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研究
【6h】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叶嘉莹研究现状

二、本论题的选题依据

第一章“兴发感动”说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兴发感动”说对“兴”论的继承

第二节“兴发感动”说对接受美学的吸收

第三节理论与实践相印证后的真知

第二章“兴发感动”说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兴发感动的形成因素

第二节兴发感动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兴发感动的审美层次

第四节兴发感动的衡量标准

第三章“兴发感动”说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批评方法

第二节主诚和认真的批评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叶嘉莹研究、批评、创作诗歌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三方面对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引言部分主要是阐述叶嘉莹研究现状以及本论题的选题依据。
   第一章讲述兴发感动说的理论渊源,包括对中国传统的“兴”论的继承、对接受美学的吸收以及叶嘉莹自己理论与实践相印证后的总结。
   第二章阐述兴发感动说的理论内涵。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诗人因大自然的变化或人事遭际的激发而产生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意,这种兴发感动的情意成为诗人创作的动力,促使他把内心的情意表达出来。传达兴发感动的生命力的基本方式是赋、比、兴,就读者而言,阅读古典诗词,不仅是学习一种学问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兴发感动可以分为三个审美层次,即美感之感知、情意之感动、感发之意趣。“能感之”因素和“能写之”因素是衡量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力的基本因素。
   第三章分析兴发感动说的批评实践。叶嘉莹先生创造性地将诗歌“兴发感动”之作用确立为批评标准,指出评论诗词就是要探求其中的感发生命之本质,她在评赏诗歌时始终坚持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原则与主诚和认真的批评态度,充分发掘与揭示出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