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广东东莞
  • 出版时间: 2017-11-18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后郊区化作为以郊区为本底的城市化过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新的空间聚落模式.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后郊区化时代城镇化的进程特征,表明中美两国在“边缘城市”“科技型郊区”“无边城市”等后郊区城市化进程和形态中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后郊区.同时,研究发现城市化发展的不同背景、政府和市场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等影响因素是中美后郊区化时期发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尽管中美后郊区城市发展不尽相同,但作为城市功能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不同的后郊区形式对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均起着重要作用.对比中国和美国后郊区化时代城镇化的进程特征,仍然能够对我国城市化推进以及研判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笔者认为传统村落具有类生命特征,因此,引入生物学的基因概念,试图从全新的视角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论文从基因系统的角度对四川省马尔康市代基村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从传统村落基因识别到基因传递再到基因重组的工作框架,对传统村落的认知、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 摘要:污水处理系统作为城市水循环的大动脉,对促进城市新陈代谢有着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水域功能的划分以及城市的安全.由于地域特色的不同,多流域地区污水处理也有其独特性.本文以长沙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反规划”的逆向思维,提出基于水系特征的污水分散式处理的布局策略,以期统筹污水处理系统与流域水系的同步发展,为多流域地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 摘要:公园绿地对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则对其服务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尝试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绩效指标——可达性和有效服务面积比进行评价,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绿地评价指标对空间分布判断的局限性;在当前新的数据环境下采用新的数据方法,通过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商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调用,对可达性及有效服务面积比进行了分时段、分方式的计算,使综合分析更加贴近真实情况,同时省去了传统分析中构建路网信息的繁琐过程,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性.并对武汉市主城区大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进行实例研究,发现武汉市主城区大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极化特征,核心圈层虽然公园绿地较多,整体可达性较好、服务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街道由于交通的阻隔而较难享受公共绿地资源;边缘圈层绿地较少,步行可达性较差,但部分街道由于交通阻隔的限制较少,采用小汽车以及公交出行的方式能有所弥补,这些结论对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有一定实践意义.
  • 摘要:通过对舞钢市灾害类型及现状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进行研究,在舞钢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建立完善的道路疏散系统,适当缩减防灾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规划多等级的防灾避难场所,将消防、医院等部门结合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提高生命线工程建设标准,增强城市防灾水平.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平台,将城市防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建设智能交通控制、防救灾设施管理和灾害手机报警系统,保证灾害发生时的人员快速疏散和快速救援.在避难场所和生命线工程建设上采用两套系统,保证灾害发生时城市重要部门和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保证避难场所内的有序管理,为灾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救灾物资供应.
  • 摘要: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地位日渐提升.但是目前小城镇的发展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的问题.如何从区域层面精准把握各城镇的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引导城镇分类发展与分工协作,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本文以嘉兴市39个小城镇为例,根据美丽村镇的建设要求,考虑城镇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选取了城镇经济、生态、人文/旅游、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六大系统构建小城镇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系统的评价每个小城镇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各系统竞争力,并对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与建设重点做出评价,明晰各城镇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特色与潜力.进而根据城镇特点将其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商贸型和田园型五大城镇职能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引导策略.期望能为小城镇的分类发展与分工协作提供指导框架与分析方法.
  •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从2007年济南市控规实现了中心城区全覆盖以来,近十年时间在控规的实践应用中对控规体系架构中的理念策略、技术思路、编制层次方法、控制重点、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新一轮的控规修编中,形成片区+街区“分层双控”模式,在控规体系架构中兼顾法定规划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片区控规、街区控规各有侧重,片区强调“总体、总量、重点控制”,街区侧重“定性、定量、定位”;明确刚性控制内容,细化控制尺度形成“实线+虚线”的控制模式,着力解决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控规成果中的法定文件侧重于刚性控制内容的描述和表达,简要明晰,紧扣规划管理需求.结合片区控规集中、全覆盖编制,街区控规按需、分散编制的要求,分步完善控规编制规则体系.同时,应对规划精细化、数据化要求将动态更新维护、应用平台建设等机制设计纳入控规体系架构之中,真正实现了控规系统化、可持续性.
  • 摘要:珠海是2016年广东省唯一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市,社区公园建设获得2015年广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全国都是领先.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密度加大,绿地空间受到威胁,为了巩固创建成果,提升珠海城市特色和空间品质,编制了“公园之城”规划和近期三年行动计划.本文旨在通过珠海公园绿地建设情况,结合地域特点,提出公园之城规划的策略和手段,希望能对其他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 摘要: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一直是城市发展需求最直接的体现.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阶段,机动车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推动力使其成为街道空间的主宰,街道规划倾向于“宽马路、大尺度”,人的步行感受被忽略.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以及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影响,人们对个体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空间人性化缺失等问题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如何提升街道步行知觉体验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首先阐述步行知觉体验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从街道空间的可知觉要素、人的知觉特征、步行需求以及优化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步行活动密集的滨江道步行街作为优化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实地调研,在遵循优化原则基础上对其物质环境进行评价,同时结合调研数据并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在意象性、围合性、人的尺度、透明度以及复杂性等方面对现状空间步行知觉体验做出评价,进而分析了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结提炼出现状街道空间步行知觉体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滨江道步行街空间的步行知觉体验优化策略.
  • 摘要:都市社区农园作为一种参与性强、内容新颖的城市空间,引起了城市规划领域对这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本文通过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在概括性地描述都市社区农园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主线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都市社区农园在不同城镇化阶段、应对不同城镇化命题的四大历史使命,指出其在缓解城乡冲突、应对特定阶段社会危机、作为公共休闲空间和市民食物权利的多重意义.并围绕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分析,揭示出都市社区的天然公共属性.以期为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不同的思路,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 摘要:文化是城市文明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的城市比物质的城市影响力更大,正如雨果曾经说“文字历史会打败石头的历史”.自工业文明产生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现代文化越发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有机构成,体现了人类社会在城市时代的思潮.以往对于城市和文化的研究,探讨的多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对现代文化涉及较少,更缺少对于城市发展与现代文化协调的空间策略.在传统规划的语境下,历史文化遗产、特色风貌街区成为文化在空间上的主要表达.本文将拓展城市文化的内涵,通过对现代文化特征的解读,以及其与现代城市互动的探讨,论述现代文化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城市规划的合理应对措施.城市规划应推动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文化创意的发展和现代文化设施的优化,营造城市宜居品质,并基于现代文化的大众性推动公众对于城市事务的参与,促进文化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 摘要:本文以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例,针对历史街区普遍面临的由物质性老化及功能性衰退所带来的雨洪问题,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历史街区的海绵城市适应性设计策略,提供了城市设计方法下历史街区水环境问题处理的新思路,对于我国历史街区海绵城市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 摘要:本文以淮安码头镇为例,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纵向梳理及横向剖析.一方面,对码头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按照四个历史演化阶段对运河水系、水利水工、聚落形态三大方面展开并联式研究,得出码头镇历史演化的特征规律,进而总结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机制;另一方面,对码头镇的现实图景进行剖析,从整体格局、聚落形态和建筑风貌三方面归纳与总结码头镇的现状空间特色.纵观历史,着眼现实,在纵向与横向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千秋古镇,运河要枢”的总体判定,并对码头镇的价值特色进行研判.
  • 摘要:本文选取了纽约市、伦敦市和东京都三个走在世界城市发展前沿的全球城市,从包容共享的角度,对这三个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水平和规划供给路径展开解读和借鉴,以期为“人人共享”的人类住区提供规划思路.通过分析现状设施的分类方式和空间布局,通过转译和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的各级原始规划文本和政策文件,本文认为,追求设施包容共享的规划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划目标和设施分类应向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适当倾斜以追求服务结果的多方共享:设施的规划空间单位和决策主体应下沉至社区以提升设施供给与多样化需求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设施的规划供给应走向动态以提升设施供给与各类需求在时间维度上的匹配;设施的运营应探索政府与市场、非营利组织等非政府力量的多方参与机制以提升设施的服务效率.
  •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面对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和生态状况等现实问题,以高密度开发强度进行地块开发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必然选择,高密度开发的大面积硬化铺装、高容积率低绿化率、地下空间大面积开发、建筑零退线等因素使雨水下渗受阻,海绵措施的选择与布局受到限制,从而造成高密度开发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及达标困难.本文依据超高密度开发强度的特点和问题需求,结合深圳市南山区某典型高密度开发地块的建筑方案提出不同的海绵城市达标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 摘要:广东省农村自建房建设无序与管理的困难困扰着规划及国土管理部门,以往的研究注重从政府管控机制与手段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方法调整,然而缺乏实施性.本文注重自下而上的分析,从农民的建设需求出发,分析远郊农民的建设目的,认为远郊农村农民的建设需求以情感和改善居住环境需求为主,较少以经济利益为主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对宅基地面积和自建房层数的控制,对远郊农民的建设需求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手段,避免一刀切的管控手段,提高政策的可实施性.
  • 摘要:“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规划管理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容积率奖励政策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枢纽及其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在提高轨道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土地使用强度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促进枢纽地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已成为上海市制度容积率管理政策的主要依据,而容积率奖励政策主要对提供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建筑进行容积率指标奖励,奖励措施尚未细化且奖励系数偏小.本文结合东京云雀丘站周边地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行容积率奖励政策的实际案例,剖析各奖励要素的存在条件及社会效益,深入解读东京地区容积率奖励政策.在参考东京先进经验的同时,本文结合上海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实行密度分区、细化奖励条件与额度、设置附加条款机制等建议.
  •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公共租赁住房的数量大幅增长,随着大批住房的投入使用,房屋的维修与维护管理将逐步成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重点之一.荷兰的社会住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维修、维护管理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了荷兰住房协会的管理架构、人员配置、维修维护投入和模式等管理经验,希冀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维修维护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心,公园边缘空间是公园与城市之间物质信息交流的纽带,对研究人与人、人与公园、公园与城市之间关系起到连接作用.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城市公园类比为细胞,公园边缘空间类比为细胞膜,探讨公园边缘空间的“膜效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等需求.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从物质信息交流的角度出发,在GIS技术与景观格局研究方法的支持下,通过景观格局与人群活动关系的探析总结并归纳影响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的“活化因子”,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膜效应”指标体系,总结公园边缘空间因子的影响度为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在此基础上归纳各类指标,挖掘公园边缘空间的使用潜力,并为公园边缘空间的建设及改造提供建议.
  • 摘要: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和社交的场所,近年来城市高强度建设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趋于饱和,高密度的城市建成环境下人们对公园的游憩需求更加迫切.而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深刻影响公园服务效益的发挥.本文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利用GIS多种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建筑物数据及POI数据探讨综合公园的空间分布现状,发现深圳市目前综合公园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建筑需求密度和POI密度指向性.但深圳市综合公园总量较为不足,需新增较多数量的综合公园.本文基于建筑物数据及POI数据为新增综合公园提出优化选址建议,为综合公园的未来规划建设提供较好地指导.
  •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提高城市商业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对保持这些地区活力、促进城市居民面对面交流、提高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三里屯商业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商业公共空间的气味与声音对于使用者情绪、驻足时间和整体评价三个方面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从对情绪、驻留时间和整体评价的影响上来看,“喜欢的气味”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讨厌的气味”对三者的影响程度均较大,且对整体评价的负面影响最大;“喜欢的气味”和“讨厌的气味”在三方面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声音不论好恶在这三方面影响程度几乎同等;三十岁以下与以上的使用者对声音气味的整体反馈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升高人们的感官敏感度降低.男性和女性对气味的反馈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对气味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者的嗅觉和听觉体验对商业公共空间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的商业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中应该考虑气味以及声音的设计和管理.
  • 摘要:本文以济南市为例选取济阳、平阴两个外围郊县,对街道内的就业者职住平衡情况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就业一居住偏离指数”,计算得出两地的就业与居住基本平衡,但济阳县街道对周边的吸引力远大于平阴,然后根据调研数据采用行政测度法与距离测度法,发现乡镇的就业者会选择远距离地跨区通勤,而街道吸引力的不同,两个县的就业者通勤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研究中利用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对区县范围内职住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发现区域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带来发展的机遇,也推动着房价的上涨,就业者的通勤距离被迫拉长.而收入、劳动保障、福利待遇等各种优势依旧吸引着来自周边乡镇的劳动力,就业者在忍受职住失衡的同时就业状态满意度反而更高,并且随着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就业者选择远距离通勤于城乡之间.最后,本文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从增强地区吸引力、提高职住平衡度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摘要:山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涵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沟域经济”理论通过沟对域内部生态、经济、社会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整,成为新时期一种高效、可持续的新型山区发展模式.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天津两大都市圈的辐射给津北山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分析沟域经济内涵、空间特征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天津蓟州区许家台镇为例,分析其沟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指出许家台镇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村民转型、镇村建设和资金筹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沟域转型规划的相应策略,以推动沟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协调,促进山区综合开发,为天津山区功能转型与规划优化提供战略支持,实现城市中心与边缘山区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山区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 摘要:在我国高铁建设呈现全域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高铁站点地区已经成为区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与东部城镇密集地区相比,地处西北的兰新高铁沿线地区在人口密度、产业要素、空间发展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兰新高铁沿线31个站点及其所依托城镇为研究对象,借助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理论,从区域与城镇本体两个层面,分析高铁建设对空间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区域层面,高铁开通会促进以省会为核心的城镇组群的一体化,也会对中小城市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在城镇层面,高铁站点会促进兰州等大城市的多中心化,但对中小城市的影响相对有限.并据此对兰新沿线城镇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绿道网络要素筛选体系构建为区域绿道网络的科学规划提供依据与基础.论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有利于探究绿道网络构建中区域资源要素整合新方式.首先阐述小城镇绿道网络建设中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及动力效应.然后根据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导向以及绿道网络功能导向两方面对小城镇绿道网络的要素进行解析,总结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要素体系.以国家、省市、地方等相关标准、规范、导则等形成要素的筛选准则.筛选准则和实际要素集合形成待筛选要素体系.通过粗糙集综合评价法进行小城镇绿道网络筛选要素体系与小城镇实际全要素集合的关联度评价.借助全域旅游视角使绿道网络筛选体系更好体现绿道规划的社会属性和政策属性,是促进小城镇绿道网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空间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在复杂权属现状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地权关系的理清来推动多元利益实现,进而推动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传统上,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区域被视为是非建设开发区,通常不会考虑对其中开发建设的权利以及行为的约束和管理.但是,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建设行为,同时线内的居民也有强烈的发展诉求;简单将这些建筑视为是违法建筑并进行清退是难以解决目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回归地权本身,明确社区及其它利益相关方所拥有的哪些权利和收益合理合法,在权利行使过程与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协调,冲突领域可能有哪些途径来进行利益协调.在梳理清楚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权利实施机制的重构和权利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利益协调和妥协,来逐步推动线内区域地权及利益关系的理清,进而释放权利主体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摘要:深圳与其毗邻的国际都市——香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及寻常的互通往来.改革开放至今,深圳与香港之间“互补”的空间、功能、产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吸引了日均数十万的居民、商人、通勤者、游客、学生等群体过关往来.本篇研究,目的是在深港两地人群频繁往来的大背景下,通过剖析深港地理空间的热点地区、深港人群的出行特征及人群的分类,去论证双城的“互补性”,进而挖掘“互补”特征及领域.本文运用信息技术及社交媒体平台开源数据优势,挖掘海量具有地理标签以及用户属性的时空大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可跟踪监测的空间动态数据研究方法;同时综合API(应用程序接口)、兴趣地点(POI,Point of Interest)、用户签到(Check-in)空间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的高阶数据运算技术,测算互通于两地的人群类别及其最倾向于光临的热点地区.本文结论证明此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论证深港“互补性”,同时能从具有时空特征的人群视角、深化“互补性”的定义;并且,本研究围绕深港“互补”特征,给出深港都市圈动态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了大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监测和调控的智慧城市方法原型.
  • 摘要:武汉南湖侵占填埋的情况严重,水域面积减少导致在大量降雨时水位上涨,引发灾害.本文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时期南湖水域形态的演变过程,并对南湖的降雨及内涝进行分析,通过对南湖水系形态的评价,试图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据此为解决南湖内涝问题提出建议.
  • 摘要:老城区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记忆,记录了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同时在部分城市规模较小的县城,老城区承担了大部分的公共服务、居住、商业等综合性功能.由于县城社会经济整体水平不高,大多县城老城区存在功能混杂、建筑密度高、居住环境杂乱、开敞空间缺失等问题.因此,县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同于新城区或者大都市老城区的控规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需要考虑本土文化的保护、经济实力较弱、老龄人群比例较大以及特殊的交通出行方式等各项要素.本文意通过以龙山县老城区为例,探讨县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编制思路与方法.
  • 摘要:自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汉室打通河西走廊、经营西域、构筑国家干道交通和邮驿制度,成就了联通中外的绿洲城市通道,串联了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三个地理区域,形成了重要的西北区域交通干路网络系统.丝路沿线历史城镇,适应农、牧地区差异及脆弱生态环境而延续发展,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不仅保留历史格局、历史街区、建筑及其风貌与不可移动文物、遗迹等实体要素,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遗存所衍生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特征、根植的地方传统、城市社会形态等价值体系;与生产生活方式匹配发展的人居智慧;以及与脆弱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等,由物质空间实体及其文化社会价值所构成的整体,包含了地域文化、城镇特色的文化基因和文脉要素;构成了城市发育的地域路径和地方模式,呈现丝路经济带的区域空间单元-城市空间单元的基本特征和相应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 摘要:中关村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特色区域,见证了新中国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关村拥有众多与新中国科技发展史相关的重要实物见证,即中关村科技发展史迹群.本文以科源社区为例,为中关村科技发展史迹群的保护利用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尊重,提升地区的文化品质和城市特质.科源社区是中科院选址中关村后,建起的第一批住宅楼,曾集中居住过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泰斗都曾在此居住过.本文从追寻曾在此居住过的科学家入手,提炼了科源社区的历史价值,分析了科源社区的历史及现状建设情况,在梳理了相关规划情况后,在现有控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科源社区有价值建筑的保护利用.
  • 摘要:近年来,宏观经济转型、土地资源紧缺和物质环境衰败等问题共同倒逼开发区进入转型发展的“再开发”阶段.在减量规划、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等新的价值导向影响下,围绕当前开发区再开发的一系列问题,学者们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试图从开发区功能布局的提升、空间形态的优化以及再开发制度设计等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新近研究成果,并结合开发区再开发的趋势和要求讨论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摘要:特色小镇创建是当前国家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探索新实践,对传统城乡规划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积极探索和创新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以特色引领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特色小镇创建背景梳理的基础上,提炼镇总体规划在兼顾长远发展战略和建设实施、全域规划和空间管制、产业链条培育、文化风貌挖掘、土地资金政策扶植等重点规划内容,并以青岛市大泽山镇为例进行实例阐述,探索将“特色小镇创建”理念与镇总体规划相结合的规划编制方法.
  • 摘要:随着北京地铁高速建设,涌现出众多办公型站点,它们对环境和交通要求苛刻,却常面临拥堵和接驳不便问题,我们需要在地铁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反思现状和问题.本文选取城市中心站朝阳门、金台夕照,区域中心站中关村、五道口,旧城站东四,以及郊区站西二旗进行分圈层土地利用研究,发现:对于办公型站点,办公、居住、道路用地占比较高,且用地占比与站点等级,圈层位置密切相关,商业、公共服务、绿地用地占比较少,且分布规律不明显;站域用地强度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似站点,用地强度随站点等级降低而降低;只有城市中心站形成了圈层式布局,拥有以办公为主的高强度内圈层以及以居住为主的中强度外圈层,其他站点并未形成圈层布局以及用地强度的梯度递减,不符合传统的TOD布局.应依据各类办公型站点特征,差异化、本土化地制定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 摘要:当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往往忽视对院落公共空间的整治和提升.政府更关注街道环境而居民只修缮自家房屋的客观现实造成承载四合院居住文化价值的院落公共空间逐渐衰落.研究选取一般性居住院落进行调查,发现住户通过积极地进行划界工作将可共享的公共空间转变为独自占有.依此提出分期分户整合划界空间恢复传统院落格局,建立院落公约保护和维持院落风貌改善成果的解决途径.院落公共空间是维系家族和邻里交往的情感纽带,作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一个部分塑造了城市原生文化生态.本文反映院落公共空间面临的现状问题,希望引起对其环境演变和使用情况的关注,为今后开展院落整治和可持续保护工作提供案例参考和启发.
  • 摘要:城市数据的多样化发展催生出海量新数据,为城市认知与研究注入了全新动力.以数字为表征的“表值数据”为城市的发展已然开始提供大量丰富的助力.而以图像和语言为代表的“表意数据”,则更多地体现出信息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在这一方面的城市研究也更将趋于白热化.正是在这一大前提下,笔者基于过往多年在该窄众领域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城市影像研究的概念,针对这一概念进行论证与阐述,将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进一步展示城市影像研究对于提升空间认知的意义.
  • 摘要:近年来,传统城湖空间作为黄泛平原特色空间资源,城市设计工作备受重视,但是一直未有深入探讨,更鲜有成功范例,产生了湖体污染、“照搬城市”、“推倒重来”和特色迷失等大量空间问题.文章结合商丘市宁陵县城湖周边城市设计,讨论并规避周边县市既有城湖设计范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传统城湖设计的生态修复要义、地域化要求和人本化需求,以“湖”的优化、“城”的活化、“人”的异化为切入点,以期构建“小而美、体而宜”的特色化城镇空间.
  • 摘要:理性思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内核始终紧密联系,其中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思维均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在梳理理性规划的发展脉络、城市规划与工具理性以及交往理性等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东大山郊野公园规划实践中两轮规划的思路转变分析作对比,总结交往理性理念在规划实践中的思路与要点,归纳东大山郊野公园规划中交往理性理念运用的编制思路与技术手段的创新点,从而探讨规划实践中理性思维的转变发展与修正路径,以期与各界同仁共同推动以理性思维等现代性原则为核心理念的规划体系的创新.
  • 摘要:随着共享单车有效地打通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成为城市交通的新宠.不同的经济主体正在快速的进入这个市场,导致市场间的竞争逐渐升级越发激烈.然而,在悻悻向荣的市场下,共享单车在城市治理方面的问题却愈加凸显,公车私用、非法占用公共资源等问题成为共享单车当下面临的最大的管理问题.尽管共享单车是市场主导投资的服务项目,但是其面临的管理悖论和众多公共服务并无差异,当中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共享单车自身具有的公共属性.文本首先对共享单车公共属性进行概述,指出共享单车虽然是市场投资与主导的服务项目,但是其具有的公共属性是其面临众多管理悖论和问题的根源;其次本文指出,共享单车目前遭遇的之力困境是用车主体内部的竞争结果和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最后,本文从城市治理的角度,在政府管理、规划编制和学术探讨三个角度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 摘要:城市更新改造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土地权属,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私人开发往往将自身产生的“负”的外部经济性推给社会,使周边地区受到不利影响,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制定、公众参与等方式,将规划带来的“负”的外部性影响逐渐降低.但“正”的外部性如何体现?如何实现规划红利的共享?如何有效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的落地与实施?广州在近几年的城市更新改造中不断尝试,尤其是通过国有旧厂的改造解决周边地区问题,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效,本文结合广州国有旧厂控规调整案例来阐述,提出规划管理部门应加强控规编制阶段与实施阶段的干预,国企监督管理部门应鼓励国企在土地处置上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规划编制人员应遵从职业操守,立足于城市整体利益.
  • 摘要:降雨径流的最佳管理实践强调效益性、经济性等多元理念,有助于实现高效、合理的海绵城市雨水综合治理;SUSTAIN模型为最佳管理实践应采取的布局、类型和费用提供了决策支持,揭示相关设施的最佳选址和在成本-效益方面的最优方案,有利于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各类考评目标和按效付费机制.本文将基于SUSTAIN模型为降雨径流的最佳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在盐城市中心排水片区内选取海绵城市试点区;再根据空间落地的必然因素确定试点区最佳管理实践的类型、选址、特性和体系;最后,根据建设实施的可变因素,分别以年径流量、年总悬浮物输出量和年总氮输出量为绩效对象,对每个方案评估总投资和消减率间的关系.根据决策结果,试点区年径流量、年总悬浮物输出量和年总氮输出量的消减率和成本的最优组合分别为(51.18%,2484.1万元)、(58.55%,2447.3万元)和(58.15%,2457.6万元).
  • 摘要: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规划经历了理性规划,倡导性规划和协作式规划的过程,但在中国社区规划中,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理论难以付诸实践;第二,沟通协商耗时过长.重庆市合川区草花街社区是重庆长江上游文化的发源地,但在社区改造中缺少足够的挖掘和保护.一方面低收入社区居民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渠道参与文化挖掘与社区更新的过程,利益诉求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国规划师还只是技术力量的代表,缺少协调方法和沟通手段.本文在系统梳理了社区协作式规划理论基础上,以重庆市合川区草花街社区更新为例,运用了资产库搜集,半结构式访谈,多方参与讨论等研究方法.规划以文化资产为载体,探讨了草花街更新的规划流程,总结出“文化—协作式规划”的研究方法.规划从物质空间改造、文化资本挖掘、社区组织培育(公众生活重塑)等手段入手,并探索性的以“AAA方法”入手文化资本挖掘.以政府为主导的辩论(argumentation)法,以规划师为主导的分析(analysis)法和以居民为主导的评定(assessment)法共同作为社区协作式规划的方法反馈,为草花街更新和重庆社区规划提供了实践指导.
  •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各类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产城融合的理念随之产生.但经历多年发展后,产业单一、功能失配、空间散乱等问题在许多开发区屡屡发生.因此,本文从发展动力、产业、功能、空间四个方面阐述了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实证案例,提出产城融合的实质是我国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一;开发区作为特殊时期的政策性产物,其发展动力应该是由初期外部政策推动向内生动力提升的转变过程,即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应具有一定的时间窗口.
  •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绿道凭借其优良的环境和特点逐渐在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游憩、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从绿道空间概念、分类基本属性出发,归纳分析城市绿道各构成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概述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构建意义,进而探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构建城市绿道现存的问题及未来绿道空间规划发展对策,并举例分析绿道空间的实际架构策略以及相关实践,最后对城市绿道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摘要:社区和建筑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起端,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体,从生态角度分析,我们应将海绵城市落实到社区层级上,通过建设多层次的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化社区,提高社区防洪排涝能力,从而缓解整个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在挖掘小尺度场地优化的情况下,把社区原有的生态要素进行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微改造措施,将是最经济高效的社区海绵化改造途径.文章结合武汉市青山区118社区海绵化微改造设计,详细阐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LID)理念内涵,以及LID技术的选择、调整与布局,尝试通过雨水滞留系统、雨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等方面对小区进行微改造设计,打造一个能“净化自身、收放自如、服务人类”的新型生态可持续社区,旨在通过对社区海绵化设计,构建新型可持续雨洪管理生态途径,为其他类似社区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借鉴,以促进解决城市突出的水问题.
  •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10年经新区政府批准实施.在此基础上,每年进行数据的动态维护,并编制年度维护报告.同时,为了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2016年开展了控规评估工作,对五年来的控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评估,一方面可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实施的效果过程,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对规划内容、政策和运行体系等提出修正、调整建议,提高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实施监督、监测和反馈的机制,也有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更科学合理地引导城乡的开发建设.期望通过本次研究,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我国是一个遭受突发性气象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突发性气象灾害除了对物质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之外,也会对群众心理产生严重影响.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表达、传播和互动的各种情绪、态度、意见和观点的总和,是分析网民情感变化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以盐城龙卷风为例,将情感分析方法引入到对灾害网络舆情的分析中,首先通过爬取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微博博文,运用Rost CM软件计算博文情感值,探究灾后群众情感时空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其次对积极和消极博文分别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影响网民情感波动的因素,研究发现灾后救援进展情况、新闻媒体相关报道和政府公信力强度是影响灾后网民情感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工程、信息和心理三个维度为提升灾后居民心理韧性提供规划对策和建议.
  • 摘要:分形理论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新的视角,是研究城市非线性特征的重要方法,对于揭示城市形态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选取府谷、绥德、子长、延安四个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分形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测算.
  • 摘要:网络时代的崛起对乡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新近兴起的淘宝村现象便是一个典型样本.结合山东省大集镇淘宝村的发展实践,剖析网络时代乡村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传统的地理环境限制了乡村的“产品出口”,而在网络时代,乡村的产品输出摆脱了传统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对接到广阔地域的消费市场,使得小众的特色产品可能成为其发展的经济基础,乡村发展也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乡村的地方禀赋是其能够利用外部机遇实现发展的关键.乡村已有或潜在的生产基础是其建立“出口基础”的首要前提,村民的网络营销能力则是乡村产品得以与市场链接的关键,基层政府的包容性与推动性的治理促进产业“萌芽”成长,从而构成了网络时代乡村发展的机制框架.
  • 摘要:本研究基于持续发展、理性规划的要求,就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如何认识城乡聚落体系发展规律,选择武汉市新洲区,强调县域实际,注重定量计算的数学手段,研究其城乡聚落体系格局与形成机制.首先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洲区城镇聚落变化的特征及原因;再基于现状地理要素、空间统计学和分形特征方法,计算并可视化显示了当代新洲区城乡聚落空间分布和规模形态格局,分析认为新洲区城乡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整体接近随机,各街镇由北向南集聚程度上升,以向心性集聚为主,各街镇关联程度紧密、整体交通网络薄弱;聚落规模南部高峰值集聚、北部低值连绵,各级街镇规模差异较大,中小街镇发育不足,首位度高,形态呈现中心与外围、沿江与内陆双分异格局.最后基于演进特征和现状格局提出新洲聚落体系受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工业发展影响,总结出新洲区城乡聚落体系发展属于产业进化主导的机制.
  • 摘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满足地方政府全局空间治理需求的治理手段供给,其演进源于分权化、市场化、全球化塑造的地方政府空间治理需求与其他治理手段供给间的不协调.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经历了自发(制度外的创新)、自觉(规范的制度)、新生(制度内的创新)的发展历程,其演进满足了地方政府不断演进的空间治理需求、促进了空间治理手段体系的完善,体现了中国空间治理手段改革的渐进性与实用性逻辑,反映了城市空间治理关系的演进.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仍然存在定位模糊等问题,各级政府未来应逐步明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法定地位,并促进其内容走向综合、弹性、行动.
  • 摘要:本文通过以南京秦淮河为实例梳理近几十年秦淮河与南京城市发展互动关系,发现城市河流在城市中越发重要,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滨水时代,城市河流已不再是自然河流而是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并从基础设施的三个层面提出在城市以河流为发展载体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管理审批的重要依据,在街区制推广中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南宁市凤岭片区FL-14单元,持续开发十多年,虽还是新区的面貌,近一半用地未开发建设,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用地均已批租出去,其中不乏大型封闭式住宅小区,针对该类型区域,结合单元控规修编的契机,做一次打开封闭式住宅小区的“街区制”规划尝试.
  • 摘要:立足于城郊旅游地所处的城乡异质空间边缘区这一被忽略的边缘视点,从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切入,在基于对城郊旅游地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与开发现状的分析与总结下,针对城郊旅游地开发中存在的却易被忽略的“边缘效应”,从边缘效应对于城郊旅游地空间开发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将理念融入实践,从“发掘边缘效应、缔造边缘效应、增值边缘效应”三个维度上提出相应的空间开发策略.
  • 摘要:存量背景下,旧城区的城市设计面临空间容量有限,功能结构失衡,公共空间匮乏等问题.微更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为旧城区更新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以小规模渐进式、触媒介入催化和以人为本精细化设计为原则,有效改善旧城区的整体城市机能.本文基于微更新理念构建了旧城区城市设计的技术体系,从生态网络构建、交通系统优化、开放空间提升、建筑单体更新和开放多元参与五个层次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策略,探索了旧城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机制.
  • 摘要:广州地铁建设开发模式是较为成功的TOD发展战略实践,本文将以政府供应土地的视角,从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分析地铁建设与土地开发的关系,试图解释清楚广州TOD发展模式的特征.将广州市2006-2015年供应的3150宗居住用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其他用地进行空间信息矢量化,同时将广州市已建、在建、规划的29条(段)地铁线进行缓冲区分析形成已建线路区、在建线路区、规划线路区.从空间角度,在横向上研究四大类用地在不同强度地铁建设影响区域的供应情况;在纵向上研究同一强度地铁建设影响区域内,四大类用地在不同城市圈层的供应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居住用地与商服用地的供应高度集聚在地铁沿线,且越是远离市中心表现越明显,因而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住宅;居住、商服、其他用地布局特点相似,三者的协同使得一定区域内功能多样化,保障了地铁客流稳定性.从时间角度,以典型个案研究法,分析居住用地、商服用地供应与地铁建设的时序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中心城区土地通常在地铁开通后供应,以创造更多土地收益;处于买方市场土地在地铁开通前供应,以保障城市产业发展;外围城区土地在地铁建设期间或动工前供应,以保障地铁运营初期客流.
  • 摘要: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学已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竞争与合作网络.受到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国内外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纵向回顾国内外校城互动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其空间互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校城融合的内涵意义,从育人、育产及育城等维度分别构建目标分项及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校城融合的空间策略.为助推武汉“大学之城”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其科教资源优势,以武汉“大学之城”核心区为例,对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空间路径提出探索性思路.
  • 摘要:公众参与是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法定程序,其对于提升总规成果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可实施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梳理分析首尔、芝加哥、纽约、伦敦、上海等国内外先进城市总规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形式与内容,并总结各城市总规参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明其对广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经验启示.本文认为广州应从构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吸引广泛的参与主体、搭建多元化的参与平台、引入稳定的公参团队、形成通俗易懂的总规成果等五个方面完善总规公众参与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开门做规划”的工作精神,提升总规成果的科学性与共识度.
  • 摘要: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用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手段和技术方法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成为规划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掀起了规划技术改革的浪潮,众多学者、规划师开展了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本文以珠海市为例,通过高德地图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获取的设施数据,分析城市公共设施的供给情况;利用手机信令、出租车轨迹数据以及公交刷卡分析基于居民行为特征的空间活动情况,从供需两个角度深入剖析城市公共中心、职住关系、交通流量、公共交通走廊以及景观热力点的分布及使用特征,从而评估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成效和不足,为后续的规划修编提供支撑,由此思考建立一种可操作的基于POI和移动定位大数据的规划实施评估方式,以期为更多城市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提供参考.
  •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下,尤其是当前特色小城镇如火如荼的创建,村镇产业价值日益凸显,而作为物质载体的空间该如何实现与产业互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石佛寺镇为例,面对文化产业链的拓展,以产业人群为切入点,探究其行为心理和行为活动需求,总结空间需求特性作为总体城市设计的依据,既体现了空间塑造的人文关怀,又有效实现了产业和空间的良性互动.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耕地受到侵蚀,而现行的用地制度导致农田被完全划分到建设用地之外,农业变成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在此背景下,农业城市主义理论的提出为城市与农业和谐共生提供了新思路,而作为城市细胞的社区成为发展农业城市主义理论的践行地.本文借鉴农业城市主义相关理论,分析农业城市主义理论内涵,提出农业城市主义核心是农业多元价值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农社区”的概念,并从农业的生产、消费、生态、绿化、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总结适农社区的益处,最后从农业与社区中心联合,与社区街道空间联合,与社区绿地系统联合以及与建筑空间联合四个方面提出农业与社区空间整合的设计策略,希望为我国社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想,把河流生态放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为了修复被破坏的河流水环境,本文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河流水环境进行分析,基于其三大组成部分:水质、水量与河流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生态修复的一般程序,并总结现有生态修复技术将其归纳组合形成生态修复的8种基本模式,以适应不同问题导向的河流水环境治理.最后将形成的策略模式应用于铜川市石川河水系的生态规划实践当中,以期为类似河流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参考.
  • 摘要:街道风貌在城市生活中异常重要,然而却往往遭到人们的忽视.街道风貌按照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主导的两大类型.不同类型的产生,除了设计师的设计蓝图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街道的长期维护管理.有效的管控制度可以维持街道的有机更新.街道的管控制度不仅仅指街道风貌的管控条例,还包括街道风貌的管理机构、影响街道风貌的各类设施的产权、街道风貌管理成本.本文概括国内街道风貌状况,分析造成我国街道风貌现状的制度原因.
  • 摘要:本文以S市老城区多层居住区为例,以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影响居住区犯罪的环境要素.本文根据官方犯罪统计数据,获取了居住区的犯罪空间分布信息.针对犯罪高发地点,采用结构化非参与式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对S市老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多层居住区展开调查,总结老城区多层居住区中影响犯罪行为的环境要素.研究发现盗窃犯罪行为主要集聚在距离小区入口近的地方以及靠近商业服务设施的地方,入口控制、目标加固、形象维护和自然监视等四个要素对于老城区居住区犯罪的影响比较突出.
  • 摘要:近年来,在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人文游憩需求不断增长的常态下,具有生态与人文双重属性的绿道规划迅速发展.绿道规划始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南山地城市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适宜性思考,绿道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隐患.本文梳理了山地城市绿道规划的盲点与误区.基于生态和人文的视角,从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次对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绿道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了山地城市绿道空间生态人文的耦合关系,旨在完善山地城市绿道规划的价值内涵,提出相应的规划原则和策略,为以后山地城市绿道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 摘要:建构高效的区域“双创”环境,不仅成为区域转型的关键驱动,更是可持续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水平的抓手.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对区域“双创”环境的促进角度,探讨一度因“苏南模式”引领全国的苏锡常地区,如何实现向“双创引领”的“新苏南”模式转型.本文认为改善区域“双创”环境的关键点,在于政府战略思路实现五大转变:(1)从传统的园区、校区相对分离的模式,转向基于“校区+园区+社区”的“三区融合”模式;(2)区域产业政策的重点应当以提升区域存量企业的存活率和成长率为基本出发点,政策上从扶持小微企业转向催生高成长企业;(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点在于政策性克服“市场失灵”,尤其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发挥其在区域创新中的“黏合”作用;(4)“双创”孵化体系从国企转化为民营为主,丰富初创企业的“加速器”服务.(5)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从官方组织转向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繁荣发展.
  •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局促,在“减量提质”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命题.本文在分析了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南大街为例,阐述了城市道路下同时有人防、市政管线等多个工程的情况,如何充分发挥市政综合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精细化规划,保障工程可实施性,为今后的规划及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 摘要: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形成,天然的受到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限制,反映在村落形态的地缘特征上,面对地域差异明显、遗存要素各异的众多历史文化名村,分类型研究具有必要性.市镇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因交通物流,商业贸易使村落成为区域贸易中心,其形成与发展是与山口集市贸易经济、古道水运交通往来息息相关的,“村”的发展与“市”的兴衰紧密关联,因此市镇型村落具有其独特的空间形态与历史价值.宁波市是浙东文化的摇篮,其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多达57座,因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村庄具有多样性,本文以宁波的10座市镇型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在市域古村落形成演化过程的地域文化背景中识别市镇型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与价值,梳理地理空间单元内历史文化名村的共性,分析聚落整体结构和空间组织的独特性,探索市镇型历史文化名村的“量身定做”式保护方法,从而促进宁波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以跳出传统旅游概念为出发点,依据“全域旅游”的观点,以《九寨沟文化景观走廊规划设计》为例,分析、总结九寨沟文化旅游长廊规划的格局和特点,阐述“全域旅游”的相关规划内容,指出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符合产品全域化、服务全域化、环境全域化的思想目标.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清旅游产业的战略价值、重视旅游产业的体系依托、完善全域旅游的支撑体系,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探索新的研究理论和发展领域,建立完善的全域旅游的管理体制.
  • 摘要:历史城镇微观空间研究是历史城镇保护的基础.跨学科的视野,能够弥补学科单一化所导致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不足.其中,文化地理学为探究历史城镇微观空间层面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科视角,城市形态学与堪舆风水学则是其认知历史城镇形态的重要理论方法.本文将形态学的分析与堪舆学的解读融入平遥古城的历史形态研究当中,从“街区—地块—院落”的序列中分析了各个形态时期影响下的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并从保护规划与设计引导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认为,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利用,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历史形态分析对于总体格局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识别与认知,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稳定持久的总体形态格局下,细致地考察每一个活性机体的动态更新,在新的功能需求响应中对历史城镇的传统形态进行空间设计的引导.
  • 摘要: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乡村社区建设“重物质、轻文化”,导致部分乡村记忆碎片化、乡村“千村一面”.城市边缘区乡村社区作为城市化蔓延的敏感区,最先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乡村社会网络是其抵御冲击时的内生动力和建设基础,在城市边缘区乡村社区的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乡村社会网络是否稳定,与乡村的衰落或复兴密切相关.本文以厦门市院前社为例,通过梳理院前社社会网络的变迁,总结其重生转型发展的逻辑,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网络重构的策略,强调关注“人”和建构“三生”(生活、生产、生态)路径,以留住“人”,复兴社会凝聚力,建立社区认同,从而使乡村记忆得到传承和保护、城市边缘区乡村社区可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 摘要:随着深圳市城市更新的推进,大规模的城中村已经或面临拆迁.然而租户作为城市更新区域中的主要常住人口,其诉求却并没有受到政府及更新实施主体的重视,在城市更新的公众参与中也鲜少出现租户的声音.本文以2016年“湖贝事件”中的社会弱势群体即租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政策整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分析了深圳市现行法规中关于租户权力的内容和现实中租户对更新政策的认知程度与参与情况.同时,对美日台在城市更新政策中对于租户群体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为深圳城市更新的多元化转型提供借鉴.本次研究发现即使有第三方机构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中,租户仍对即将实施的更新项目不甚了解.本文以此为基础,针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中的对弱势群体忽略的缺陷和搭建有效的第三方沟通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摘要:在转型发展、资源环境紧约束和城镇化深度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园区多年来积累的存量用地既成为存量发展时代众多城市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同时又可以看作下一阶段宝贵的“二次再生”的财富.本文基于存量规划的视角,以“面向多主体的权益重置”作为认识更新的基础,建构了空间和政策多方面综合的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的规划方法.该方法由“刚性+弹性”的规划方法、“引导+倒逼”的政策手段、“根据用地调整功能”的空间布局等战略层面的总体思路和多种情景的供地模式创新、更新平台的搭建、触媒先行先试等实施层面的规划措施共同组成.选取常州高新区为实证对象进行实践应用与探索,强调精细化设计与差异化引导.以期推动存量规划的理论探索,引领广大地区的相关实践.
  •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交通系统中,机动化出行比例日渐升高,很多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但是在追求高公交分担率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忽视与之密不可分的非机动交通,导致非机动交通网络日益稀疏,甚至被割裂,非机动化出行比例持续下滑.本文首先对非机动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时空特征和交通特性进行分析,论证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和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进而结合案例分别从核心区的总体层面和轨道站点周边的微观层面总结缝合与修补非机动交通系统,以及与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对我国城市非机动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整合、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关于笔者对所在家乡乡建活动的普适性意义和代表性问题,笔者想表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下,对任何一个村庄的透视,对任何一个群体的透视,都可以获得隐喻时代的效果,实现对乡村变迁真相的指证,因为村庄和个体的生命体验无不与国家发展大背景、大时代深刻关联。中国乡村最大的本质规定性就在于“乡土性”,就在于千丝万缕的社会、文化尤其是情感面向的粘连性,笔者这种嵌入式的乡建工作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复归到“熟人社会”,可以最大限度规避“外来者”角色可能引致的先入为主的外部植入,从而尽可能接近乡村真实的事实呈现。笔者理解,转型中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社区关系的重建和生活意义的重塑,社区营造的本质是就是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后原子化的个人重新融入整个社会生活中。
  • 摘要:我国大城市居民的长距离“中心-郊区潮汐式”通勤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城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职住分离是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测度职住平衡情况是职住研究的重要环节,以往测度多基于问卷调查与普查数据.近年来,LBS数据逐渐被用来测度职住平衡.但很少有研究专门论述LBS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文章以北京城区为例,采用多种LBS数据(热力图数据、POI数据、微博签到数据)对北京市职住关系进行测定和分析,探讨不同LBS数据衡量职住关系的计算方法,从不同角度测度北京城区职住关系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为改善城市职住关系提供决策参考.文章同时比较了LBS数据与传统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职住关系测度结果的差异,并从采样偏差的角度解释差异产生原因,并为进一步完善LBS数据在职住关系中的研究提供建议.
  • 摘要:2016年12月“人居三”提出了“人人共享城市(Cities for all)”的理念,同时随着国内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以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已进入共享文明时代.“共享”理念也会为新时期的城市和社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在解读“共享”内涵以及分析国内外基于共享理念的人居环境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以“共享”为价值基础的社区微更新实施路径,并以北京地瓜社区为实证研究案例.本文认为,在政府支持、居民参与、社会精英介入和存量空间微更新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共享平台是基于共享理念的社区微更新的有效路径.通过共享式微更新,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空间环境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激活社区闲置资源、重新修复社区人文生态,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的海绵城市理念,从城市规划实施层面提出低影响开发模式下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提出雨洪管理应适合所处区域生态背景,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截流、储存、渗滤以及蒸发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情势,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并以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为例,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提出与小城镇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策略.
  • 摘要:随着遗址保护和城镇建设的矛盾愈发剧烈,我国遗址保护领域中出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新兴的规划类型.在我国,关于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近年才开始兴起,对于相关规划的研究多停留在具有普适性的规划编制体系内容、遗址公园的理论概念的研究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还有待完善.论文针对目前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区位的城市郊区型、城市边缘型、城市包含型的三种分类,并结合城市包含型中极具代表性的隋唐洛阳城遗址区案例,剖析城市包含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中遗址与城市、遗址保护与利用、遗址与居民的三大核心矛盾,从而分别提出对应策略:提出了构建遗址公园群的区域整合策略、遗址展示利用价值评价策略和村庄的保留与利用策略,以期对我国位于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核心区地段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 摘要:研究选取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靶区,以1984年、2000年和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和单窗算法分别提取和反演了不透水面比例与地表温度信息,并基于GIS和RS融合分析技术对二者互动关系进行了叠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不透水面的比例与城市热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当上海市中心城区不透水面的比例从0.5增加到0.6时,对应地表反演温度会出现一个大的跳跃,温度上升的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区间的变化.散点图分析发现当不透水面比例由0.5上升到0.6时,地表反演温度上升趋势也会出现明显的拐点,温度增长倾向率明显增大.综合相关分析和散点图分析结果,基于热环境安全,上海市中心城区不透水面的规模应控制在中心城区面积的50%(0.5)以下.
  • 摘要: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规划编制的变革.本文以本溪市青云山公园概念规划策划为例,就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文化规划路径与内容进行初探.将市场的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有针对性提出包括文脉、环境和遗存的文化要素供给.以本溪青云山文化底蕴为依托、生态环境为载体,从供求角度出发,对青云山文化要素进行辨析和演绎,提出建(构)筑物、交通、植被和水系的文化规划内容,以解决青云山公园文化要素匮乏、文化遗存产品质量欠佳、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路径和实践的总结,将市场供需、城市文化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相结合,寻求在市场经济指导下的文化规划路径.
  • 摘要:我国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小城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点.规划用地指标是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普遍使用城市规划用地指标编制小城镇规划.一来由于镇层面的标准缺失,二来方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然而,笔者在长期的小城镇规划实践中,发现较多规划用地指标没能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时实现的案例.因此,有必要检验并讨论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在小城镇规划中的适应性.适应性来源于生物学,本文从生物学的研究得到启发,认为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的适应性表现为“规划用地指标的有效性”、“规划用地结构的合理性”、“土地持续利用的功效性”.本文在探索江苏省小城镇现状用地规律的基础上,以“规划用地指标的有效性”为着力点进行讨论.通过剖析5~10年的小城镇规划实践,并基于40个江苏省小城镇规划实例,具体分析规划用地指标的适应性问题.初步得出结论:规划用地指标导控作用有所体现;规划用地指标应在城市标准基础上调整;规划用地指标宜差别化设置.
  • 摘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学刊》是目前我国城乡规划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其所刊文献代表了我国城乡规划学术研究的总体状况与方向.从论文作者、论文机构、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方法内容等五方面对两大学术期刊2006-2015年所刊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作者、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所在机构刊文数量的不均衡性较为明显,“高原”和“高峰”现象比较突出;(2)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不断提高,从侧面反映了学术论文的交流程度得到极大提升,但论文合作更多发生于同城之间,且集中于几个大城市;(3)论文作者之间关联网络可以用三个明显的圈层来描述,而机构之间关联网络则是以几个节点为核心展开;(4)论文被引情况总体较好,但高被引论文较少,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的被引差异较为明显;(5)基金论文比重高,但分布差异性较大;(6)实证研究比例较高,但案例较多集中于东部地区,研究的内容与国家时政热点紧密结合.
  • 摘要:持续多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在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随着土地增量的日益放缓,越来越多的规划转向旧城区的存量土地.南宁新一轮控规编制,中心城区共划分为28个片区137个单元.位于旧城中心区域的单元,面临着人口密度大、设施配套差、旧改项目多等诸多问题.通过剖析问题的成因,明确规划的基本导向,借鉴先进发达城市案例经验,结合南宁实际,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 摘要:空间句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在城市规划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空间测度软件.本文首先对空间句法的分析手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借用其空间分析方法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具体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现状与规划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出空间句法全阶段介入以辅助宏观分析及空间设计的可能性思路.前期阶段利用道路轴线图解析出夫子庙街区在宏观地区空间结构上处于相对核心结点的空间定位,中期阶段运用视觉深度与空间轴线法分析出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内部主体结构已经形成但是次级网络构建尚有待完善,后期阶段则以代理人模型分析法检验复核夫子庙街区空间特征.最后则总结出空间句法在规划的不同阶段介入的可能性方向,以期能够拓展空间句法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中空间结构分析上的运用思路.
  • 摘要:老旧街区普遍存在建筑密度大、绿化空间少、管道老化等问题,海绵城市建设难度大,是下一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必须攻克的难题.本文以湖塘老街为例,针对雨污合流、管道堵塞等问题,对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通过扩大管径、设置截流沟等提高排水能力,避免街区积水;根据当地的降水、土壤、水系、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LID改造目标,筛选出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蓄水池、雨水罐6种技术,并结合现状用地、地形、路面、屋面等条件进行具体应用.通过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结合,当地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排水管网标准高于3年一遇,有效解决了内涝问题,可以为老旧街区的LID改造提供借鉴.
  • 摘要:武汉城市圈提出了能级不断提升、区域一体发展、城镇等级分布的发展理想,但至今仍然存在周边产业关联弱、人口与经济向武汉集聚、武汉对腹地带动力不足、次级城市发育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一直存在或将持续存在,本文从历史探寻、规律研究的视角进行剖析,重点分析武汉城市圈历史发展中的地理格局、经济格局、城镇格局及人口格局,发现武汉单中心集聚的格局是一直存在的,与武汉自身的地理区域特征关联紧密.再分析类似城市圈的空间发展规律,发现单中心集聚型城市圈一般关注通勤一体化的近域圈层与功能紧密关联的协同圈层,并大多会经历中心城市集聚、近域地区扩散、全域稳定发展等阶段,并会在不同阶段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协同重点.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策略,明晰武汉在武汉城市圈的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和廊道的共保共建,引导分层次、差异化的功能发展,构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等.
  • 摘要:本文从低职业群体视角切入,分别将不同年份的低职业居住人口、企业低职业从业人口数量整合于统一的空间单元,对上海地区低职业群体(非技术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整体的职住匹配以及四类群体的分类职住分布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低职业群体职住人口密度分布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在2000-2010年间随着居住空间逐步外移,该群体的职住空间逐渐出现不平衡现象,在外移过程中在主城区外形成多个核心居住地区,此外还在郊区外围地带逐渐形成次一级居住中心;在结构层面,低职业群体中就业人口密集分布区域的稳定性更强、居住人口分布区域变化相对较大.另外从四类行业职住匹配状况中看,非技术工业受房价、居住隔离等原因影响较大,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演化相对较为缓慢,但仍有往外移动的趋势,运输业则由分散向主城聚集.低职业的职住差值逐渐形成由内向外扩展高-低-中的圈层结构模式.研究低职业群体的结构性职住匹配演化,有助于了解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低职业群体造成的影响,并为城市发展和低职业者的诉求提供建议.
  • 摘要:我国棚户区改造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形成一定的模式,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棚户区改造研究的却不多.本文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棚户区的特殊性,结合实践,针对性地从人的需求理论、尊重民族习俗、构建嵌入式居住模式、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对气候与时间的策略、公共空间的营造、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方面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借鉴.
  • 摘要:以国内外成熟的社会治理研究为基础,研究当前我国政府层面的社会治理研究成果,提出当前重在关注“基层”、“活力”、“参与”、“民生”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各城市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社会治理进行总结,提出了规划尺度上侧重“小微”、规划属性上偏重民生、组织方式上强调共同参与的基本特征.最后,结合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和形式,针对性地提出武汉城市规划在社会治理上的相关思考及建议.
  • 摘要:使用后评价(POE)是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对已建成环境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现已在国内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本文研究背景为南郊公园提质改造投标,设计团队需在短时间内有效率地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因此在前期研究中采取了POE研究方法为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通过POE方法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南郊公园主要特色与吸引力.2.南郊公园现状问题.3.游人对南郊公园的潜在需求.综合这三方面的结论,进一步整理出南郊公园从整体到局部的全面提质改造策略.本文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投标内容,还供日后公园进一步提质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提质改造项目起到了案例示范作用.通过本次实践证明,POE研究方法值得在提质改造类项目中大力推广.
  • 摘要:分析和揭示了广州都市边缘区产业空间的现状特征,基于依附发展理论建构了“新三方联盟”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跨国公司、政府联合体以及本地经济组织和本地精英三个行为主体,认为三个行为主体在利益博弈与合作过程中通过各自的行为活动共同影响广州都市边缘区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并认为本地经济组织和本地精英始终处于三方结构的弱势地位,这也是该地区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嵌入都市区产业网络是该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路.
  •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浙江省在新经济常态下的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地方实践成果,在全国各地引发关注和实施借鉴.根据回顾梳理,总结浙江特色小镇理念在产业、空间、经营和形象四个层面的经验,探讨具有典型可复制和一般可复制的经验内涵.并针对西北地区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困境和实践现状,提出围绕IP知识产权的区域品牌形象企划和IN要素流动的优势资源整合为核心西北地区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路径,构建适应性规划标准体系和特色体系,提出西北地区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 摘要:“多规合一”工作是实现多部门联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协调了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差异化图斑.本文基于重庆实践,总结部门规划差异图斑的形成原因、矛盾类型,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其他城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 摘要:以南京市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历版南京镇村布局规划中对“乡愁”相关内容的缺失,找出当前乡村特色保育存在的问题;开展南京乡村特色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乡村特色资源评价体系;按照承接规划基础、统一准入条件、预留培育机制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特色村评定标准,确定了乡村特色保育的载体.以此为基础,系统构建了南京市乡村特色保育的总体框架,将乡愁元素与镇村布局规划紧密结合,为乡愁的回归提出了总体层面的思考和探索.
  • 摘要:城市地域是一个复杂、整体系统,如何对其开展定量分析一直是城乡规划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成都市域为例,首先应用RS/GIS技术获取成都市域2000—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其次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2000—203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用地结构变化;最后使用土地利用模型模拟2020、2025、2030三个时期的用地结构.从模拟的结果来看,城乡建设用地在每种发展情景下都基本符合四川省和成都市城乡发展的规划设想,明显指出了发展轴向.由此可见,综合应用RS、GIS、统计、系统动力学和土地利用模型,可较好地支持城乡规划用地空间布局和方案决策.
  •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推进,因邻避设施选址或建设造成的城市规划领域冲突事件频发,引发群体性抗议等邻避运动或邻避冲突.本文从邻避设施引发的冲突演化机理出发,基于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以公众参与为导向,展开对杭州德胜快速路(上塘河-保俶北路段)工程所产生的冲突事件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深入剖析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领域冲突事件中的影响作用,分析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公众参与在不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以达到降低或避免城市规划领域邻避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冲突风险.
  • 摘要:2016年,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其首批编制四个城市更新规划之一,浦口珠江片区有着鲜明的复杂性特征.文章从复杂性思维方式入手,认为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平衡,物质更新与社区发展交织,复兴历史老城与塑造现代门户并举,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结合的整体性策略指导下,才能实现珠江片区以功能改善,结构优化,特色彰显和活力提升为的目的有机更新.
  • 摘要:“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着大不相同的国内外环境,这一阶段的城乡建设也处在转型升级重要时期,竖向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空间基础平台,也应在城乡建设方式转变下,结合自身体系,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来完善竖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竖向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作用.
  • 摘要:本文从历时态脉络结合南京的实践过程,对1980年以来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南京政策实践历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保障性住房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功能.同时利用南京市1994年以来建设的86个保障性社区进行社会空间分析,发现其空间演化过程与政策变迁出现较强的耦合效应.最后指出“政策—空间”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统一体,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双重检视,结合时代要求作出修正.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