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变监测
配变监测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93576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集体经济、中国电力教育、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自动化专委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配变监测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涛、杜晓平、杨庆胜等。
配变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576篇
占比:99.98%
总计:393660篇
配变监测
-研究学者
- 李涛
- 杜晓平
- 杨庆胜
- 陈颢
- 刘焕光
- 宁艳
- 朱足君
- 李业德
- 李澄
- 杨薇
- 王勇
- 王成亮
- 王爱民
- 赖建
- 丁孝华
- 于小娟
- 付克林
- 代华平
- 傅乃亮
- 冯磊
- 刘修理
- 刘壮
- 刘振海
- 刘理峰
- 刘磊
- 刘素林
- 刘韶华
- 包正君
- 同向前
- 周丽丽
- 周阳
- 夏雯
- 孙建军
- 孙玉振
- 张天祯
- 张景元
- 张晶
- 张羽
- 徐建政
- 方翔
- 朱金大
- 李业刚
- 李刚
- 李守辉
- 李景华
- 李毅
- 李雷
- 杨兰
- 杨文宇
- 杨永标
-
-
李江鹏;
杨胜林
-
-
摘要:
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了一套配电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ATT7022B专用计量芯片采集处理配电变压器的三相电压、电流信息,处理后的信息通过串口传输至单片机,经单片机重新组帧后发送至云端,实现配电变压器的远程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准确率高、传输稳定,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
朱恒福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方面的需求也快速提升,这对配电监测终端工程的相关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制定关于节能减排的目标时,需要把有效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保障电力完整输出的情况下,优先做好电力网络线路的分区管理;在对配变系统中结构与设备的性能检测中,及时将内部异常问题进行查找与修复.文章阐明了目前我国配变监测终端工程的使用现状、关键性功能、建设组成,并提出了配变监测终端项目工程维护策略.
-
-
-
毕浩生
-
-
摘要:
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其肩负着社会安全用电,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满足,同时还要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如何保持几个方面的同步发展成为了现阶段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可以对电力需求的侧管理进行加强,通过这种措施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对于每一个电力用户以及企业本身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
-
-
康强;
王艳芹;
宁卜;
高炜
-
-
摘要:
为了降低配变损耗、提高配变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配变变损监测系统方案.该系统基于高压直接量测技术,避免了高压侧互感器压降与损耗引起的误差,能够与二次侧电能表进行精准的有功电能比对,从而可提供比传统配变变损监测更精确的结果.现场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
-
张羽
-
-
摘要:
This paper describes a variety of reason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line los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ine loss management issue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analysis,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s, both from a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put forward specific improvements progra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work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阐述了线损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的各类原因,对目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以期为供电企业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
-
张羽
-
-
摘要:
阐述了线损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的各类原因,对目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以期为供电企业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
-
-
程思远;
王蓉;
潘洋
-
-
摘要: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the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electricity us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applications of intellectualization,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market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adopted the central mainte-nance control, integrated business intensive management mode, and analyzed its effectiveness. Practical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new management mode could optimize personnel collocation, lift staff skill level, thus to show out real-time of fault elimination, accuracy of data collection, to have deepened actuality of collection system.%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系统框架与功能,结合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营销专业的应用,提出采用集控维护、集成业务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并对其成效进行了分析,实践验证表明,新型管理模式可优化人员配置,提升员工技能业务水平,从而突出故障消缺的实时性、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深化了采集系统的实用性。
-
-
朱坤;
杨明皓
-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根据配变监测终端和配变监测系统的功能的实现原理,结合天津武清供电公司各供电所管辖的配变的实际情况,确立配变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加强配变的管理,提供了配变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图形和报表显示等功能。系统采用标准的Struts架构,规范开发流程,结合商用润乾报表开发工具开发定制系统报表。
-
-
-
王坤;
汪晓岩
- 《200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针对配变监测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配变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Web的Internet接入功能和载波通信通信的特性,实现了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为配网自动化提供了更完善的数据.
-
-
张靳予
-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智能电网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能源的发电量吸纳、送出、利用,并保证接入电网后的安全运行和调度;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文中介绍了利用现有负控、配变监测、居民低压集抄系统,将各系统采集数据进行整合统计,打造智能配、用电网的问题。
-
-
-
-
陈凯;
唐涛
- 《2005年全国电力营销技术与管理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随着电力企业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急需有一套整合现有基于全局各级表计抄表管理、各级计量装置设备管理、各级综合线损管理、负荷控制管理、配变监测管理、需求侧管理、客户用电指导服务、预付费的大系统,在这种前提下,基于电力企业全局的用电综合管理与服务开发的一体化系统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中的作用被凸现出来.文中对电力企业在用电综合管理与客户服务方面的问题及需求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如何应用一体化系统实现电力企业用电综合管理与客户服备.
-
-
张晶;
张小玲
- 《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按照国电公司对农网自动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农网电力营销体制改革的趋势,针对丹阳市农网的现状和农村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向农网的三级四层管理监控模式,对系统构成、基本功能、技术指标及设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在农网中实现配变监测、农村低压抄表、统计分析、数据远程传送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