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关系研究
【6h】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研究思路与内容

1 .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5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 .1职业价值观

2 .2工作满意度

2 .3就业稳定性

3研究设计

3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 .2研究模型的构建

3 .3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4实证检验与分析

4 .1数据来源及处理

4 .2信度检验

4 .3 KMO和Bartleet检验和验证因子分析

4 .4效度检验

4 .5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分析

4 .6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4 .7中介效应检验

4 .8假设检验结果

5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 .1主要研究结论

5 .2对策思考

5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大学生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状况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对大学生就业数量和结构,当前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注。而教育部每年进行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数据,已经难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密切相关,要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从就业稳定性这一重要指标入手。大学生的稳定就业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加有利于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目前研究多数从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探讨其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忽略了劳动者本身价值观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职业价值观的差异会引发个人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也会对离职意愿和行为产生影响,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就业稳定性关系密切。本文使用工作满意度作为中间变量,以“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就业稳定性”的研究框架,进行相关的探索性研究。由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具有难以直接测量和主观测量误差较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探究它们的关系,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
  通过对广东省2012届至2016届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87份,使用SPSS24.0和AMOS24.0数理统计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以验证不同特征对变量是否产生显著差异;对测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效度检验;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相关检验等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把谋求物质回报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但同时对工作之外的感受也很看重,还关注个人能否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工作满意度方面,毕业生对工作能够满足其生存的情况相对满意,对发展机会不太满意。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对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对就业稳定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对职业价值观和就业稳定性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有部分差异。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学校培养方式、企业管理和政府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