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6206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管理工程学报、中国金融电脑、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第四届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等;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军、张效民、张杰等。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2067篇
占比:99.96%
总计:362221篇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研究学者
- 张军
- 张效民
- 张杰
- 武毳
- 刘鹏辉
- 姚郑
- 崔宝灵
- 戴兴武
- 朱宏超
- 李晓桦
- 杨慧
- 王志刚
- 王昕
- 白思俊
- 等
- 罗义浩
- 赵彬
- 辛文逵
- 陶幸辉
- 黄梯云
- Chaojin Yang
- JefJacobs
- King
- TomGilb
- Yi Liu
- king
- 丁善婷
- 丁岳伟
- 丁祖浩
- 万永刚
- 严建平
- 于洪涛
- 付卫红
- 任艳华
- 任雪萍
- 何凡
- 何新贵
- 余平
- 余立功
- 侯文昊
- 俞岭
- 倪红英
- 健
- 傅劲松
- 傅铅生
- 冯欣欣
- 冯骏
- 冷静
- 刘培涛
- 刘婷婷
-
-
孙智中;
朝乐门;
王锐
-
-
摘要:
[目的/意义]数据故事化评价是监控数据故事化过程、衡量其效果、保障和提升其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关于数据故事化评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的评价方法分为基于过程的评价和基于结果的评价.其中基于过程的评价采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将数据故事化划分为数据准备、数据分析、故事建模、故事描述和故事呈现五个阶段,并根据具体实施需要定义了过程评价的阶段参考特征和改进方向;基于结果的评价,则是以本文提出的基于结果的评价模型为基础,从受众和使用者视角对个人的接受度和持续接受度进行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改进流程.[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组织在开发过程中把握产品痛点,提升开发能力.同时也可以解释和预测个人的接受意向,为下一步的营销推广活动提供依据.
-
-
-
-
摘要:
6月8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主办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SMM)发布大会暨首场标准宣贯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持续提升软件能力,打造自主创新标准新标杆”为主题,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致辞,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工信部科技司原巡视员韩俊出席会议。电子标准院副院长孙文龙主持会议。
-
-
韦喜忠;
金建海;
王墨伟;
赵峰
-
-
摘要:
针对船舶总体性能预报APP软件在应用域、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密集、逻辑复杂,导致需求不明确、难以有效监控等特点,参考GJB 5000A—2008《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创新性提出了针对APP软件研发的应用方案,用于指导研制过程的精准化管控,从而为提升船舶总体性能预报APP软件质量和研制能力等提供参考.
-
-
杨建辉
-
-
摘要: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把成熟度概念引入金融领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广州市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从研究结果看,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较好地揭示了广州市金融运行规律和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直观地对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进行准确测度.
-
-
周宏琼;
梁立华;
张炎;
晁建刚
-
-
摘要:
针对当前航天训练模拟器软件的研制状况,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GJB 5000A-2008《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和内容,重点从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过程及软件复用三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为提升模拟器软件的研制能力、软件过程可视化、软件质量等提供了参考.
-
-
姜霄雪;
严建平;
蒋剑伟
-
-
摘要:
软件工程化是具有工程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一个软件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软件质量保证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域,它对过程活动、工作产品的符合性有详细要求,确保活动满足体系和项目的要求、标准和规范.
-
-
-
初剑
-
-
摘要:
随着新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软件在预警信息系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并已成为探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用软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雷达探测装备的质量。文章通过分析软件项目管理的必要性,阐述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及其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的关系。
-
-
-
韩璐
-
-
摘要: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ain work in most software enterprises,which is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schedule and cost etc.. 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 is one of the many 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experts have proposed using the theory of a very wide,and th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ool based on CMM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theory is expound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enterprise,to CMM th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ools and functions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软件工程管理是软件企业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有效保证软件开发进度与成本等最为重要的要素。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近年来由专家提出的众多软件工程管理的理论之中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而基于CMM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是实现软件工程的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能力成熟度模型理论进行阐述并结合软件企业软件工程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现状,对基于CMM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及其功能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实现。
-
-
-
郭永梅
- 《2007年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应用软件能力CMM这种新的管理方法,说明如何对软件测试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通过分析CMM的体系结构,阐述了软件企业应该从CMM的视角根据KPA建立软件测试的流程及相关文档的观点。在CMM的应用中,以CMM2级的各项KPA为例探讨如何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利用CMM标准,对如何标准化企业软件测试流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
-
-
-
-
-
-
丁祖浩
- 《2002年计算机系统应用IBM用户大会》
| 2002年
-
摘要:
CMM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的缩写,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的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方法.1991年,CMM1.0版本面世,1992年,他们又推出了CMM 1.1版本.CMM提供了一个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工程能力的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认证标准.CMM标准共分为五个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标志着软件生产的计划度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也越来越低.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帮助一个组织通过基于模型的软件过程改进而达到使其软件过程向更高的能力成熟度等级迈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组织必须建立自己的软件过程,并依据CMM模型要求对此过程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软件过程,再次评估自己的软件过程以期达到更高的成熟度等级或防止自己的过程能力退化.如此循环最终使一个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趋于高度的成熟.本文介绍了主机平台转移的背景,项目实施过程,比较了CMM实施前后对项目的影响,并且谈了对实施CMM过程的体会。
-
-
陶幸辉
- 《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文章在介绍GJB5000的基础上,讨论了GJB5000与ISO9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差异.另外说明了GJB5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优越性以及推行GJB5000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实践,对弹载软件过程改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
-
陶幸辉
- 《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文章在介绍GJB5000的基础上,讨论了GJB5000与ISO9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差异.另外说明了GJB5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优越性以及推行GJB5000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实践,对弹载软件过程改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
-
陶幸辉
- 《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文章在介绍GJB5000的基础上,讨论了GJB5000与ISO9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差异.另外说明了GJB5000在软件过程控制上的优越性以及推行GJB5000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实践,对弹载软件过程改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