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盲签名
代理盲签名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5018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电脑知识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等;代理盲签名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中、李方伟、何俊杰等。
代理盲签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18篇
占比:99.48%
总计:25149篇
代理盲签名
-研究学者
- 张建中
- 李方伟
- 何俊杰
- 农强
- 孙芳
- 岳林阳
- 张学军
- 张明慧
- 王家耀
- 王见
- 胡小明
- 赵泽茂
- 何大可
- 刘琰
- 张锋
- 李凤银
- 杜伟章
- 杨寅春
- 梁林
- 王琳杰
- 祁传达
- 苏靖枫
- 蔡晓秋
- 邱成刚
- 韩春霞
- 亢保元
- 仲红
- 何德彪
- 何滨
- 余丹
- 俞建英
- 刘二根
- 刘凯
- 刘培玉
- 刘焕平
- 吴顺祥
- 唐忠宽
- 张小莹
- 彭炜
- 徐小刚
- 文义红
- 朱小飞
- 朱隆海
- 李峰
- 李志斌
- 李继国
- 杨义先
- 杨伊
- 杨晓元
- 林群
-
-
卢天志;
张艳硕;
刘宁
-
-
摘要:
数字签名是密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电子政务还是区块链技术都需要数字签名技术的支撑。代理盲签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体制,是近年来数字签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前沿发展迅速,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下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应用环境的需求,因此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设计安全可行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在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研究热点之一的Rainbow体制,设计了一个代理盲签名方案,然后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的同时与传统密码体制签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又满足代理盲签名相关特性,为代理盲签名提供了一种更适应当前应用需求的方案。
-
-
刘晓红
-
-
摘要:
目的 针对已有的一些盲签名方案中采用了耗时的双线性对运算,或者没有提供安全性证明的问题,设计更加高效和安全的盲签名方案.方法 利用数字签名技术与盲签名技术.结果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可证安全的盲签名方案.结论 方案满足盲签名的盲性、不可链接性和不可伪造性,与现有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并且结合代理签名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证安全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并证明其满足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可区分性、不可伪造性.
-
-
姜昊堃;
董学东;
张成
-
-
摘要:
通过对文献[8]提出的一种基于无证书的前向安全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其方案无法抵抗恶意且消极KGC的公钥替换攻击,且该方案不满足不可否认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在用户密钥生成方式上做出了改进,通过单向哈希函数将用户公钥嵌入到部分私钥中,进而约束KGC生成的部分私钥,使得敌手无法伪造出合法密钥对进而冒充原始签名者进行授权.在代理盲签名阶段由消息拥有者的秘密值取代一个盲化因子,不仅能够减小计算量,而且消息拥有者也无法否认曾提供过该消息.安全性分析表明,改进方案能够抵抗恶意且消极KGC的公钥替换攻击并且满足不可否认性.效率分析表明,改进方案比原方案的计算效率更高.
-
-
江泽涛;
徐娟娟
-
-
摘要:
针对现有不同体系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和无证书公钥密码体系(CertificateLess public key Cryptography,CLC)的跨域身份认证方案不能满足身份盲化性以及高效的异构跨域认证问题,提出代理盲签名的高效异构跨域认证方案.该方案重新构造了一个高效、安全的跨域身份认证模型并结合代理签名和盲签名的优点,在云间引入一个可信认证中心CA给予第三方合法代理者可信的代理权限来执行代理盲签名操作.此代理者不仅减少了云间认证中心CA的通信负载,实现不同域授权代理盲签名用户和请求代理盲签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还满足了双向实体身份同步认证的盲化性以及代理盲签名的可识别性,提高了认证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基于数学困难性问题满足抗替换性攻击、抵抗重放攻击、抗中间人攻击和身份不可追踪性等性能,完成了异域用户之间高效、高安全性的跨域身份认证.
-
-
何俊吕;
缪祥华
-
-
摘要:
对Song等人提出的一个基于无证书密码体制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了该方案存在公钥替换攻击和恶意但被动的KGC攻击,并给出了伪造代理授权算法.为了解决这两个安全性漏洞,本文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弥补了原方案不具备代理盲签名安全性要求的不足,并且改进后的方案在计算效率上与原方案保持一致.
-
-
-
-
-
梁林
-
-
摘要:
研究一个签名方案,指出该方案的代理密钥生成阶段存在安全隐患,不法者可以伪造原始签名者的签名或授权.本文为克服这一困难,先根据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的特性,再通过增加盲因子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更安全可靠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
-
-
左黎明;
郭红丽;
张婷婷;
陈祚松
-
-
摘要:
The cryptanalysis of an improved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without bilinear pairing proposed by Lin et al. pointed out that the scheme couldn't resist conspiracy attack which was made by the participant mali-cious original signer. Therefore, an improved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without bilinear was put forward and proved to be existentially unforgeable against malicious original signers in random oracle model.%对林振宇等人提出的改进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其方案不能抵抗有恶意原始签名者参与的合谋攻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双线性对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证明了改进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存在性不可伪造.
-
-
唐忠宽;
殷新春;
赵荣
- 《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为克服多人同时申请电子现金时银行可能遇到的网络或计算瓶颈,将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运算与代理盲签名的特性相结合构造了一个较为实用的电子现金系统,使得银行在遇到上述问题时可将电子现金签发权交给其下的各支行去完成,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
-
王爱芹;
李继国;
马春光;
王志坚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盲签名是指签名者对盲化消息签名,在收到盲化消息签名后,消息拥有者可以得到签名者关于真实消息的签名.盲签名技术是保证电子货币、电子投票匿名性的重要的工具.结合代理签名和盲签名的优点,提出了代理盲签名方案.最近,Zhe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本文对其进行了可连接性攻击,并证明了该攻击的可行性.
-
-
-
-
-
-
-
-
-
- 北京印刷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12-31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多重代理盲签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消息拥有者Alice将需要签名的消息转换成2n比特消息串m={m1,m2,...,mn}∈{00,01,10,11},若消息长度为奇数,则在消息末尾添加0;S2、可信的第三方Trent进行秘钥分发及量子信道建立,并进行量子信道安全检测;S3、消息拥有着Alice按照编码规则对消息进行盲化处理,产生量子态|M>;S4、对量子态|M>进行授权及签名;S5、对签名消息进行验证。代理签名人们权力分散,需按照要求完成签名,且他们并不知道消息的具体内容,避免了敏感信息的泄露。方案具有盲性、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等,能抵抗一些常见的攻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