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创新型人力资本

创新型人力资本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04005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学理论、学术探索?理论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第2届(2012)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年会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相关文献由132位作者贡献,包括谢良、姚树荣、白勇等。

创新型人力资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4005 占比:99.99%

总计:804088篇

创新型人力资本—发文趋势图

创新型人力资本

-研究学者

  • 谢良
  • 姚树荣
  • 白勇
  • 贺砾辉
  • 何刚
  • 刘晓英
  • 夏业领
  • 夏冰
  • 廖英
  • 张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香如; 秦子惠; 邬丽萍
    • 摘要: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偏效应。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对于不同程度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来说,这种积极作用存在差别,即存在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门限效应”。从偏效应看,创新型人力资本削弱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积极影响。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特征异质性看,低中技术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更显著,且在不同技术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不同。
    • 王帅龙; 李豫新
    • 摘要: 文章基于2005—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动态连续性;创新型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王珊娜; 张勇; 纪韶
    • 摘要: 为检验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系统考察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绿色溢出如何在产业结构变迁、异质性教育人力资本、绿色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等变量的影响下产生复杂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型人力资本、高级教育人力资本、绿色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等对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稳健的正向作用;(2)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绿色转型溢出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变量的不同水平下产生非线性的影响;(3)中国大部分地区如果能进一步提升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市场化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绿色溢出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市场化路线提供了支撑,同时也发出了过度追求产业结构服务化、忽视人力资本异质性、淡化产业和市场地区差异等可能影响绿色转型效率的警示。
    • 王帅龙; 李豫新; 曹梦渊
    • 摘要: 本文基于2005—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创新型人力资本不仅对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空间溢出促进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呈现出阶梯型递减特征;在经济差距权重下,东部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而在地理距离权重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
    • 曹泽; 赵君扬
    • 摘要: 基于中国2009—2018年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得出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全区域和分区域两个层面,针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做多元回归实证分析.从全区域结果来看,创新型人力资本对TFP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结构单一、资源错配;分区域结果表明,中、东部创新型人力资本对TFP负效应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负效应相对较弱.此外,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水平、地方政府竞争几个变量在回归结果中分别对TFP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改进人才培育模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创新型人才供需协调,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在技术应用方面的作用;市场资源合理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弱化区域间"虹吸效应",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努力打造各地区协同发展.
    • 柳香如; 邬丽萍
    • 摘要: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分别对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创新型人力资本以及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实证检验了GVC嵌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偏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现阶段中国GVC嵌入能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且存在着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二是创新型人力资本削弱GVC嵌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积极影响;三是前向价值链嵌入的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削弱前向嵌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的负向作用,而后向价值链嵌入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在价值链后向参与时无法发挥显著积极作用;四是只有高技术行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能显著加深嵌入GVC对高技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正向影响.
    • 庞雨; 王鹏
    • 摘要: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方面存在施教主体服务不足,学习主体认识不足,实施介体支持不足和存在环体保障不足等困境.应通过多元协同,强化师资;自我提升,人力投资;更新内容,创新模式;完善政策,创设环境等策略,为乡村振兴注入"双新双创"动能.
    • 吐尔孙古丽·玉苏普; 侯建; 陈建成
    • 摘要: 目前提"速"到提"质"的转变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创新型人力资本则是推动区域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测评区域发展质量,同时将城市化异质门槛纳入研究框架并构建动态门槛模型,进而实证研究我国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发展质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发展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化异质效应下,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区域发展质量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处较低水平的城市化不利于发挥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区域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并超过其门槛临界值时,有利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合理分布及其创造力作用的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区域发展质量的提升.
    • 罗芳; 陈久爱; 凌晨
    • 摘要: 创新型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个别城市数据缺乏,基于2000—2017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4个主要城市市域面板数据,运用OLS线性回归实证研究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说明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可以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张桅; 胡艳
    • 摘要: 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创新驱动的动力源泉,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可以实现资源与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三种权重矩阵分别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区域和分区域两个方面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对GTFP的空间效应,探讨创新型人力资本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水平和GTFP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东部和南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区水平较低.②从全区域回归结果来看,增加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对GTFP水平提升具有阻碍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地区间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技术创新诱导的“回弹效应”所致.③从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来看,高GTFP地区依靠创新型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形成区域增长极,低GTFP地区依靠增加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自身GTFP水平,由此显示出创新型人力资本可能存在“孤岛效应”.④其他影响因素:财政投资、对外开放度、城镇化率、基础设施等均未显示出对GTFP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对于高GTFP地区的绿色发展显示出阻碍作用,对于低GTFP地区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信息化对全区域GTFP水平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增强环境规制、减小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GTFP水平提升,但是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对GTFP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增强创新型人力资本空间外溢扩散效应,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绿色技术应用和推广中的作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实现GTFP区域联动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