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广东东莞
  • 出版时间: 2017-11-18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585条结果
  •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下半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城市发展新的趋势,宜居、活力等城市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重点话题.传统数据环境下对城市空间评价缺少数据及量化方法支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在城市空间活力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分析较多针对城市某一类特定空间,侧重从不同指标体系分析特定空间活力特征、规律,缺少对城市空间整体分析.本文将城市空间活力按照居住、就业及休闲空间进行界定,选取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开放数据中地图数据表征不同空间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定位数据反映人流活动进而表征城市空间活力,在分析不同城市空间活力特征基础上,引入城市空间设施活力匹配度分析,对不同空间城市活力进行评估,对城市空间活力提升提出建议,提升城市建设空间品质.
  • 摘要:佛山市正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但由于海绵城市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很多设计单位反映对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法不甚了解,特别是对设计方案如何达到低影响开发目标存在较大疑惑.为促进佛山市现阶段低影响开发理念在道路项目中的落实,采用SWMM软件对佛山市典型道路断面在特定设计参数下建立了水文模型,通过研究模型运行结果规律,提供了一种“速查法”,使得设计单位能够在符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要求的情况下快速地进行道路低影响开发方案设计.该方法可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 摘要: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三个方面对2001-2015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和2015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进行综合考量,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5年湖南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化综合水平持续提升;其中经济城镇化水平提升幅度最大,人口城镇化水平次之,社会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较慢;2015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高水平县域占比较少,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及部分发展条件或原本基础较好的县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空间差异较大,且各子系统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根据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以及空间差异,从整体和区域两个层面因地制宜地提出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推进路径.
  • 摘要:空间品质的优劣,真正的评判者应当是空间使用者;评价使用者的情绪及其空间特征有助于优化街道空间品质.但目前对于情绪的评价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不甚成熟,且指向提升类似街道空间品质的探索十分有限.因此,探究城市空间使用者的情绪特征,是从个体视角评价空间品质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以北京前门地区商业步行街为例,一方面通过宏观层面的语义分析、中观层面的个体报告以及微观层面的观测对空间使用者的情绪进行实证性测度,另一方面利用定量方法建立空间品质要素和空间使用者情绪的联系,寻找出该类典型街道中主要影响空间使用者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空间品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空间品质的关系.
  • 摘要:西南地区是中国山地历史城镇较为集中的地区,地域因素、历史文化背景与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造就了西南地域独特的人类聚居环境.人文荟萃、资源丰富以及独特的人居环境构成了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活动加快,如何能够更好地对西南山地历史古镇进行保护成为长期以来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重庆走马古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山地城镇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实践研究,对走马的历史文化价值、山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色及当前古镇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物质空间结构、山地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三个方面对走马古镇整体性保护进行探索.
  • 摘要:十八大以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之一.2015年底,中国的户籍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6个百分点,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达2.77亿人.户籍城镇化率偏低已成为提升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深层次障碍,而能在城镇购房定居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城市郊区由于区位优势更适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化为城镇人口.郊区农业转移人口的迁徙定居地一般包括中心城区、郊县、郊区新城和郊区镇.受到规模集聚效应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更趋向于到大中城市定居,但是城市规模越大,住房成本越高.根据成本-效益模型,当迁移的收益大于迁移的成本时,迁移就可能会发生.作为迁移成本核心的住房成本是郊区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定居地点的重要门槛.农民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反映农业转移人口定居难度的重要指标,农民房价收入比越高,说明城镇的定居难度越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网络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得街道(镇)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镇区常住人口和房价均价等数据,计算武汉周边不同规模城镇的住房成本和农民房价收入比.通过实地访谈调研,观察郊区城镇在城乡人口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购房成本在郊区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定居地时所起到的作用.本文还将研究农民房价收入比、住房成本与城镇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对武汉郊区城镇的住房发展提供建议.
  • 摘要:重庆市于2009年开始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探索,将以县域为规划范围的城乡总体规划作为独立的规划类型,致力于推动县域城乡规划和空间治理的优化,在取得了初步实践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全域管理不强、规划协同不够、编制与管理脱节等问题.在当前国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和总体规划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下,依托正在开展的《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起草,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加强城乡全域空间管控、突出总体规划刚性控制、明晰规划督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提出以三类空间布局、全口径城乡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晰规划核心内容、和强制性内容、设立刚性传递要求、坐标+指标的管控方式、确立规划督察的重点和手段等改革思路和举措.
  • 摘要:棚户区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工程,在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民众的话语权被忽略的现象,城市空间不公问题日益成为改造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基于大卫·哈维提出的空间正义价值理念,针对当下中国城市更新中更新政策、更新过程和更新结果三个领域的正义缺失问题,提出微观主体参与的解决思路,将从决策制定、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的改造全过程进行空间正义修正,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最后以蒲城县东风街片区为例进行应用实践,结果表明,东风街片区的改造获得八成以上的民众支持,基本解决了遗留钉子户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拆迁速度.实践得出,空间正义理念从理论和现实层面为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城市空间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 摘要:城市更新是上海当前的重要工作.与之对应,广大乡村的更新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将乡村的“有机更新”和“谨慎更新”作为乡村更新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上海乡村发展中土地利用的具体问题和乡村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上海郊野地区乡村更新的方向.主要包括空间机理与景观格局的延续、完善功能设施、营造体验性的闲居环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构建有活力的社群5个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海派乡村更新的方法与策略——完善上海市规划体系和内容、加强乡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引导“198”区域减量工业再利用和实现海派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了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现象正引领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精细化管理与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的研究领域开始从区域尺度向“人”的尺度转变,适应时代的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愈加受到各界的重视.本文以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通过电商时代生活方式特质的分析,从电商园内人群的角度出发,认为基于人本思想的电商化、生态化、低碳化的生活方式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并为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提出了居住方式社群化、出行方式低碳化、休闲方式健康化、购买及支付方式智能化、管理模式网络化及电商文化多元化的六类电商特质型生活方式的营建模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城市创新空间及其内部培育的知识经济主导型产业活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作为一种突破性的实践活动,城市创新活动具备自身决定的特殊性与灵活性;因此,在城市规划层面,各级城市管理者所指定的城市创新空间规划应具备公共政策的属性,通过制定合理的导则、政策与措施来引导城市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创新空间规划,应遵循“弹性”和“适应性”的规划思想,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城市创新活动及创新空间系统的发展,追求规划制定中的“综合性、公共性”原则、“市场主导”原则以及“使用者导向”原则.最后,为说明城市创新空间规划中公共政策视角的运用,本文以“城市创新空间规划中PPP模式的运用”为实例,对城市创新空间建设与PPP模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有序地引入社会资本,是城市创新能力增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赢之举.
  • 摘要:沈阳市商品住宅开发供过于求现象较为严重,急需制定科学理性的居住用地供给策略.本研究基于规划大数据和多种GIS空间数据分析评价方法,以满足城市居民各类需求为主线,制定了一套评价居住用地开发适宜性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可开发用地选取、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差异化供地指引三个模块,能有效地指导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开发和开发时序确定.
  • 摘要:编制“厦门市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近期建设规划”旨在满足厦门市近期瓶装气用户需求、提高瓶装气服务质量、保障瓶装气用气安全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厦门市的瓶装液化气供应站规划情况,通过利用GIS中插值分析、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等几种空间分析功能,为合理规划供应站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后续的相关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提供思路.
  • 摘要: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中心城区大量的老旧住宅区则是这些存量用地中的主角.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实施抗震加固和建筑节能等改造,已完成住宅改造约10亿平方米.目前的更新提升多以物质层面的问题出发,针对旧、破、乱等要素进行质量、安全、美观方面的提升.这种单纯以问题出发的改造角度,忽视了老旧小区自身优势的挖掘,忽视了当地居民的真实诉求.文章以北京双榆树地区的更新改造模式,追踪近年来双榆树地区所进行的改造项目,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这种基于“城市美化运动”的更新改造模式,忽视了老旧小区既有的空间特征及社会特征,许多工程项目并没有起到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的意图,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尺度、空间以及场所.同时,告知式的公众参与无法将居民诉求反映在具体的改造内容上.文章从实际使用的视角出发,评估双榆树的更新改造成果,反思老旧社区更新提升的改造原则,探讨建立社区公众参与有效机制的必要性.
  • 摘要:在推进“密路网小街区”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传统道路规划设计仍较为粗放,易导致诸多问题.强调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探索高密路网下道路规划与设计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全文在反思当前我国城市路网规划及道路设计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精细化道路设计理念.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构建高密路网体系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密路网小街区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类比,从技术方法和工作机制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技术方法上,对车道宽度、交叉口展宽渠化条件、路缘石转弯半径、建筑后退距离、交通组织等要素进行优化控制.工作机制上,从引入交通设计环节、跨专业协作配合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推动我国高密路网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德国鲁尔区因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享誉全球,而如今的鲁尔区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着以能源结构升级为目标的城市更新,本文以笔者的实地考察为契机,总结和回顾了“鲁尔创新城市”项目的实践成果,其相对先进的理念和实践亦能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制定、“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户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然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开展和人们生活品质需求的上升,现状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已不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户外活动的需求,因此急需展开对当前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提档升级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重庆黔江区武陵水岸为例,以人的户外活动需求为切入点,采用现场调研、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现状武陵水岸空间品质进行评析,梳理总结出目前滨水空间在建筑风貌、夜景照明、植物配置、健身与无障碍设施配套、空间文化感知度和驳岸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类似案例的成功经验,借鉴城市双修理念、城市游憩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提出整体性、生态公益优先性和文脉延续性原则,并以原则为导向进行提升重点的划分,最后依托城市双修理念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类似城市滨水空间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 摘要:区域规划是国家对于国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积极应对,是适应特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阶段性选择产物.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到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施层面的规划行动.从区域规划的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具有四个明显特征: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合作、更扁平化的区域结构、对区域基础设施的高度依赖以及更多元的价值理念,可以说“一带一路”将区域发展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需要沿线城市提出积极的战略应对.本文以连云港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多元化的视角、区域竞争的视野出发,运用历史文化分析、经济地理分析、RCI分析、流分析、综合竞争力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连云港市在区域中的发展进行多维判断,进而提出在“一带一路”新区域观下连云港的城市发展战略.
  • 摘要:中东铁路作为东北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自其筑路工程和附属地建设伊始,来自中、俄、日等国的机构和学者,对其工程建设经验和建筑技艺、社会人文和经济活动进行了多学科视角、多专项门类、多空间时间维度的研究和解读;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快速推进和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几乎处于同步阶段的近二十年,对中东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关注、讨论和研究迎来了高峰期,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有关中东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回顾其研究历程和轨迹,分析其研究态势:目前多侧重于基础研究,以类型学研究为主导;归纳其在遗产的分类与分型、遗产认知与评价、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遗产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等四个主要方向的研究成果与现状,并简要剖析现有研究中的欠缺和不足,指出今后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 摘要:传统的城市历史保护注重历史地域内的物质性遗产的保护和留存,近年来对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多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无法有效地评估其价值量的大小,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也束缚了相关的城市管理和规划.该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非使用价值更加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城市特色的塑造,本文以江苏省宜兴市的陶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方法衡量陶文化的非使用价值,并对陶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进行界定,得出陶文化在全国范围的非使用价值为240.48亿元.最后采用logistic法对影响支付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重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 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正处在变化的转型时期,城市发展重心由增量向存量转移,发展方式由以往的外延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在存量规划时代综合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通过城市自我更新转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城市面貌.本文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桥北片区更新实施规划编制为例,从存量用地与城市更新的视角探索适应城市发展次新区更新规划的模式,提出“更新单元引导,更新要素控制,更新图则管理”的更新思路来推动城市更新方案的落实,注重更新实施机制研究,以期为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研究参考.
  • 摘要:生态社区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德国弗赖堡丽瑟菲尔德(Rieselfeld)生态社区与天津围堤道南部片区社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整体空间架构、空间属性指标、道路系统结构与道路截面特征、公交站点分布、典型居住单元五个方面比较两个社区在空间特性与空间逻辑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得到德国典型生态社区与天津典型社区在规模近似情况下,空间属性方面的差别:主要在于街区尺度与道路体系构成的逻辑不同.并通过详细分析德国典型生态社区的空间尺度、空间布局方式、主要空间属性指标等空间形态特征,以期在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语境下,为探索人人共享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规划结合的规划路径与具体方法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案例.
  • 摘要:本文基于建设回应导向制度的城市治理提案,分析研究回应导向城市治理的工作框架,重视城市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针对“碎片化”的城市问题提出以“发现问题—背景要素导向—参与性调查研究—民主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城市治理模式.重点提出参与性调查研究机制的构建,包括社群对话式调查研究机制和专家体验式调查研究机制,在自我参与和动态体验中集聚公共意识,实现专家引导性的公众参与,以此推动回应导向制度建设,促进民主治理.将上述“回应导向的参与性治理”的工作框架,运用于重庆大学城黑车现象的城市问题治理,通过对重庆大学城黑车现象的典型问题路径和公共交通服务系统进行参与性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调研数据,得到具体的回应导向治理建议.由此作为“回应导向的参与性治理”运用的可行性实际例证,以期参与性调查研究机制的普适化.
  •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手机定位数据凭借其覆盖率高、定位精确、兼具时空维度信息的优势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一个月的手机话单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和社区发现算法,探究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内的通勤空间特征(包括通勤方向、通勤流量、通勤距离),从功能联系的视角分析了武汉市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中心城区内的通勤联系以控规单元内部及相邻控规单元间联系为主,呈现出紧密的小范围通勤特征.(2)通勤联系受江河、行政边界和高架等的影响,长江和汉江的影响最为显著(3)从功能联系的视角分析,武汉市中心区呈现出三镇鼎立、组团式的空间结构,没有明确的城市中心,但形成了多个组团中心.(4)中心城区居民通勤以中短距离通勤为主,且从二环到中心区的边缘,平均通勤距离增加.(5)长距离通勤是造成中心城区内潮汐式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 摘要:在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交叉口就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基本需求而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慢行体系下的交叉口设计方法研究较不完善.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城市含步行和非机动车交叉口的问题,对比解析国外的优秀案例,构建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然后采用交叉口交通调查、优化设计、方案仿真及评价四个步骤,以北京小屯西路与兴源路交叉口为例,采用中国的常规交通流量,借用国外的规划方法与经验创新符合中国城市交通特征的交叉口模式,运用VISSIM交通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比该模式与原有交叉口的效率差异.最后,借鉴慢行体系下国外交叉口设计的组织经验,提出我国城市交叉口的优化设计策略.
  • 摘要:封闭住区是我国城市住宅规划的主要模式,通常强调封闭性,与城市是有一定相对隔离的关系.开放住区,则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开始出现的居住模式,强调居住与城市的关系更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发展越有活力,城市的住区越趋向于“开放性”发展.目前来看,我国开放住区的发展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在深圳、北京等个别城市有一些实际项目落成.本文选取了深圳市宝安区三个不同开放程度的住区,通过实地调查,从三个住区的街区组团尺度、交通开放模式、居住开放模式、配套开放模式、商业开放模式和绿地开放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再结合访谈所得居民反馈数据,从尺度适宜性、交通通畅性、私密性、配套设施、满意度、利弊评价等六个方面调研总结住区居民的使用感受,以期探寻适合我国城市建设的住区规划策略.
  •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村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广大村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发展价值.针对当前我国大陆传统村落面临的文化特色缺失、人口外移、活力丧失、逐渐衰退甚至趋于消失的现状,以及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梳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对美浓镇社区营造发展脉络、营造主体、营造模式以及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其在民间组织、社区意识和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对我国大陆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有益启示,包括:形成居民内在推动力;重视并扶持民间组织;凝聚居民集体意识;挖掘在地文化资源以及注重后续经营管理等.
  • 摘要:本文探寻“贪大求洋、盲目选址、招商为王、放任发展”等县城工业区规划非理性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对策,认为应正确认识县城工业区空间演进规律,认识工业区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诉求、前后阶段冲突以及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既不能“项目为王”导致不可扭转的土地侵占、资金投入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能“蓝图为王”构建空中楼阁导致丧失工业起步、发展和积累的机会.县城工业区规划应强调“决策导向规划”思想,着眼长远强化“底线管控、城市空间协调、近远期结合”三原则;着眼历史和现实问题制定可实施的近期建设规划和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业区建设策略;着眼于客观规律通过定期规划评估与修正,动态调整规划,解决不同阶段性诉求与长远发展目标冲突的问题,真正成为县城工业区发展的长效决策依据.
  • 摘要: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着眼,基于当下“热门”的“新区开发、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等建设情况,反思正处其中的城市近郊这一“处女地”与“准热地”,结合城市近郊通常“依河依路”的线性开发模式,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开发失控、环境失落、产业同质”等弊端,先从“控制”规划着手划定空间界面并确立分类管控策略,并确立城乡近郊线性空间的“理性”控制与城乡产业的“特色”发展思路,实践“促进集约用地、重塑有机空间、回归地域特色”的整体规划意图.
  • 摘要:基于城市滨水区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从有机城市思想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设计.通过对有机城市思想的分析,提出了有机思想系统要素为经济有机、社会有机、环境有机,思想特征为有序结构性、自组织性、动态稳定性.并将其引入滨水区城市设计,以重庆主城滨江地段为例,构建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体系.首先,基于有机城市思想有序结构性地的特征,借鉴系统论分层思想,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建立分层级的大结构;然后,基于前文对有机城市思想主要特征的分析,得出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关键性要素.最后,按照有机城市思想系统三要素“经济有机、社会有机、环境有机”区分每个层级具体针对滨江区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并与分析的现状问题相对应.从而最终构建出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体系.
  •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并且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得到实践.但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导致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例如非法占用耕地、宅基地超标等,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对此类土地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管导致的.因此本文以农家乐用地为切入点,从梳理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入手,探究当前国家相关政策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保证农家乐用地有序流转和规范化管理.
  • 摘要: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层级推进的战略需要和地方市域空间统筹的内在诉求,以长三角城市群南翼绍兴市为实例,通过分析绍兴在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空间联动能力、平台协作能力、空间精细化管控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以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统筹空间的研究思路,以乡镇为单元,将绍兴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整合提升区、重点拓展区、适度开发区和生态保护区,提出了四类分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国土空间功能区划框架下,提出“一心两翼、一带两轴、四片四脉”保护开发格局,重点实施中心城区三区融合,两翼城镇组团发展,产业沿江沿路轴带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保护互促发展等空间战略,并进一步结合四大分区落实差异化考核机制,力求对绍兴市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市域空间统筹能力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 摘要:基于深圳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管理需要,提出综合管廊专项总体规划和专项详细规划两个层次的编制体系,结合案例对不同层次规划的编制内容和任务进行详细探讨,可为与深圳条件相似的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传统风貌与地域特色,历史镇区则是历史资源丰富、价值多元的空间要素集中区.历史镇区的保护与发展进程中,如何客观地认知历史镇区肌理碎化、发展边缘化的现实与事实,界定“保护”中的发展意涵和“更新”中的保护内涵,需要通过文脉修补及适度更新等策略与手段,实现历史镇区文脉空间的场所再生与功能提升,承续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构建时空叠合的文脉空间.本文以中国名镇溱潼古镇的历史镇区保护规划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基础已经趋紧,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历史地段的旧城更新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通过土地再开发,却面临传统历史文化网络瓦解、多元土地空间利益冲突等问题.本文以土地再开发机制下的历史地段旧城更新为出发点,通过两种更新模式的案例对比分析,以土地制度视角深入挖掘当下典型的历史地段土地再开发机制的重要性、运行机制、问题剖析,并结合文献阅读和自己思考提出对现行土地再开发机制与旧城更新反思.
  • 摘要:从都市空间发展的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华丽巨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江战略的积极谋划和全面推动.但是,跨江以来杭州城市规模大扩张后暴露出的“江南江北不均衡、钱塘江中心纽带功能偏弱、多中心体系不健全”等制约杭州新一轮城市提升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基于国内外拥江(河)城市一般经验和杭州目前都市空间特征,笔者认为杭州拥江发展的理念核心是“东西贯通、南北融合、广域互动、多维提升”,空间路径为:逐步形成以江为中心的都市新内核区,并系统强化一江两岸城市中心纽带功能,通过轴向联动和沿线聚合实现城市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
  • 摘要:乡村作为一种不断发展、演变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实体,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差异巨大.都市近郊乡村由于独特的地理与经济区位,其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空间形态、村民需求都有其独特性.本文以白沙村美丽乡村规划为切入点,通过提炼出都市近郊乡村特征,梳理近郊乡村最主要的规划诉求,探讨现阶段都市近郊乡村规划编制思路与技术路线.
  • 摘要:新一轮的乡村建设热潮中,乡村成为资本青睐的热土.然而,在如火如荼的乡村空间改造建设中,乡村地区防灾体系的构建依然被忽视,相对城市的抗风险能力,乡村地区的防灾能力极其薄弱.而忽视乡村地区深厚的社会人文关系,照搬城市的防灾建设也使得乡村地区的防灾体系与乡村地区格格不入.本文以2016年6月23日盐城龙卷风灾害为例,从多元主体的视角出发,结合乡村特有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独特的熟人社会关系,探究不同主体在此次灾害中的响应,重点探讨多元主体响应下农村社区防灾体系所面临的复杂的困境.发现我国乡村地区的防灾抗灾基本遵循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应对”的规律,随着社会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提高,社会力量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但除却多元主体各自依然需要优化自身救灾能力外,多元主体间矛盾的协调更为重要.尤其乡村地区有着更复杂的空间与社会特征,多元主体如何能形成合力致力于农村防灾是农村防灾体系构建中的一大难点.
  • 摘要:我国在能源生产与供应领域,长期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碳排放量大等问题,在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压力下,亟须开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供应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是开展城市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突破点.目前,分布式能源的技术、配套政策和应用已日渐成熟,在天津、青岛、苏州、广州等多地都已有成功实践.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先适用于有稳定热负荷需求的工业园区,建设初期的新城、新区,高密度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实施燃煤替代的区域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用户需求和政策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分布式能源系统.在规划阶段,应考虑电、气、热(冷)等各类能源需求,从综合供应的角度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并预留建设用地、管线路由等实施条件.
  • 摘要:科学划分“三类空间”(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已经成为推动“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基础支撑.本文首先梳理了三类空间的概念和内涵,认为:①功能上,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分别以生态服务、农业生产、城乡建设为主体功能,并可以兼有其他两种次要功能;②构成上,三类空间均包括“核心部分”和“扩展部分”,其中核心部分是强管控、刚性的,扩展部分是弱管控、弹性的;③方法上,三类空间以主体功能为划分依据,核心部分和扩展部分划分方法有所区别.以此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基于空间资源调查与梳理、空间规划分析与协调,从空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提出了三类空间划分的技术路线,包括划分的方法、标准和流程.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的实际,提出了在市县城乡总规中划定三类空间的建议.
  •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一直受社会关注,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养老建设相关意见.近年来,大连市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缺口巨大.共享理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共享社区.实践证明,共享社区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居民的交往,给社区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老龄化社区建设问题.大连市滨海路旅游资源丰富,但滨海路沿线住区建设忽略了老年人的行为特点,交通、公共空间、设施等无法适应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本文认为,以共享理念为切入点,适应未来养老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借鉴共享社区中的集中模式,提供共享空间和共享设施服务,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规划建设的过程,形成社区共同体,一起推进社区共享空间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最后,本文指出滨海路新建社区应当利用区位优势,共享周边旅游资源,明确功能分区,构建慢行系统,并结合老年人行为特征,营造公共、私密及特色的环境空间及景观小品,提供全方位共享设施服务,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智慧社区,时刻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 摘要: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受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扩散,形成雷同的产业结构、低下的规模效益、散乱的空间布局等工业粗放发展模式,而忽视了本地资源优势,影响了城镇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岛市胶州市洋河镇的发展条件分析,突出区域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就发展方向、动力机制、空间形态三大内容进行研究,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摘要: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有序扩张的管理工具,能有效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属性、概念特征以及体系,构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思路总体框架,并以湖南省攸县为研究对象加以应用.具体来说:城市开发边界兼具刚性和弹性、永久性和阶段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在划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不同属性,基于“底线控制”和“理性增长”双向思维划定城市开发的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并针对不同性质的边界范围提出具有适应性的管控措施.
  • 摘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大城市停车难问题不断凸显,相关经验表明,建设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被认为是缓解局部停车问题的有效手段.现状路外公共停车场项目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收益慢,因此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停车产业化成为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路外公共停车场的关键途径之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主要停车产业化政策,包括土地优惠政策、税费减免政策、低息贷款政策、商业配套政策和资金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实际两处典型路外公共停车场的投资、运营成本和受益情况,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模型研究各种停车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财务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为推动天津停车产业化的发展,应尽快出台涉及土地、经营、财政、收费等相关领域综合政策,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路外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有效供给、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居民出行环境.该研究建立了停车产业化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可为其他城市制定停车产业化政策提供借鉴.
  • 摘要:城乡规划设计,作为我国政府宣传及落实公共政策的重要载体,有着明显的社会公共属性.当前,在政府行政机关日益强调提升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大背景下,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组织编制工作的社会公开性,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力度,已日益成为当前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不可回避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当前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设计领域制度建设、项目编制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系列经验及工作成就,提出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并具体以长沙市仰天湖小学“儿童友好型校区”交通及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为例,详细阐释了在规划项目前期调研、中期设计、成果公示及项目实施等规划设计项目全周期,公众参与所开展的重点方向及具体实践方式,以期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落实城乡规划设计“来源公众、服务公众”的本质属性.
  •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必将越来越多地依托网络、科技技术平台,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将更加智能化.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体系的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在于数据收集设施的建设,而城市道路覆盖面广的路灯设施成为设施建设最佳的选择.本文通过论述智能路灯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原理,将智能路灯系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端口,引入智慧城管平台,利用智能路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政策分析.同时,也提供一种思路导向,运用网络平台,使城市的运行与管理更加便捷化与智能化.
  • 摘要:借鉴艺术史研究的观看理论,探讨以观看方式进入城市设计.认为观看方式与城市形态之间有对应关系,根据不同观看方式划分聚落空间类型.观看方式有时代差别,不同空间类型折射不同时代文化精神,聚居密度发展决定观看方式的转变.历史上,从游牧、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聚居密度不断提高,观看方式经历了从面对松散的聚居环境的远观到欣赏高密度聚居环境的近观的转变调整过程.指出《首都规划》中巴洛克放射用地布局和中国宫殿样式选型反映了两种不同观看方式的冲突,上海公共租界房屋建筑规则的编制、修订和实施标志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开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没有解决新形式在已经形成的高密度城市现状中的观看问题.认为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本质是为适应现代城市高密度建设而提倡近观体验的空间价值设置.
  • 摘要:溧水区洪蓝镇生态本底优越,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在溧水生态城市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历史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位于溧水城区近郊地带的地理区位是作为洪蓝镇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洪一方面,溧水提出宁溧同城,品质发展、三城一园等新战略,洪蓝传统发展思维已经跟不上溧水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南部新城、天生桥、无想山南等一批高品质的资源相继开发,洪蓝也迎来新历史发展机遇,洪蓝必须肩负起新历史使命,突破传统思维,实现跨越发展,在国家、省市区宏观战略背景的积极引导下,洪蓝镇应大力推动镇域内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整合与融合,实现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的小城镇空间风貌重塑与镇域空间重构,打造生态突出、产业高端、空间高效、特色彰显的新洪蓝.
  • 摘要:城乡发展迅速的今天,城乡规划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档案类型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档案存储、调阅等问题,大量档案需要通过数字化转换为能高效利用的电子档案.如何保障电子档案数据的质量,最大程度保证规划档案数据作为战略资源的准确性,成为规划大数据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从实践出发,围绕城乡规划档案数字化流程,从技术层面展开对数字化成果质量保障机制的论述,以期为城乡规划大数据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城市化为城市及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为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国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不断探索,由物质空间环境引发的有悖于城市健康发展的“顽疾”逐渐受到重视和解决.其中,城市犯罪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在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设计层面也提上议程,而环境设计预防城市犯罪这一微观举措也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实践并取得有效成果,然而中国的研究层面仍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开端.本文是在“昙华林属于低密度犯罪区域”的研究基础上,以空间句法和CPTED理论对昙华林空间环境设计的防控效应进行验证分析,通过总结其空间环境设计的方法与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环境防控产生借鉴作用.分析发现昙华林因其相对外部私密的区位条件,商住混用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监视的街道环境和不利于罪犯逃逸的街道格局及提升场所感、领域感和社区归属感的建筑设计形式而发展为安全的历史文化街区.
  • 摘要:以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从经济、信息、交通三方面研究成渝城市群的组织关系与结构.通过对基于不同要素的关联网络的比较和整合,更全面地分析城市群的城市相互关联、网络层级和体系机构.借助企业关联的总部-分支法、百度搜索指数、多元交通流数据对城市群的经济、信息、交通客观联系进行实测,构建多要素的关联网络,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多要素联系的成渝城市群关联网络,发现成都与重庆的双极化趋势明显,企业关联网络与交通关联网络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T”字形结构,形成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城市群西部发展带与成渝走廊两个发展主轴,信息关联则呈现出更加均衡、多中心、网络化的结构.
  • 摘要: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历史风貌区评估指标体系,区分相对价值差异、划分相对价值等级,筛选出能够有效反映、并且可以有效扩充深圳文化内涵的历史风貌区,为进一步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初步依据.通过对国内外以及深圳市已有评估体系的研究思考,结合深圳市历史风貌区自身的特色,从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方面遴选了十八项指标构建了一套历史风貌区评估指标框架.基于分类评级原则,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通过区分各项指标权重的分配比例以及具体评分标准,分两套体系(传统历史风貌区和当代历史风貌区)评估打分.然后在对深圳市各区典型历史风貌区反复取样测评的基础上,得到了最终可以比较好区分各个评估对象价值差异的评估指标体系.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生态修复是当前城市工作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四川黑龙滩地区为例,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健康湖泊规划策略,从总体层面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该研究基于跨学科的合作,运用科学手段和可靠数据,对黑龙滩水库的水资源及变化情况、水环境质量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本文着重讨论与生态系统直接相关的部分策略,并着力进行了量化研究,确保策略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确定合理的水环境容量、构建完整的湿地系统等.
  • 摘要:在我国全面迈入高铁时代的背景下,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高铁站点地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其空间使用效率问题亦逐渐升温.本文采用百度地图POI数据,对京沪沿线11个开发相对成熟的高铁站点的开发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周边生活型服务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活力发育存在普遍差异,目前存在“高-中-低”三个阶段,并认为高铁站点客流量以及周边城市功能对站点地区空间活力存在双重影响.同时从业态、人流以及空间三个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解析,并据此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本文梳理城市规划中功能配置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的技术规范,通过实证案例比较,认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理论及规范并不能指引所有尺度空间的功能配置.纯粹的功能分区或功能混合思路不适用于所有语境及尺度.本文试图探讨功能配置理论在城市、组团、街区三大尺度层次的适用性,并建构不同尺度的功能配置模式.城市尺度下,功能配置因立足其发展阶段,不同组团之间的功能适当分离,降低生活生产的干扰,但不同主导功能组团之间应注重功能融合配置及空间相邻布局,避免功能过度纯化;组团尺度下,功能配置在反映地价竞租情况下,适当实现功能融合,提高生活质量及便利度;,在街区尺度,功能混合成为共识,保障功能多样化以保护城市活力及安全.
  • 摘要:本研究以避免新城沦为“空城”和保护性利用基地现有生态条件为规划创新出发点,构建基于产城融合的控规编制思路和基于生态低碳的全要素规划.首先,针对基地结构单一、产强城弱、开发无序、城乡交错、职住分离、生态破碎等一系列现状特征,分别从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和生态建设四方面开展产城融合专项研究,提出了“产城融合、城绿互融引导用地布局,绿色交通引导低碳出行行为,多元景观引导城市特色塑造,节能减排引导低碳新城建设”等四个规划创新思路.同时对多个方案进行全因子生态效益评估,并应用了交通稳静化技术CFD模拟技术,分别从交通通达性、温度、风速、空气龄、热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模拟实验,、确保方案达到最佳低碳生态效益,助力实现生态新城的建设.此外,还初次建立了“政府部门引领、设计部门主导、开发单位参与”的“三位一体”协作模式,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研判,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显著,自然地质灾害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加强灾害预防、应急响应、重建与恢复等问题的重要性.灾后重建作为城市规划学者重点参与的部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是成为研究的要点.为使受灾地区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进行的灾后重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2016年的盐城龙卷风事件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破坏和损失,本文以盐城灾区农村房屋重建和产业规划为重点,在结合国内外龙卷风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龙卷风灾害灾后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在山地工业园区场地规划中,首先需要满足企业工艺的场地进深要求,同时满足不同高程场地之间联系的道路坡度要求;其次还需尽量实现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工程量最小化.传统的场地规划思路是先确定路网框架,再进行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存在工作反复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基于理性思维,通过数学函数的建立和系统分析,力求同时考虑场地进深及土方工程量,较为准确的得出最优场地划分和设计高程.其规划研究减少了在图纸上的反复修改和计算,为提高规划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其规划研究对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场地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引导乡村地区的各项发展不仅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城市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乡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及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乡村的视角出发,提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策略,并结合东港市北井子镇新型城镇化实践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人文资源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遭受严重破坏,随着人们对城市价值认识,城市人文空间的规划得到普遍关注.但因当前城市人文空间规划在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层面的研究、实践比较多,控规阶段研究较少.控规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可操作性相比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较高,故在控规阶段研究城市人文空间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城市人文空间的保护和特色彰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规划内容、控制要素、现状分析、单元规划、图则控制等层面提出区别于一般控规的规划方法,通过法定规划手段,保护和彰显城市人文资源.
  • 摘要:本文分析了轨交站点对于城市更新的推动作用以及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有机更新的类型和策略,提出在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对普通轨交站点周边的城市更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以上海市闵行区轨道交通5号线剑川路站点周边的城市更新为例,强调在规划调整前期应做好现状调研工作,把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各方需求,在此基础上,尊重原有的城市肌理和规划思路,制定合理的规划调整方案,从加快生态建设、整合站点交通资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品质等方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最后,文章对轨交站点周边的城市更新存在的意义、城市更新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完善相应的规划机制和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希望为类似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对于几种常用需水量预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法、综合生活用水比例相关法一般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及给水专项规划,不同类别用地用水量指标法可分别用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新的预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见解,并纠正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以我国北方某城市为例,在对其现状及总体规划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三种方法进行水量预测,结合实例明确了水量预测的具体过程,对于其他城市的需水量预测起到借鉴作用.结尾提出了关于水量预测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议.
  • 摘要:梯田,农耕文明最美的符号,其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顺地而形,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杰作,承载着世代人顺天应地、和谐共处的智慧,更是世界非物质遗产中浓墨重彩的文化烙印.面对近些年梯田湿地管控缺失、传统农业种植减少、地域文化削弱等问题,本文讨论通过申报国家湿地公园的方式对梯田进行整体性保护,结合梯田利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统筹城乡资源的发展方式,实现梯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其独特的“森林—库塘—河流—梯田—村庄”五位一体梯田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发展,同时传承连南乃至广东瑶族特色民俗和梯田农耕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梯田湿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 摘要:地级市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系统性较强,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虽涉及面较广,但深度较浅,对养老服务设施等关注度不高、指导性较差,大部分城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国家对养老问题的重视,需要建立科学、理性的养老设施规划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建立对东部地区地级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的理性思考,希望对我国同类地区养老设施布局有所帮助.通过分析设施建设困境、老龄化社会现状,建立技术体系与规划核心内容,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几个层次进行规划指引与标准配置.结合数据分析,采用设施适宜性评价、基于GIS的“位置分配”模型等新型手段;全面介绍地级市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由于为老设施规划控制弹性较大,本文主要介绍城市养老设施配置标准.
  • 摘要:本文对我国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政治管理、金融服务、经济决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文化及生产制造等职能视角分别进行了剖析.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级中心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体量与金融、航空客运、生产制造、文化产业等部分城市职能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但同时企业总部、科技创新、货运、文化交流、旅游等职能分工扁平化,并非只有大规模城市才有机会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基于以上特征的分析与总结,本文提出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培育一批网络化的高等级中心城市体系,带动国土的相对均衡开发,确保国家战略意图、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 摘要: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从整合城市空间入手,探讨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在深刻认识天津市这座尺度巨大、时间叠加、空间混杂的城市生命体,以及全面总结和反思天津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秩序法则、系统运行法则和平衡法则,以人的感知为核心,整合空间秩序,梳理城市系统,平衡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建立一个开放融合、持续探索的规划设计平台,促进社会管理不断进步,滋养城市生命体的不断成长.
  • 摘要: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乡空间管理的主要手段,由于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基础数据、分类标准等多方面的矛盾,造成在空间上“两张皮”的现象,给规划实施和管理带来的极大的困难.2016年北京市确定将北京市规划委与市国土资源局进行机构合并,并同步启动了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相关工作.本文即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切入,分析“两规”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图合一”空间对接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工作与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 摘要:在城市发展新常态下,存量开发已成为带动产业升级,提高空间价值的重要手段.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空间及市民生活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建设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本文基于实现“三生融合”和社会正义目标的方向,在社区、组团、区域三大层次中以公共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各类功能空间结构组织模式.并以宝安区科技创新产业城总体规划为实例,着重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健康机构、教育机构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规模、空间形态及配套方式,通过实践印证这一空间结构理论的可行性.希望对推动未来城市产业空间存量开发方式进步,改善市民生活工作环境,促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过程不是单纯的规划技术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相关群体进行政治博弈的过程,这与控规的法定地位存在矛盾,在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这一矛盾又被进一步放大.论文以北京市居住用地为例,汇总了北京规划委员会网站公布的2009-2017年全市居住用地控规调整及公众意见结果,通过数据汇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控规调整的申请单位性质和项目性质对控规结果的影响,并总结了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以下四点问题与矛盾:第一,控规调整制度存在漏洞,如过分迁就现状或土地出让合同,重复公示、前后不一等问题;第二,控规调整存在着隐形双轨制,“公共机构或国企+政策性住房”所提出的调整申请更易获得通过;第三,在城市快速扩张情况下控规全覆盖与控规调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第四,控规调整中局部居民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 摘要:文章为反思中国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探索改进之道而作.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知识分析了既有规划理念的弊端并提出了规划转型的方向.中国城市规划保存着较浓的计划体制特色,唯科学主义,自信能够在空间中安置最好的社会秩序.空间利用中局部经济利益至上,土地被垄断供应而且采取饥饿营销手段,“招拍挂”制度使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在规划技术范围内最高强度开发,导致住宅、商铺价格奇高,抬高了生活和经营成本,影响城市竞争力;居住人口极密,降低了生活质量,带来交通拥堵和事故,造成社会损失.以设计建筑的方式对待社会,以城市主体的市民为工作客体,机械地安置居住、交通、公共用地比例,使城市失去活力.
  •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明显,但随着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已经土地资源紧缺,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匮乏,甚至出现了公共空间被挤占的现象.由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出现了一些被荒废或尺寸过小的“灰色”空间,在用地空间资源的进一步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微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成为规划部门关注的一项热点.本文结合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的编制,系统的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分类、评价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并从体系完善、对接管理、促进实施等角度对微空间的规划管控进行了探索.
  • 摘要:文本在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内容的表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的要求,通过分析筛选,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为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规划目标与原则、生态格局优化、用地布局优化、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专项规划的衔接与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点,结合案例演示了具体做法.本文在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如何衔接,才能有效地将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落实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进行,移民安置成为搬迁工程中的中心工作之一.移民安置社区作为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好国家投资,搞好社区建设,确保移民能够安居乐业,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乡镇安置社区的建设也使乡镇面临着空间优化、社区融合等新的诉求.本文以陕南先联村安置社区建设为案例,从混合居住模式视角下出发,通过对近些年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分析,总结当前面临着土地供求矛盾、经济结构单薄、建设同质化等问题.在对国内外混合社区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从区域融合、社会层面混合、社区使用功能混合,三方面整体、动态的推进移民安置社区建设,以期改善陕南欠发达地区人居环境并对今后的陕南移民社区建设提供资鉴.
  • 摘要:网络大数据相对传统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存在获取便捷、成本较低的特点.本文基于网络抓取的居住小区空间数据,通过网络分析对柳州市城中区、柳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空间可达性、公平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柳州市城中区、柳北区城市绿地在空间可达性、社会公平性上均存在差异,城中区的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居住小区覆盖比例高于柳北区,但城中区的公园绿地服务公平性却低于柳北区,并提出几点思考.
  • 摘要:在当前“还绿于民”的呼声下,城市公园建设的数量不断攀升,公园免费开放已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然而规划设计者对公园“开放性”的理解存在很多局限,公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仍然相对“封闭”,将其作为单独地块进行独立设计,仅考虑园内游客的使用体验,公园边界以使用硬性隔断为主,缺乏对公园与城市之间如何互相融合的考虑,规划设计上缺少对路人、过客由于公园与其他地块相隔离而产生的出行影响的关注.本文意在研究长沙几个主要城市公园的可穿越性,探讨公园作为独立斑块应如何减少对市民出行产生的阻碍,并满足其借道穿行的需求,如何实现公园与周边街区融通以及公园对外部步行系统的接纳,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园开放度与吸引力,并最终实现“园城共融”.
  • 摘要:中国绝大多数乡村既没有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没有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是仍然以三农经济为主导的一般性乡村.一般性乡村数量多,是一般村民生产生活的最主要空间,也是活态乡土文化传承的最广阔空间,如何在一般性乡村规划中传承乡土文化、引领乡村发展、实现乡民共治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针对一般性乡村普遍面临“里巷文化丢失、乡邻文化缺失、建筑文化迷失”的文化传承困境,以“杭派民居”规划研究与实施为例,基于“界定文化内涵、提炼建筑文化特征、分类讨论各县文化”三大挑战,从“历史、文化、自然、功能空间、建筑结构”等五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对杭派民居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总结为八大特征.研究指出一般性乡村需发展基于在地性创新性发展、适应当代乡村生产生活需求的杭派民居,并提出“野趣山居型、杭韵水乡型、诗意田园型、都市风雅型”四种“杭派民居”适用于不同地理区位乡村.
  • 摘要: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国情下,在“十三五”对城市发展效益和效率的持续关注下,在保障传统农业地区粮食安全的要求下,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平明镇为例,建立小城镇土地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对空间碎化度、空间紧凑度、人口容量、建设强度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和经验值对各指标进行加权赋值,进而对小城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评价,认为空间形态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镇区用地无序扩张、土地建设强度低、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系统覆盖率低是主要的原因,提出实行农村居民点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镇区紧凑布局、旧城区功能混合及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布局的规划措施和政策建议.
  • 摘要:工业遗产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城市产业转型的经济任务,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区域网络整体保护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网络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整体框架.最后以重庆为例,具体探讨了工业遗产区域网络的构建、制度建设及运行机制,从融入旅游体系、区域协作、规划编制3个方面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策及建议.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 摘要:快速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位于都市区外围的小城镇,既是大城市区域化格局下的重要节点,也是更大区域范围内轴线生长的承接点.对于此类小城镇,规划预测其未来发展时,需从区域层面复杂和快速变化的条件着眼统筹考虑.本文以新郑市龙湖镇为例,在全面分析了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发展空间和交通设施四个方面在区域层面需要对接和协调的规划内容进行了探究,以期对类似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有所借鉴.
  • 摘要:随着山地城市的发展,道路用地成为城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之一.为了研究城市道路与城市热岛之间的定量关系,文章提取了重庆市渝中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以道路属性作为权重,求取不同空间尺度上道路加权密度,并与地表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RND与LST之间始终表现一种正相关关系,随着尺度的扩大相关性由0.084上升到0.677,但显著性越来越低,甚至最后不显著.(2)RWWD与LST基本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尺度趋势不明显.在30-2000m尺度上出现波动,30-120m尺度上相关性逐渐减弱,250m尺度上迅速增加,然后直到2000m相关性不断增强,道路宽度与LST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3)ARWRD与LST在30-250m上是一种相关性较弱的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尺度的扩大,其他影响因子干扰加强,导致负相关性转变正相关关系,并且在2000m尺度上达到了最强的正相关关系.(4)TF与LST之间表现出一种显著正相关关系,TF与LST之间的回归关系为:LST=0.708**TF-25.208.
  • 摘要: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供应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土地供应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建立规划目标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存量规划背景下,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相关办法和技术路径都遇到新的瓶颈和制约,需要探索新形势新背景下土地供应和总体规划实施之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思路.上海自2008年将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整合组建了规划国土资源局,针对之前土地供应环节与城市规划衔接问题,从年度供应计划和单幅土地入市两个环节加强规划上的预审和研判,弥补土地供应管理中规划发挥不足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14五年间上海实际供应土地数据,研究土地供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管控要素之间的互动情况,分析城市规划在指导土地供应的指导绩效,借此探索新形势新背景下两者之间良性发展的互动策略和对策建议.
  • 摘要:高速铁路通过设置高铁站沟通起沿线城镇,高铁站成为高速铁路线路定位的重要坐标点,决定了高铁到达城市后的线路走向;同时作为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门户与窗口,高铁站的选址也对城市结构、布局、道路交通产生重要的影响.铁路部门的站场选址多取决于高铁设计的专业技术指标,规划部门意见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现实情况中高铁站与城市结构和布局的关系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高铁站的选址为例,从协调优化城市结构的角度着手,充分协调高铁站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借此为高铁站的科学选址提供借鉴.
  • 摘要:调控大城市人口的政策强化了中小城市吸纳乡村人口城镇化的主要作用.如何发展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命题.科学的交通发展模式既考虑中小城市的财政收入水平,也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交通系统的改善.从小汽车用户、公交乘客、公交运营商和公众环境方面按照规划策略-控制指标-量化评估的思路进行了中小城市生态交通规划评估方法研究,按照绿色交通、舒适出行和经济运输分析了中小城市生态交通的规划策略,提出植入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更新中小城市的公交系统,能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生态交通.最后以鹰潭市为例,通过多情景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估对比,验证了生态交通在交通运营、低碳环保和经济效率方面的优势.
  • 摘要:现阶段我国空间转型的进程普遍滞后于社会经济转型,影响了城乡空间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而生态约束地区是破解我国空间资源开发失范问题的关键难点.从空间绩效的内涵解析出发,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三峡库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形态适宜、生态安全”四个维度入手构建指标体系框架,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与问题,构建多维度的空间绩效评价模型,以区县为单位,分析综合空间绩效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异以及各分维度的评价结果,为定量化评价生态约束地区的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提供新方法.为下一步理性辨识空间转型规律与制约性因素,提升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基础.
  • 摘要: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其概念界定与规模尺度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重力模型模拟出全国城市群内外的都市圈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单中心集聚和多中心网络.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多中心网络化特征明显,但长三角范围内的都市圈基本都依附于较高行政级别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合肥.其中宁波是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从功能网络的联系来看,其影响的腹地范围十分有限,部分功能未能突破市域的界线.但随着我国高铁通道的建设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宁波都市圈的市场潜力巨大,其影响范围和强度也将不断强化.
  • 摘要:“温州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对区域空间利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宽松的政府管控环境下,温州地区普遍出现了半城市化发展、多中心分散建设、高密度碎片开发等空间特征,造成“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管控失效和传统空间治理手段失灵.以“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乐清市为例,探索适应“温州模式”的空间规划对策后认为,在“温州模式”下空间规划应在规划理念和规划方式上做出转变:一是,树立政府统筹下的多元共治规划理念,实现从多主体到“多中心”、从行政管理到多元共治的理念转变;二是,采取适应多主体共建共治的规划方式,实现从规划蓝图到社会公约、从功能单元到治理单元、从政府“主建”到多元“共建”等方式转变.
  •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推进,城市开发从“增量为主”逐渐走向“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存量生态空间往往存在着生态斑块破碎化,生态廊道不完整等情况,“生态踏脚石”理论正是针对城市存量中非连续性生态空间的一种解决方案.本文从“生态踏脚石”和“存量开发”的契合性研究入手,将生态踏脚石四大原理运用在城市存量生态空间的优化中,构建了存量生态空间“生态踏脚石”应用模型,并通过波士顿翡翠项链和明尼公园系统(MPS)两个优秀案例进行例证,最后总结了“生态踏脚石”系统的重要性及其模型应用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提出景观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学深度结合的研究展望.
  • 摘要:城市的“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突出.文章以天津为例,梳理了民生设施规划、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规划视角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城市安全、土地、公众参与、实际需求、建设时序等5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 摘要:受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和全球一体化、国内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阶段特征和经济新常态等内外因素叠加影响,城市群中的个体城市不管是为实现新增长的生产力布局,还是面向“人”这个发展新“资产”的人居环境、人文特色、公共服务、信息化及国际化水平方面的转型发展,跨行政区的区域一体化协作日益成为城市群中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相对滞后的体制转轨在行政区域层面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地方政府企业化倾向),区域内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基因和发展惯性同时存在.在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城市群内城市政府不得不在跨行政区的区域层面上进行有限、非完全的区域协调管治.区域空间的管理必须既能体现跨越边界的区际差异,又能强调区际之间的控制和协调.在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深入的总体背景下,本文借鉴“管治”理论,运用“竞争型区域管治”概念,探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我国城市群区域内部,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在内部高度竞争状态下,为保持和提升城市群区域整体以及个体城市对外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管治”模式,并探讨其运行路径、特征及演变,提出引导政策建议,希望能为促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城市转型发展以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 摘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总体城市设计创作都属于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研究实践.在当前,二者都处在谋求深度变革与提升的关键时期.虽然二者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但是研究与实践的切入视角有所不同,而导致这种不同的背后正是思维观的差异.本文尝试解析城市总体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思维观差异入手,但目的并不是要对立二者,而是认为有必要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融入城市设计思维,一来通过城市设计思维充实完善总规内涵,二是通过总规平台赋予城市设计实施效力.
  • 摘要:历史片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频生,对城市系统正常运转和市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张家口市大境门历史片区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结合弹性城市的理念对其历史片区进行更新改造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境门历史片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潜在灾害,结合弹性城市理念的指导提出具体的对历史片区更新改造的弹性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来打造更有弹性与发展潜力的城市空间,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街巷风貌是传统村落风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东北地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3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街巷风貌为研究内容,主要研究了东北传统村落街巷风貌特色及其保护更新的问题,以期为东北传统村落街巷风貌特色的传承提供借鉴.在明晰街巷风貌内涵的基础上,从街巷风貌的构成——物质风貌和非物质风貌出发,基于实地调研,分街巷空间风貌、院落风貌、环境设施风貌和街巷人文风貌四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街巷风貌特色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提炼.以问题为导向,就现状存在的街巷空间风貌衰退、院落风貌混乱、环境设施风貌恶化和人文风貌丧失四大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在街巷空间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上,应延续街巷肌理、传承街巷界面等;在院落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上,应优化院落空间布局、进行现代功能植入等;在环境设施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上,应加强街巷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街巷特色小品设施等;在街巷人文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上,应加强原住民人气集聚、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回归等.
  •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高原坝区城市有自身的特色,通则式和普适性的控规编制手法难以适应高原坝区城市的发展和特色的塑造,导致各地城市和地区已编控规的问题不断在暴露,包括控制指标千篇一律、标准不统一、内容深度参差不齐、要点不突出、公共服务等刚性内容落实不到位、重开发强度轻空间品质、控制内容适应性较差等多种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在充分剖析云南省控规编制的主要问题、提炼高原坝区城市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地区控规编制的创新途径:包括明确编制重点以规范编制内容与深度、高原坝区更应注重新技术的运用以突显地形地貌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城镇提出重点控制指引以完善指标控制体系、对五大特色要素做出控制引导以突显城市特色、鼓励“规划留白”打破“一控到底”、在规划编制阶段开始逐步完善规划条件表,以更好地在规划管理阶段落实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等的创新路径,以期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带来新的尝试,以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 摘要: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线敷设的形式之一.我国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起步较晚,文章分析了目前综合管廊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文章以深圳市大鹏新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探讨了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中建设区位的分析过程,旨在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论证综合管廊规划技术方法及规划内容等.
  • 摘要:“十三五”期间杭州市面临城市国际化、筹办亚运会与公交都市创建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对城市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急需转变发展方式,其中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拥堵带来的大气污染.结合国内外城发展经验,TOD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适合杭州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机动化出行结构,改善城市交通出行,同时,TOD模式还能够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支撑新城建设.因此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采用TOD发展的条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杭州实施TOD引导城市发展主要策略.
  • 摘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要求,但如何确定长期却没有统一法定的规范,使得城市规模的控制越来越困难,自我膨胀的规划倾向越来越严重,城市规模的伪性论证也成了较为普遍现象,本来法定规划的严谨内容,往往成了搏弃的数字游戏.直到现在,我们对此似乎还是束手无策.为此,本文从“规范城市人口规模衡量指标、规范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选用、规范统计数据采用、规范人口规模推导用地规模”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一主一辅双指标衡量”、“必选法与可选法分类”、“两原则一防止”、“分类推导”等规范化的思路与建议,以期对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的科学回归有所促进.这些探讨,更多是从管控的角度而非通常的技术角度来思考,这也是本文的新颖之处.
  • 摘要:纪念性景观在景观园林文化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其设计越来越注重整体环境的协调和引起使用者的共鸣.本文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国外经典的纪念性景观: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通过探究纪念性景观环境与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得出:空间行为、坏境决定论和环境感知等行为理论多次被用于9·11国家纪念广场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在今后的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应多关注环境行为学的知识理论,摒弃形式化而注重内涵,从而使作品达到景观和环境融合的怡人感.
  • 摘要:资产为本视角下的建筑特色塑造方法是一种“我要什么”到“我有什么”的思维转变,强调了城市资产对城市个性特征的体现和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可以避免以往以需求为本导致山地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丢失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南江县建筑特色塑造为例,运用资产为本理念,在充分理解资产为本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把南江县的城市特色资产作为建筑特色塑造的本源,通过对特色资产进行本体认知、价值识别、物化彰显的过程,将城市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建筑特征特色潜存资产外显,塑造了体现山地城市传统和个性特征的建筑特色风貌.
  • 摘要:众多城市的道路交通拥堵源于其道路布局方式与功能分布的不匹配性.本文以桐乡市道路交通布局方案为例,从空间句法的视角出发,采用道路空间模拟分析的方式研究.研究采用角度之和最小的出行选择,选取步行尺度和车行尺度的出行半径对嘉兴市域、桐乡市域、桐乡中心城区三个尺度进行线段图模型分析整合度,从而发现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案存在的布局问题及优化策略.
  • 摘要:传统村落肌理的形成,受到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综合影响.本文以宁波市东钱湖殷湾村为例,从生产方式视角,研究渔业生产影响下殷湾村落肌理的特色和生成机制.以渔为生的传统村落,滨水空间取代农田土地资源,成为生产过程中核心的生产资料.核心生产资料高效利用的经济原则,造就了村落职住空间垂直岸线分布的肌理格局;而滨水空间产权划分的均质化和产权法理关系对空间发展的规定性作用,推动了条块分割状建筑肌理的产生.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渔业型传统村落,而且适用于其他以水为生,以滨水岸线空间为核心生产资料的传统聚落空间.传统村落肌理内在生成规律和逻辑的理论研究工作,将为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提供可靠依据,也是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建设工作的必要前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