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荆楚文化
2.1.1 文化的定义
2.1.2 荆楚文化的定义
2.1.3 荆楚文化的起源
2.1.4 荆楚文化的分类
2.2 文化认同
2.2.1 文化认同的概念
2.2.2 文化认同的结构
2.2.3 文化认同的发展阶段
2.2.4 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
2.3 荆楚文化认同
2.3.1 荆楚文化社会表征
2.3.2 传统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2.4 性格特质
2.4.1 性格特质的概念
2.4.2 性格特质的特征
2.4.3 性格特质的测量工具
2.4.4 性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2.5 内隐态度的研究范式
2.5.1 内隐联想测验
2.5.2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2.5.3 情感错误归因法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2.6.1 荆楚文化的研究局限
2.6.2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研究局限
2.6.3 湖北人性格特质的研究局限
2.6.4 研究方法的局限
3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3.3 总体设计
4 研究一: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过程
4.3.4 计分方法
4.3.5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内隐效应检验
4.4.2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4.5 讨论
4.6 结论
5 研究二: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被试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过程
5.3.4 计分方法
5.3.5 统计方法
5.4 研究结果
5.4.1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检验
5.4.2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内隐认同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5.5 讨论
5.6 结论
6 研究三: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被试
6.3.2 实验材料
6.3.3 实验设计
6.3.4 实验过程
6.3.5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
6.5 讨论
6.6 结论
7 研究四:大学生对湖北人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方法
7.3.1 被试
7.3.2 实验材料
7.3.3 实验设计
7.3.4 实验过程
7.3.5 统计方法
7.4 研究结果
7.5 讨论
7.6 结论
8 总讨论
8.1 大学生对荆楚文化存在积极的内隐认同
8.2 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存在更高程度的内隐认同
8.3 大学生对荆楚生活饮食文化存在更高程度的内隐认同
8.4 大学生对湖北人四个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水平相当
9 总结论及启示与展望
9.1 总结论
9.2 对荆楚文化传承的启示
9.2.1 提高人们的荆楚精神文化认知
9.2.2 加强荆楚历史文物、民间服饰的保护与创新
9.2.3 加大对湖北人优秀性格特质的宣传力度
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
附录1:研究一词汇评估表
附录2:研究二词汇评估表
附录3:研究三实验材料图片
附录4:研究四性格特质词汇收集表
附录5:研究四性格特质词汇评估表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