验的改进和完善等.充分利用不同地区拥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该研究成果对今后形成地区适宜性高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大有裨益.
  • 摘要: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动画的引入不仅让学生喜闻乐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而且可以将知识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记忆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目前,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动画形式是二维的,二维画面展示的是平面的信息,视角相对单一,给人传递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或者是会引起理解偏差,并且有些信息是平面动画难以传达的,在生物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直接和充分地理解生物机体的结构和生命现象的各种过程,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三维动画被引入初中生物教学.rn 学生接受外部信息产生刺激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教育心理学家特瑞赫拉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信息,2.5%来自味觉:7.5%来自嗅觉;32%来自听觉;58%来自视觉。由此可见,人的信息大多数来自视觉。同过COOL3D制作的三维动画立体直观,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且信息容量大,短短几分钟的三维动画即可清晰地将花的结构和受精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由此可见三维动画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rn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2)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通过用COOL3D制作“花的结构”的动画,可以使学生从各个方位观察花各部分的结构,使学生形成立体、直观的印象,牢记花的各部分的结构和相应的名称。通过制作“双受精过程”的动画,化静为动,将课本上抽象的双受精过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逼真、系统地呈现,使学生直接感知所学知识,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 摘要:高中生命科学新课标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了对于生命科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外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具体教学事例,从回顾过去的经典文化、立足现在的时代特点、思考未来的科学发展三个方面,对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五大教学策略,并对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温故知新,持续积累人文教育资源,知行合一,尝试改革教学方法。
  • 摘要:本文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画,讲述了肾单位的黑板画教学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节课中的运用方法.弥补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也为农村中学教师提供参考.黑板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好十足的准备,就此本文阐述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rn 注意黑板画的科学性。黑板画虽是简化图,不要求逼真,但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各部分结构比例要切合实际,是略图但也要画得完整。使用彩色粉笔时要与原来的色彩相仿,不能有明显失真。rn 备课时认真准备黑板画。黑板画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故备课时应多练习、多尝试,做到课上运用自如。rn 画黑板画时注意站立位置。为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清,避免遮挡学生的视线,教师画每一笔黑板画应时刻注意站立位置。
  • 摘要: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增加了“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课程内容。本文对涡虫进行纸模型设计,论述了利用模型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化,制作纸涡虫模型进行扁形动物教学,将基础知识点形象化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动手制作纸模型,增加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感兴趣的学习.
  • 摘要: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已成为可能.本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功能,构建了高中生物移动学习模式;并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简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案例的设计及实践过程,由此总结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移动学习的经验与反思.rn 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主要通过信息交流达成学习目的,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如何编写有质量的信息成为实践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王萍等人研究、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的案例,得出信息编写的几个原则:(1)细微化,指信息内容、知识结构、阅读时间细微化,有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本研究所发送的信息文字控制在300字以内,阅读时间约1-2分钟;(2)模块化,一条信息就围绕一个知识点,不延伸、不拓展,避免引入新的知识内容,这样既能保证学习者获得最有效、最准确的反馈;(3)多媒体化,充分发挥图文信息的优势,适当加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补充学习内容,形成多感官刺激。rn 这些编写好的信息如何发送给学生?是实践过程中碰到的第二个问题。结合本研究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课堂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常规课堂教学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在课前、课后则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相关信息。但如果仅由教师地向学生发送学习信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逐渐下降;教师收不到学生的反馈,教学导向性也会逐渐迷失。因此,本研究的信息发送形式采取课前教师发送课程学习的内容,课后学生反馈疑点难点-系统智能回复及教师个性化答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可以提前预知上课内容,做好预习工作,课后可以随时获得答疑帮助,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反馈的情况中发现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教学相长。至此,初步确立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
  • 摘要:目前,学业水平考试是我国影响作用较大,参加考生较多的一种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既是高校选拔人才的辅助手段,也是对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终结性评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学业水平考试也逐渐从偏重对知识的考察转向偏重对能力的考核.本文主要对近四年来(2011-2014)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试卷,以教育考试与评价理论、学生能力结构和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近四年来的上海市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试卷具有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是关键,强调稳定和连续性,回归基础、凸显主干,以“双基”为考查重点,强调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考查高中学生的多种能力等特点。
  • 摘要:以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遗传题为基础,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设计4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每个难度等级给予相应的得分等级.依据项目反应理论等级反应模型,用PARSCALE4.1软件对4个项目考生的答题数据进行量化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较易掌握对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判断,对性染色体遗传病的判断显得较难掌握,特别是对伴性遗传隐形遗传病的判断显得更加困难;而对隐形遗传病携带者后代患病几率的计算尤为困难,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这些结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作答遗传题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摘要:英国AQA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主题分布广泛,以学科内容体系、专题栏目、在教材的作业系统中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等方式组织内容,具有图文并茂、联系实际、活动丰富等特点.对我国新课改教材编写中更好地体现STS教育理念提供重要借鉴价值:要强化图片的使用,加强教材的开放性。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2013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卷的情况,并对2013年试题做了试卷分析,结合高考改革提出了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策略.并对高考制度改革后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对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高中第二册和台湾地区龙腾文化出版的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的教材内容与编写特点、知识框架、实验设置、语言特点以及插图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学习台湾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为今后生命科学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rn 教材中实验的设置要简单易行,时间也要控制在一课时内。“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这个探究实验需要比较复杂的抽真空的仪器,完成整个实验所需时间也比较长,因此这个实验可以设置成选做实验或者移到选修的课本中,让选修生物的或是对实验有兴趣的同学选择性地来完成。龙腾版教材中特有的实验利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来观察光反应的还原作用值得借鉴,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可以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学习光合作用的总体反映提供帮助。rn 沪科版光合作用的插图光反应与暗反应分开的图片分别放在两页上,但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是个连续的整体的过程,两者是一起进行的,分开成两张图容易让学生误解,不便于理解。龙腾版光合作用的示意图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它把反应的场所与过程画在一张图片里,让原本抽象而微观的过程变地具象易懂,使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知识。rn 龙腾版教材中有当今生物界热点问题的讨论和专业领域的人物介绍与访谈,配有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的思考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每章节的人物介绍虽然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但是身边的学者与研究者更加贴近日常的生活,给予学生一种只要自己努力,同样可以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鼓励,访谈内容揭示了当今生物界的研究热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借助美国加州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章节实验,探析其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的思想,总结科学探究技能培养的特点:以"低起点"实验逐步促进科学探究技能的"水到渠成".反思国内相关实践现状,对科学探究的实验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建议注重以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和经验为基础,构建适宜学生科学探究技能发展的实验活动。众所周知,科学经验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事物的兴趣、疑问和关注而产生的问题;科学经验以适宜学生发展、有价值的基本科学概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供多系列、有层次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均以学生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经验为基础,围绕多个主题展开;针对每一个主题再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从简至繁、层层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逐步将学生引领进有趣的科学发现和探究之中。其次,建议加强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与规律,提升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美两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研究,从数学模型的数量、类型和作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和美版《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中《分子与细胞》部分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帮助教师充分挖掘两本教材中的模型资源,适应生物学教学的需要.rn 两本教材都有很好的落实模型建构的教学,无论是知识点的引入,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好的完成了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任务;rn 我国的课堂教学现在仍是以知识点的学习为主,在此前提上,数学模型也就多出现在教学内容的部分,为了使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模型使用的频率也就越高;美国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方法的掌握,模型教学的思想也更成熟。数学模型的信息容量更大,也更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rn 数量上的差异只要是在于教材章节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人教版在《分子与细胞》的内容上用的章节更多,所以会在数量上占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两本教材也没有统一,各有各的侧重点,出现差异也就不足为其。rn 在教材的编写原则上,中国的学生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十分需要开放眼界,培养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模型教学正是为了这一点;美国的教学多以直观教学为主,模型教学的思想也起步较早,在这一点上平没有过分强调。
  • 摘要:本文采用经验总结的方法,对笔者所在的民族地区职业高中的三年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认为要做好民族地区职业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惯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二、抓好入学初期的管理工作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是班级管理的重心;四、树立班主任个人魅力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班级管理的立足点.
  •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使教学更加的有效,而为了培养优秀的教师,师范生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水平.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至此,反思学习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这门课中,把全班35个学生分为9个组,每次有1组担任教师组,其余的学生作为高中生,听教师组讲课。以下是教学反思的结果:实验课授课的核心把握不准,不能让学生平等的接受知识,教学进度准备不充分,教师没有转变角色。
  • 摘要:案例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现今都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但混合式教学课堂中却很少运用到教学案例,其优势尚未发挥出来.本文以高校课程《生物学教育研究导引》为例,通过将混合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对本门课程进行建设与实践,跟踪访问以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建议,以便发掘出其优势及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rn 本文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即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上课前将课程学习的课件及相关案例、视音频、文献、文本、作业等上传至云平台,以供学生线上自行学习。但有时学生自行学习始终无法理解一些知识要点,这时教师可用其独到而专精的讲授来让学生豁然开朗,这也就需要面授课学习,也即线下学习,而且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也是最好的讨论教学方式。学生线上学习后,教师收集多数学生觉得困难、难以理解的问题在线下(面授课)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主要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线上学习部分,采用活动设计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贯穿整节的内容知识点;活动中穿插案例,案例中穿插活动,运用案例和学案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案例赏析与活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该节内容知识。在线下学习部分,也可采用活动设计及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不懂的地方。
  • 摘要:微格实训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主要培训方式,教学技能的培养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针对微格实训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将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引入到微格实训之中,初步建立"呈现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自检、科学分组合作、合作结果展示、小组反馈评价、小组教学反思"的对策性流程,并结合案例研究,为微格实训课程目标的达成提供借鉴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