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煤自燃

遗煤自燃

遗煤自燃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6124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矿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5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等;遗煤自燃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英华、高玉坤、黄志安等。

遗煤自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124 占比:99.80%

总计:46218篇

遗煤自燃—发文趋势图

遗煤自燃

-研究学者

  • 张英华
  • 高玉坤
  • 黄志安
  • 张春
  • 何启林
  • 吴玉海
  • 崔铁军
  • 张雷林
  • 舒森辉
  • 钱泽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范康
    • 摘要: 煤矿工作面上覆历史小窑采掘情况不明,采空区有害气体大量积聚,发火隐患突出,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解决沙坪煤矿13号煤首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及有害气体下泄等隐患问题,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连续注氮,随采随注,预防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同时采用控制漏风技术,并且设立抽采泵站,埋管进行采空区抽采,控制上隅角CO、O_(2)等关键气体浓度水平。治理措施持续实施的过程中,13号煤层首采工作面顺利推进700 m以上,成功脱离上覆采空区隐患区域,结果表明注氮、抽采等治理措施能有效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避免低氧、CO超限等事故,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 任俊豪
    • 摘要: 12307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混凝土模柱方式留巷,留巷段在自身裂隙以及采动裂隙等作用下容易导致采空区漏风量增加,从而增大采空区内遗煤自燃发火危险性。为确保采面回采安全,依据12307开采煤层以及矿井防灭火设备配备情况,提出综合使用注氮、灌浆以及强化监测等技术手段进行防灭火,并对各防灭火技术方案布置情况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采空区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6°C左右,CO浓度始终在28×10^(-6)以内,取得较好的防灭火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方案制定以及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 韩海军
    • 摘要: 15305工作面为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并提升煤炭资源回采率,提出将切顶卸压留巷方式应用到采面回采中,并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面采用两进一回W型通风方式。采用束管监测系统对W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情况,发现两进一回W型通风方式时采空区散热带及氧化带分布范围明显降低,且采面回风隅角不会出现瓦斯集聚问题,且采空区漏风量整体较小,可为采面安全高效回采创造良好条件。
    • 孙强
    • 摘要: 为降低采空区遗煤自燃威胁,依据30903工作面实际情况,对井下采空区内液氮防灭火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15d后,采面内各位置监测到的CO体积分数均降低至3×10^(-6)以内,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可满足工作面煤炭安全、高效回采需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情况下其他矿井回采工作面防灭火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 景峰
    • 摘要: 为确保运输巷掘进安全,提出采用钻探方式对掘进范围小煤窑开采破坏区进行探测并对潜在的遗煤自燃点进行灌浆、密闭等处理。现场应用后,运输巷得以安全通过小煤窑破坏区,期间未探测到CO等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表现现场采取的综合防灭火技术取得较好应用成果。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类似情况下的回采巷道掘进防灭火技术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 李永强
    • 摘要: 为解决11_(下)3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导致的温度偏高、CO超标问题,通过分析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原因,制定防止遗煤自然发火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践结果证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距离工作面100 m范围内的采空区未发生温度明显升高,煤层自燃标志性气体无明显增加,工作面及回风流CO浓度均在1×10^(-5)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 王飞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陕北矿区采空区遗煤发火规律,以陕西省榆林市魏墙煤矿一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束管监测采空区内部温度、氧气浓度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对变化规律分析后完成了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的划分,同时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划分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回风巷侧采空区距工作面0~44 m为散热带,44~160 m为自燃带,大于160 m为窒息带,进风巷侧采空区距工作面0~74 m为散热带,74~180 m为自燃带,大于180 m为窒息带;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范围和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均随配风量的增加而增大;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具有自燃危险区域大、窒息带后移、工作面配风量影响更显著等特点。
    • 董强
    • 摘要: 某矿综放工作面放顶煤开采会使采空区遗留大量煤炭,采空区在采取瓦斯抽采措施时,会导致工作面风流漏入采空区,导致采空区内风流场变化,进而增加采空区自燃危险性。针对此问题,使用FLUENT数值软件建立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仿真数值模型,计算得到工作面适宜风量为1200 m^(3)/min,抽采量为140 m^(2)/min,注氮量为1000 m^(3)/h,确定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为2.05 m/d。经现场检验,抽采纯量为15 m^(3)/min,风排量为4 m^(3)/min,采空区深部CO最大值在2~23 ppm,较好地兼顾了瓦斯与火治理。
    • 陈自新
    • 摘要: 针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凤煤矿011812工作面回风巷由于返修巷道时上区段采空区漏风通道被打通,导致上区段采空区的遗煤自燃问题,本文介绍了采空区定向打钻孔的防、灭火技术,采取了向上区段采空区停采线定向打钻,通过钻孔交替注氮、灌浆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杜绝了上区段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隐患,将采空区内CO浓度快速下降到0.000 5%以下,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对矿井类似采空区高温点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王磊
    • 摘要: 乌东煤矿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回撤阶段,由于回撤周期长、采空区漏风供氧等因素,采空区极易出现自然发火。通过利用低温氮气注入回撤工作面采空区,采空区三带范围缩小且向支架方向前移,采空区平均温度由28°C降至5~10°C,CO浓度稳定在10 ppm以下,采空区遗煤自燃得到有效防控,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