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凉山彝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角色偏差与调适研究——以美姑县中小学教师为例
【6h】

凉山彝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角色偏差与调适研究——以美姑县中小学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二)已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凉山彝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角色的应然状态

(一)凉山彝族地区特殊的文化背景

(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现状

(三)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彝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应然形象

二、目前当地中小学教师角色存在的偏差

(一)教师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1.冷漠的学生观

2.陈旧的教学观

3.片面取巧的教育质量观

(二)教师职业定位上的偏差

1.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偏颇

2.对教育工作及自身职责的认识片面

(三)教师行为表现上的偏差

三、造成当地中小学教师角色偏差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四、调适当地中小学教师角色的对策

(一)教师自身的内在改进

1.顺应彝族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2.了解彝族文化背景,进行自我角色的积极调适

3.打破陈旧格局,建立以自我更新为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二)外部环境的支持

1.以政策确保教师的专业权利

2.促进学校文化的内在改变

3.加强在职培训,建立健全凉山彝族地区教师培训机制

4.完善州内师范教育体系,确保教师生源质量

5.进一步改善教师工资待遇,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角色,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教师必须按照社会对他的角色期望行事,其角色特征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角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处的特定社会以及为特定社会所制定的教育总目标。每当这一目标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就会有所不同,教师的行为模式也必定随之发生改变以适应教育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对教师角色的影响也随之产生。
   相较于主流汉族地区,凉山彝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彝族传统文化以及区别于汉族地区的风俗民情。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场所,学校担负着教育该地区下一代的重任,直接与当地彝族传统文化相互接触乃至发生碰撞,自然有着更为特殊的定位。国家教育方针针对该地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该地区的受教育者。因此,与主流地区相比,在教育过程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教师角色也应当配合该地区的教育政策作必要的调适。另一方面,作为本土社会成员,教师必定与彝族社会密切联系,自身角色也随着当地社会对教师的具体期待而有别于主流地区。笔者以美姑县中小学教师为主要调研对象,运用文献查阅、实证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在凉山基层的实际教学中,中小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人们对其的期待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并没有因地域的特殊性而进行相应定位。教师在接受、认同、扮演自身角色时均存在一定偏差,并体现在其教育观念和实际的教学行为上。中小学教师角色出现偏差,主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要纠正目前教师角色出现的偏差,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参考借鉴彝族传统文化教育者的有效经验,另一方面则通过政策对教师专业增权以制度支持、促进学校文化的内在改变、加强凉山地区教师在职培训和新教师入职教育工作、改善教师工资待遇、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完善等方式合理调适教师角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