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眼动特点
【6h】

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眼动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学困生和学优生及相关研究

1.1 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概念界定

1.2 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评定标准

1.3 学优生和学困生成绩差异的原因分析

1.4 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1.5 英语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相关研究

2 英语阅读及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2.1 英语阅读的概念界定

2.2 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2.3 英语阅读的策略

2.4 英语阅读中精读和泛读的相关研究

2.5 词汇组块及相关研究

3 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眼动研究

3.1 英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3.2 英语阅读中的眼动指标

3.3 英语阅读中“注视块”的界定

3.4 英语阅读中的注视块与词汇组块的关系

4 认知疲倦及相关研究

4.1 认知疲倦概念

4.2 认知疲倦的相关研究

4.3 认知疲倦的眼动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 研究假设

5 研究框架

6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预实验

1 研究目的

2 程序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研究一 学优生和学困生在不同文体英语阅读中的眼动特点和阅读策略的差异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研究二 不同认知疲倦程度的高中生在不同难度英语说明文阅读中的眼动特点及理解程度的差异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高中学优生、单困生和双困生在英语阅读中眼动特点

2 不同认知疲倦程度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眼动特点

3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学习策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之处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表(部分样例)

附录B 实验题目(部分样例)

附录C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通过心理学实验,采用问卷法和眼动实验法,探讨学优生、单困生和双困生以及不同认知疲倦程度下的高中生解决不同文体和不同难度英语阅读时的学习策略和理解程度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开封市某中学高二学生作为研究被试,研究一探讨了学优生、单困生和双困生在解决不同文体英语阅读中,眼动指标和阅读策略差异。研究二探讨了不同认知疲倦程度的高中生在不同难度英语说明文阅读中的眼动指标和理解程度的差异。
  通过研究,经过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高中学优生、单困生和双困生在英语阅读问题时的眼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学优生在注视时间、兴趣区回视次数、注视次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兴趣区注视次数上显著少于单困生,单困生显著少于双困生。
  第二,被试在不同文体英语阅读中的眼动特点存在差异,在记叙文英语阅读中注视时间、兴趣区回视次数、注视次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兴趣区注视次数上少于说明文英语阅读。
  第三,在英语阅读中,学优生多采用泛读策略,单困生和双困生多采用精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注视块个数存在差异,学优生的注视块个数高于单困生,单困生高于双困生,采用泛读策略和组块策略的学生理解程度最高。
  第四,不同认知疲倦程度高中生在英语说明文阅读问题中的眼动特点存在差异,无认知疲倦组学生在注视时间、回视次数、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上少于高认知疲倦组学生。
  第五,被试在解决不同难度英语说明文阅读问题时的眼动特点存在差异,在注视时间、回视次数、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六,不同认知疲倦程度的高中生在阅读英语说明文中,无认知疲倦组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高认知疲倦组。
  第七,不同认知疲倦程度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瞳孔直径存在显著差异,无认知疲倦组的瞳孔直径大于高认知疲倦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