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工业经济、英语、先秦哲学(~前220年)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16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周易研究、学海等相关会议3种,包括孔孟儒学历史传承与转化创新学术研讨会、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共23条结果
1.[期刊]
摘要: 咸,即感之意,文章基于《伊川易传》对《咸卦》之“感”的注释解读,体察其间蕴含的感应之道。从其象与辞入手分析,分别从感应之道的普遍存在、在天地之间与人伦社会中的...
2.[会议]
摘要: 对《咸》卦爻辞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咸卦之名来源于巫咸,咸既是古代的砭石或砭鍼或箴,同时含有阴阳感应之意,并且咸也指古代的十大巫师巫咸.并对《咸》卦爻辞做出新的...
3.[期刊]
摘要: <周易·咸卦>居于下经之首,对于咸卦卦名、卦辞及卦义的解释,从古到今,多达上百种.本文就作者所搜录的说法,可归结为三种:(一)感应说;(二)文王狱中受刑说;(...
4.[期刊]
摘要: 《周易》虽然是一部古代筮书,但是它记载了那个时代的许多现实生活情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许多富有启发意义...
5.[期刊]
摘要: 易学在传统上一向释<咸卦>之"咸"为"感",今人李镜池、高亨、王明、刘正又提出了解释咸卦卦爻辞的三种新说,本文以现代性心理学关于"足恋"的知识为根据指出:咸当...
6.[期刊]
摘要: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
7.[期刊]
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摘要: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兼具“始”与“成”二义;“情具而感生”,感应为二气之“相与”,具有“随感随应”的迅捷性。“感”“应”与“思”皆为心之功能。心为万感...
8.[期刊]
摘要: 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从文字起源发展角度和巫术巫医文化背景、卦象角度,对咸卦卦爻辞做出新的解读.首先,认为咸卦之名来源于巫咸,咸既是古代的砭石或砭鋮或箴,同时含...
9.[期刊]
《周易·咸卦》涉性爻辞正义及其他──兼对潘光旦、李敖诸说质疑
摘要: 《周易·咸卦》涉性爻辞正义及其他──兼对潘光旦、李敖诸说质疑张惠仁一《周易·咸卦》的性爱内容关于(周易·咸卦》涉及性爱婚姻问题,古代学者早已指出。如封建时代最...
10.[期刊]
摘要: 就词源看,鹹、感都源于"咸",就意义谱系看,由鹹而咸而感.就味来说,鹹是水与盐的交合,是五行之情与人之欲的交合;就巫术来说,咸是人与天地鬼神的交合,而在八卦系...
11.[期刊]
摘要: 随着理学的兴盛,中国古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所以阴阳者乃道"的思想取替,与此相应,对"咸"卦解释的历史,亦成为一部对其"祛身化"、"祛性化"的历史,...
12.[期刊]
摘要: 今本《周易》咸卦之“咸”,出土簡、帛本皆作“欽”,根據出土簡帛的用字情况,當讀爲“捦”,表執持、鉗制、按壓義。爻辭“執其隨”當讀作“執其骽”,“咸其輔頰舌”當...
13.[期刊]
摘要: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中,夫妇间的关系地位甚为重要.《周易·序卦》对此就有所表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14.[期刊]
摘要: 【卦辞大意】 咸,即交感。现挂上兑下艮,兑为少女,艮为少男,是以少男少女设喻,强调交感的内在深意。又男下女,喻君子应以博大的胸怀,虚心与人交往。
15.[期刊]
摘要: 在对《周易》《咸》《恒》二卦的解释上,历来学者以感释咸、以久释恒,对处下经之首的《咸》《恒》两卦具有较为一致的解释,而马一浮则另辟蹊径.他采用以卦象来阐释卦义...
16.[期刊]
摘要: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17.[期刊]
摘要: There were four explanations on the Diagram of Xian, which referred the relatio...
18.[期刊]
摘要: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
19.[期刊]
摘要: 笔者曾著文研判了<周易>古经中的剥、豫、萃、咸、艮等五卦与中国传统医学萌芽期的关系.战国楚竹书<周易>问世以后,通过对其豫、咸二卦文字的考察,进一步揭示了此二...
20.[期刊]
摘要: 正 《周易》咸恒渐归妹四卦取象夫妇情义和男女婚嫁表达义理。咸恒两卦借夫妇情义讲事物相感应和恒久的道理。渐卦通过男子婚娶必具“六礼”说明事物渐进的规律。归妹言女...
21.[期刊]
摘要: 无
2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周易》系辞下传文的翻译及现代社会发展的事件对照,阐述了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对“咸卦”新解进行了概述。
23.[会议]
摘要: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其卦象兼具"始"与"成"二义,"形色"和"人身"是"感应"之所以发生的前提与基础,而与阴阳、形色"交与为体"的"道"实为感应发生的根...
共20条结果
1.[期刊]
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摘要: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兼具“始”与“成”二义;“情具而感生”,感应为二气之“相与”,具有“随感随应”的迅捷性。“感”“应”与“思”皆为心之功能。心为万感...
2.[期刊]
摘要: 今本《周易》咸卦之“咸”,出土簡、帛本皆作“欽”,根據出土簡帛的用字情况,當讀爲“捦”,表執持、鉗制、按壓義。爻辭“執其隨”當讀作“執其骽”,“咸其輔頰舌”當...
3.[期刊]
《周易·咸卦》涉性爻辞正义及其他──兼对潘光旦、李敖诸说质疑
摘要: 《周易·咸卦》涉性爻辞正义及其他──兼对潘光旦、李敖诸说质疑张惠仁一《周易·咸卦》的性爱内容关于(周易·咸卦》涉及性爱婚姻问题,古代学者早已指出。如封建时代最...
4.[期刊]
摘要: 《周易》虽然是一部古代筮书,但是它记载了那个时代的许多现实生活情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许多富有启发意义...
5.[期刊]
摘要: 正 《周易》咸恒渐归妹四卦取象夫妇情义和男女婚嫁表达义理。咸恒两卦借夫妇情义讲事物相感应和恒久的道理。渐卦通过男子婚娶必具“六礼”说明事物渐进的规律。归妹言女...
6.[期刊]
摘要: 在对《周易》《咸》《恒》二卦的解释上,历来学者以感释咸、以久释恒,对处下经之首的《咸》《恒》两卦具有较为一致的解释,而马一浮则另辟蹊径.他采用以卦象来阐释卦义...
7.[期刊]
摘要: 【卦辞大意】 咸,即交感。现挂上兑下艮,兑为少女,艮为少男,是以少男少女设喻,强调交感的内在深意。又男下女,喻君子应以博大的胸怀,虚心与人交往。
8.[期刊]
摘要: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
9.[期刊]
摘要: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
10.[期刊]
摘要: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11.[期刊]
摘要: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中,夫妇间的关系地位甚为重要.《周易·序卦》对此就有所表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12.[期刊]
摘要: 易学在传统上一向释<咸卦>之"咸"为"感",今人李镜池、高亨、王明、刘正又提出了解释咸卦卦爻辞的三种新说,本文以现代性心理学关于"足恋"的知识为根据指出:咸当...
13.[期刊]
摘要: <周易·咸卦>居于下经之首,对于咸卦卦名、卦辞及卦义的解释,从古到今,多达上百种.本文就作者所搜录的说法,可归结为三种:(一)感应说;(二)文王狱中受刑说;(...
14.[期刊]
摘要: 笔者曾著文研判了<周易>古经中的剥、豫、萃、咸、艮等五卦与中国传统医学萌芽期的关系.战国楚竹书<周易>问世以后,通过对其豫、咸二卦文字的考察,进一步揭示了此二...
15.[期刊]
摘要: 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从文字起源发展角度和巫术巫医文化背景、卦象角度,对咸卦卦爻辞做出新的解读.首先,认为咸卦之名来源于巫咸,咸既是古代的砭石或砭鋮或箴,同时含...
16.[期刊]
摘要: There were four explanations on the Diagram of Xian, which referred the relatio...
17.[期刊]
摘要: 咸,即感之意,文章基于《伊川易传》对《咸卦》之“感”的注释解读,体察其间蕴含的感应之道。从其象与辞入手分析,分别从感应之道的普遍存在、在天地之间与人伦社会中的...
18.[期刊]
摘要: 无
19.[期刊]
摘要: 随着理学的兴盛,中国古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所以阴阳者乃道"的思想取替,与此相应,对"咸"卦解释的历史,亦成为一部对其"祛身化"、"祛性化"的历史,...
20.[期刊]
摘要: 就词源看,鹹、感都源于"咸",就意义谱系看,由鹹而咸而感.就味来说,鹹是水与盐的交合,是五行之情与人之欲的交合;就巫术来说,咸是人与天地鬼神的交合,而在八卦系...
共3条结果
1.[会议]
摘要: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其卦象兼具"始"与"成"二义,"形色"和"人身"是"感应"之所以发生的前提与基础,而与阴阳、形色"交与为体"的"道"实为感应发生的根...
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周易》系辞下传文的翻译及现代社会发展的事件对照,阐述了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对“咸卦”新解进行了概述。
3.[会议]
摘要: 对《咸》卦爻辞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咸卦之名来源于巫咸,咸既是古代的砭石或砭鍼或箴,同时含有阴阳感应之意,并且咸也指古代的十大巫师巫咸.并对《咸》卦爻辞做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