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戏剧对白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基于《雷雨》英译本的个案研究
【6h】

戏剧对白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基于《雷雨》英译本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Oversea Studies of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ranslation

2.2 Domestic Studies of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Dramatic Dialogues

2.4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understorm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e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3.2 Conveyance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erms of Mood System

3.3 Conveyance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erms of Modality System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ology

4.3 Research Procedure

Chapter Fiv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understorm

5.1 Realiz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through Mood System

5.2 Realiz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through Modality System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Conclusion

6.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6.3 Suggestions on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戏剧作品在英汉之间的翻译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戏剧对白是戏剧作品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剧中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剧情的演变都是通过戏剧对白来建立、表现和维持的。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体现语言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推断以及说话者之间的亲密程度等。因此,人际意义在戏剧对白中是极其丰富,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人际意义的再现决定了戏剧翻译的成功与失败。但是,每一种语言对人际意义的表达方式有同有异。汉语和英语也是如此,这就为翻译过程中再现人际意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之经典作品。剧中,曹禺创造了八个性格迥异、生动鲜活的人物。该剧通过对白,充分反映了各个角色本身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角色之间微妙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这一经典剧作于1958年被王佐良先生和巴恩斯先生合译成英文,译本赢得了中外读者的好评。
  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气和情态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资源。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雷雨》及其英译本中的对白,分别从语气和情态两方面探讨译者是如何再现原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发现,在语气方面,引起人际意义再现的困难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首先,英语缺乏汉语用来表达人际意义的语气助词;其次,汉语缺乏英语用来表达人际意义的限定成分;第三,英语和汉语对主语的使用也不同。就情态而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命题的态度或对态度的表达方式可能会不同,具体表现在对情态值和情态倾向选择的不同。本文通过译例尝试找出了在英汉语当中,造成语气和情态差异的原因,以及译者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既使得译文人际意义忠实再现,又能更好的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