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研究
【6h】

大学生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荆楚文化

2.1.1 文化的定义

2.1.2 荆楚文化的定义

2.1.3 荆楚文化的起源

2.1.4 荆楚文化的分类

2.2 文化认同

2.2.1 文化认同的概念

2.2.2 文化认同的结构

2.2.3 文化认同的发展阶段

2.2.4 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

2.3 荆楚文化认同

2.3.1 荆楚文化社会表征

2.3.2 传统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2.4 性格特质

2.4.1 性格特质的概念

2.4.2 性格特质的特征

2.4.3 性格特质的测量工具

2.4.4 性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2.5 内隐态度的研究范式

2.5.1 内隐联想测验

2.5.2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2.5.3 情感错误归因法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2.6.1 荆楚文化的研究局限

2.6.2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研究局限

2.6.3 湖北人性格特质的研究局限

2.6.4 研究方法的局限

3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3.3 总体设计

4 研究一: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过程

4.3.4 计分方法

4.3.5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内隐效应检验

4.4.2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4.5 讨论

4.6 结论

5 研究二: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被试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过程

5.3.4 计分方法

5.3.5 统计方法

5.4 研究结果

5.4.1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检验

5.4.2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内隐认同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5.5 讨论

5.6 结论

6 研究三: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被试

6.3.2 实验材料

6.3.3 实验设计

6.3.4 实验过程

6.3.5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

6.5 讨论

6.6 结论

7 研究四:大学生对湖北人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方法

7.3.1 被试

7.3.2 实验材料

7.3.3 实验设计

7.3.4 实验过程

7.3.5 统计方法

7.4 研究结果

7.5 讨论

7.6 结论

8 总讨论

8.1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存在积极的内隐认同

8.2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存在更高程度的内隐认同

8.3 大学生对荆楚生活饮食文化存在更高程度的内隐认同

8.4 大学生对湖北人四个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水平相当

9 总结论及启示与展望

9.1 总结论

9.2 对荆楚文化传承的启示

9.2.1 提高人们的荆楚精神文化认知

9.2.2 加强荆楚历史文物、民间服饰的保护与创新

9.2.3 加大对湖北人优秀性格特质的宣传力度

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

附录1:研究一词汇评估表

附录2:研究二词汇评估表

附录3:研究三实验材料图片

附录4:研究四性格特质词汇收集表

附录5:研究四性格特质词汇评估表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荆楚文化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不同文化间的矛盾与融合越来越普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在巩固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传承与发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大学生荆楚文化认同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探讨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的文献开始增多,但是多数是从外显态度的视角出发。对于荆楚文化的研究则集中在哲学思辨上,而从心理学角度、内隐态度开展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大学生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的特点,本文共开展了四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探讨了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特点。研究二根据荆楚文化分为荆楚物质文化和荆楚精神文化,选取内隐联想测验法(IAT)考察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特点。研究三按照荆楚物质文化分为生活饮食、民间服饰、历史文物、自然景观和遗址建筑的分类标准,选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考察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特点。研究四从荆楚精神文化的性格特质这一层面入手,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探讨大学生对湖北人性格特质的认同特点。本次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对荆楚文化持积极的内隐认同态度,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2)与荆楚精神文化相比,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更认同,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3)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生活饮食、自然景观和遗址建筑的认同较高,而对历史文物和民间服饰的认同较低,其中最认同生活饮食文化。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4)大学生对湖北人的四个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湖北人的四个性格特质的认同水平相当。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