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包覆纱

包覆纱

包覆纱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22467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纤维复合材料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6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 、第十八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议等;包覆纱的相关文献由62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文华、宋更涛、周生国等。

包覆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2467 占比:99.96%

总计:222549篇

包覆纱—发文趋势图

包覆纱

-研究学者

  • 朱文华
  • 宋更涛
  • 周生国
  • 金光宝
  • 吴健围
  • 张玉清
  • 桑建军
  • 唐国敖
  • 季军民
  • 安平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锐; 盛建祥; 张子航; 倪庆清; 傅雅琴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文章采用空心锭子纺丝法制备一系列蚕丝包覆碳纤维复合丝,并采用真空模塑方法制备蚕丝包覆碳纤维复合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蚕丝包覆碳纤维复合丝的形貌,通过直流稳压电源和红外热成像仪探讨碳纤维束和包覆纱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结果表明:蚕丝包覆碳纤维复合丝的电阻随蚕丝包缠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包缠度达到最大(包覆度100%)时,包覆纱的电阻降低了5.54%,其复合材料电阻降低了10.4%;当外加电压为2.2 V时,包缠度最大的包覆纱温度为52.2°C,相比于未包覆的碳纤维束的43.8°C增加了19.2%,同样的电压下,包缠度最大的包覆纱复合材料温度为123.47°C,比碳纤维复合材料温度(114.85°C)增加了7.5%。显示了蚕丝包覆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 李杜; 陈清清; 张玲丽; 黄晓梅; 曹海建
    • 摘要: 探讨芳纶1414装甲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拉伸性能。以锦纶芳纶1414双向包覆纱为原料制备平纹织物,采用热压成形工艺制备芳纶1414装甲材料。重点研究了成形工艺、含胶量对芳纶1414装甲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热压工艺。含胶量在34%~45%内,芳纶1414装甲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均随着含胶量的增加而下降。含胶量相同时,芳纶1414装甲材料纬向的拉伸强度、模量都优于经向。认为:芳纶1414装甲材料在受到拉伸载荷作用时,经向和纬向的破坏方式主要是纱线断裂和树脂碎裂。
    • 林思伶; 李龙; 王军庆; 吴磊
    • 摘要: 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对人体运动、健康等的实时监测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开发聚酰胺长丝/氨纶混合纱线材料的应变传感器,以氨纶为芯、聚酰胺长丝为皮层,利用捻度仪制备了不同聚酰胺长丝/氨纶包覆纱。通过化学镀银和涂覆炭黑的工艺方法,获得了导电聚酰胺长丝/氨纶包覆纱。实验得到,捻度50 T/10 cm导电包覆纱的线性电阻为1.97Ω/cm;在20%应变时,该导电包覆纱拉伸-回复循环20次的电阻变化比率(?R/R0)稳定且重复稳定性误差较小,其作为应变传感器可以较好地传感人体手指弯曲、手腕弯曲运动信号。
    • 金礼月; 李小红; 时娟娟; 黄晓梅; 曹海建
    • 摘要: 研究捻度对双层包覆纱断裂强力的影响规律。以芳纶1414长丝和聚酰胺长丝为外包纤维,分别以芳纶1414长丝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芯纱制备了双层结构包覆纱,研究捻度对包覆纱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捻度在100捻/m~300捻/m时,两种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均随着捻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捻度大于120捻/m时,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芯纱的包覆纱断裂强力平均值明显高于以芳纶1414长丝为芯纱的包覆纱。认为:包覆纱的捻度应根据其应用领域进行选择。
    • 曾玮宸; 刘茜
    • 摘要: 为了实现手势识别设备的便携化、轻量化和智能化,设计了一种基于弹性导电包覆纱线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模型,开发了一种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可穿戴智能手套.通过在包覆纺纱机上纺制具有电阻-应变效应的镀银锦纶氨纶包覆纱线,并将其与弹性手套相结合,制备了可以监测手指关节弯曲应变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基于这种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手势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手势的分析和识别.该系统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手势识别,总体手势识别准确率达90.59%,识别延迟在0.2 s左右.
    • 严雪峰; 毛利洲; 张春英; 管钰泽; 马岩
    • 摘要: 探讨包覆纱的芯丝构成对其织物耐切割性能的影响.制备不锈钢丝为芯丝、外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涤纶的包覆纱;分析了包覆纱及其各组分力学性能;测试了包覆纱所制织物的耐切割性能;研究了芯丝构成对其力学性能及其所制织物耐切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不锈钢丝芯丝横截面积的增加,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及所制织物的耐切割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包覆纱强力与所制织物切割力呈线性正相关.认为:在本次研究范围内,芯纱组合为0.040 mm+0.045 mm直径的不锈钢丝时耐切割性能较优.
    • 严涛海
    • 摘要: 为改善纳米纤维的可织性,自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包覆成纱装置以及空心锭包缠纱装置,在纳米纤维包覆纱基础上再包缠一层纱线或长丝形成包缠纱,以便将纳米纤维应用于传统织造工艺。根据纱线包缠效果可以分为过包缠、包缠良好和露芯等3个现象,同时引入包缠系数以解释相关现象。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包缠工艺,芯纱表面的纳米纤维包覆结构被完整覆盖,包缠纱的断裂强度比包缠前有所提高。研究结论对扩展纳米纤维在传统纺织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李杜; 陈清清; 张玲丽; 曹海建; 黄晓梅
    • 摘要: 探讨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及拉伸断裂强力性能.以聚酰胺纤维为外包纱、芳纶1414为芯纱制备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双向包覆纱,测试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拉伸断裂强力,研究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捻度对包覆纱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在7.5 cm~15.5 cm范围内,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为10.5 cm时包覆纱断裂强力最大;随着包覆纱捻度的增加,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捻度为(400/320)捻/m时包覆纱断裂强力最大.认为:合理的工艺设计可有效提高包覆纱拉伸断裂强力.
    • 何恬颖; 田伟; 金肖克; 贺荣; 白楚钰; 祝成炎
    • 摘要: 压褶因其良好的立体效果,广泛应用于面料设计中.现有压褶面料大多采用机械压褶获得,这对原料的耐热性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原料的种类.文章提出利用特殊打纬方式和纱线间收缩性差异两种直接织造方法实现面料的压褶效果,既可增加原料种类,又能省去中间压烫工序.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织造所获得的试样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铺设弹性纱的方式,织造1、2、3 cm三种不同褶皱宽度的压褶效果试样,并对三种试样进行弹性回复测试,结果表明铺设弹性纱方式可成功织造出保形性较好的压褶效果褶皱机织物.
    • 严涛海
    • 摘要: 为改善纳米纤维的可织性,自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包覆成纱装置以及空心锭包缠纱装置,在纳米纤维包覆纱基础上再包缠一层纱线或长丝形成包缠纱,以便将纳米纤维应用于传统织造工艺.根据纱线包缠效果可以分为过包缠、包缠良好和露芯等3个现象,同时引入包缠系数以解释相关现象.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包缠工艺,芯纱表面的纳米纤维包覆结构被完整覆盖,包缠纱的断裂强度比包缠前有所提高.研究结论对扩展纳米纤维在传统纺织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