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细菌概述
1.1 细菌检测的意义
1.2 细菌的识别
2 新型识别分子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2.1 分子印迹聚合物
2.2 核酸适配体
2.3 多肽
3 细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3.1 荧光检测技术
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3.3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
3.4 全固态电位传感技术
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多肽识别的全固态电位传感器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和定量
2.5 基于多肽识别的全固态电位传感器的制备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
2.7 实际牛奶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电位传感原理
3.2 全固态电位传感电极的表征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4 全固态电位传感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3.5 全固态电位传感电极的选择性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
3.7 实际牛奶样品的检测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校准型电位传感器阵列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同时检测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2.4 全固态电位传感阵列的制备
2.5 细菌的培养和定量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同时检测
2.7 牛奶样品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自校准体系
3.2 传感通道间串扰行为的评估
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3.4 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3.5 传感器阵列的重现性
3.6 全固态电位传感器阵列的选择性
3.7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O157:H7 的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