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
饶河县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专利文献36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党的生活(黑龙江)、中国边防警察、活力等;
饶河县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志杰、隋莹、崔丛云等。
饶河县
-研究学者
- 梁志杰
- 隋莹
- 崔丛云
- 邱小平
- 尚德龙
- 延伸
- 张鹏程
- 朱永春
- 李树权
- 石启立(图)
- 董广林
- 赵春雷
- 金常明
- 云悠
- 冷菊贞
- 刘凤霞
- 刘春生
- 周宇
- 周阳春
- 宋菲
- 张化林(图)
- 张金生(图)
- 徐大可(图)
- 明西
- 曹兆奇
- 李梦祥
- 李洪伟
- 杨新彬
- 杨洋
- 杨玉华
- 林增
- 林玉琼
- 樊俊萍
- 王娜
- 王惠生
- 王树壮
- 王金英
- 罗廷贵
- 袁德恒
- 贺业成
- 赵秀英
- 赵险峰
- 陈丽
- 陈发
- 陈德启
- 陈恕
- 韩雪海
- 高展
- 高振东
- CHENG Suhua
-
-
梁志杰
-
-
摘要: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饶河县。2021年饶河的椴树蜂蜜喜获丰收,群均产量达50~60 kg,北片比南片产量稍高,最高纪录为160kg/群左右。同时,经调查,2021年,饶河县的养蜂场受到敌害侵扰严重,尤其是蜂螨。大蜂螨在早春时寄生在蜂体和巢房中,繁殖较快,在蜂群强大起来以后,外界蜜粉源充足,蜂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人秋以后,蜂群群势下降,外界饲料缺乏,此时大蜂螨寄生率急剧上升。如果用肉眼可见蜜蜂体表的寄生蜂螨,那么蜂螨存在的量就已经很大了,一定要及时防治蜂螨。
-
-
杨玉华;
杨洋
-
-
摘要:
7月的完达山,是甜蜜的季节也是流金的季节。椴树花飘香,蜜蜂在歌唱,就在完达山椴树蜜生产接近尾声的时刻,连续阴雨的天气也露出蓝天开了晴。椴树花还在飘香,蜂农摇蜜正忙。饶河——东北黑蜂的故乡,迎来了全国知名专家的大聚会。
-
-
杨玉华;
杨洋
-
-
摘要:
2022年7月17日,在去饶河县参加2022饶河东北黑蜂产业高峰论坛的路上,我和女儿杨洋一边开车赶路一边沿途观察蜂场和椴树花情.由于椴树蜜生产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看到重点蜂场和还没有落花的椴树,就停下车来进行一番调研并拍点图片做资料.过了虎林市和饶河县交界的五林洞桥,就进入了饶河县境内的五林洞镇.东方红林业局有个五林洞林场就设在五林洞镇,这个林场的施业区横跨虎林、饶河两地,生产季节有很多蜂场都在五林洞一带林区放蜂.
-
-
杨思琪
-
-
摘要:
“第一书记拍照片刷屏唤醒沉睡村庄。”“敢想敢干,农村需要这样的带头人。”“五年建成一个产业链,了不起!”……大年初五,刷着微博热搜里一条条评论,第一书记冷菊贞很是激动,她守了五年多的小村子,再一次高光亮相。村民们纷纷转发,给家乡点赞。冷菊贞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2015年11月,她从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来驻村。
-
-
邱小平(文/图);
冷菊贞(图);
王宇(图)
-
-
摘要:
从1929年中国共产党派出5名党员赴东北边陲黑龙江省饶河县播撒革命火种,到1945年日寇投降饶河解放,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历经饶河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坚持抗战14年,饶河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陈荣久等抗联领导人血洒疆场……
-
-
-
-
摘要:
饶河口岸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北临三江平原,南接完达山脉,东依乌苏里江。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4年2月正式进行口岸贸易活动,为国家一类客货运输口岸,2016年7月由公路口岸转为混合口岸,夏季轮渡运输货物,冬季搭建浮箱固冰通道运行。饶河口岸是中俄及欧亚海陆联运的桥梁和联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又是参与开发西伯利亚资源国际大协作的重要通道。
-
-
-
-
摘要:
一、背景情况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坐落在《乌苏里船歌》中唱到的美丽的大顶子山下,与四排赫哲族村东西相望,在民间素有乌苏里船歌"船头"和"船尾"之称,但却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小南河村有226户村民,因为是坡地、小气候,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养成了靠天吃饭、冬闲半年、随遇而安、不思创业的思维模式。
-
-
-
-
摘要:
冷菊贞(右二)现任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民政局副局长,饶河县小南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在冷菊贞的积极努力下,村里先后恢复发展了酒坊、油坊、豆腐坊、绿色养殖及加工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条龙服务链条。如今,小南河村已成为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富裕村,冷菊贞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大顶子山下的暖菊”。2021年6月,冷菊贞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
任志勇
-
-
摘要:
日前,笔者走进远近闻名的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采访刚刚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载誉归来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冷菊贞。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国家级贫困村,因为她而闻名,因为她而改变。黝黑的面庞,朴实的笑容,冷菊贞赤脚盘腿坐在大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