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投入装置
自动投入装置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075717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电工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3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等;自动投入装置的相关文献由546位作者贡献,包括卢良焕、张军、赵汉纪等。
自动投入装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57172篇
占比:100.00%
总计:10757292篇
自动投入装置
-研究学者
- 卢良焕
- 张军
- 赵汉纪
- 金琮石
- 唐楠
- 宁永健
- 宁永敭
- 张学虹
- 张洪铭
- 曹頔
- 李全意
- 李想
- 李英锋
- 杨周波
- 林强
- 武鑫
- 汤大海
- 渐伟
- 牛春娇
- 王传勇
- 王冲
- 王瀚正
- 王通
- 王鹏
- 罗晨
- 胡孜涵
- 薛晓丰
- 郝子涵
- 金彪
- 闫旭
- 陈宁
- 陈汉文
- 韩蓬
- 高源
- 习伟
- 于杨
- 于泽龙
- 何恩锋
- 何昌菱
- 何晓峰
- 何雄
- 余焰强
- 关红兵
- 冯国东
- 刘大鹏
- 刘昌凌
- 刘若溪
- 刘金生
- 匡晓云
- 华亮亮
-
-
桑雷波
-
-
摘要:
在煤矿井下使用备用电源,可提升煤矿开采工作效率,使矿井供电具有较高安全性、稳定性,可实现高度自动化工作状态,促使变电所实现无人管理。故此,在配置地面装置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央变电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设计要求,并说明了其设计逻辑。
-
-
许炜
-
-
摘要:
伴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 , 为卓有成效地推动电力系统的平稳且高效化运行 , 应该做好科学且精细化的变电站管理工作。在变电站的运维实践中 , 备用电源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设备。科学全面地保障变电站的运维质量 , 行之有效地优化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 , 要做好备用电源的科学管理 , 积极提升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运行的精准性以及稳定性 ,切实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
-
-
-
-
-
-
孙金竹;
金凯凯
-
-
摘要:
以"精简值班人数,无人看守"的理念,来运用S7-300系列PLC装置,并增设多元化的功能模块,将PLC合理融入到0.4千伏开关设备的备自投中.以两路进线电源的应用场合为例,重点阐述了备自投方案的逻辑、原理和运用过程,最后总结出,设置功能全面,安全性强,管护流程便捷,易操等良好特点.
-
-
蔡治通
-
-
摘要:
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供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变电站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因此,主要针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变电站接线方式中的具体应用,对电源装置的原理与相关的配置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变电站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
-
-
陈志钦;
张建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链式电网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现有的光纤通道,在链式电网的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间建立通讯联系,通过优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逻辑,实现在任意方式下,系统故障,各自投均能正确动作.该方案不仅能大幅提高链式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而且能极大提高调度、变电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效率,减少停电时间,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吴振伟
- 《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电网规模逐步扩大,这就对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电力技术发展的需要,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常常需要安装各种自动装置以保证电力系统可靠、稳定、安全的运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备自投)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备自投装置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持续可靠的电能作出保证.本文详细的阐述备自投装置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功能以及投入方式,并说明备自投在应用中的操作要求.最后以具体的实例说明备自投动作的过程,以期对广大读者对备自投有清晰的认识.
-
-
-
汤大海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电网中有许多复杂的一次主接线,与之相适应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复杂接线备自投)运行方式非常多,一般多达9-10多种,不容易记忆;这些复杂接线备自投在市场上也不多见,需要特别设计,用“穷举法”构成的复杂接线备自投逻辑也非常复杂,运行方式有时也穷举不全或难以穷举全。最简单接线备自投是标准内桥接线备自投、标准单母线接线备自投,复杂接线备自投可以化简为由2个或2个以上这样的简单接线备自投组成;本文尝试采用逻辑代数为理论分析工具,运用建立备自投运行方式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运算,对由2个简单接线备自投组合成的双电源供电四角形接线备自投、五角形接线备自投和的扩大内桥接线备自投运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这样的化简与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几例电网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该复杂接线备自投简化理论分析的正确性.rn (1)利用逻辑代数为数学工具,通过建立备自投运行方式数学模型,对化简的五角形接线备自投、四角形接线备自投和扩大内桥接线备自投的运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是正确和可行的。rn (2)五角形接线备自投、四角形接线备自投和扩大内桥接线备自投等复杂接线备自投化简为2个标准的最简单接线备自投的组合是可行和合理的。rn (3)该化简方法和理论验证也可推广用于其他复杂接线备自投的化简,即复杂接线备自投是可以化简为由2个或2个以上的内桥接线备自投、单母线接线备自投等标准的最简单接线备自投的组成。rn (4)备自投制造厂商只要生产2种原理的标准备自投装置,就可以满足电网的要求,即标准的内桥接线备自投和标准的单母线接线备自投。这2种原理标准备自投装置运行方式应满足该接线备自投所有的运行方式。
-
-
TANG Dahai;
汤大海;
HUANG Yonghong;
黄永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北京、广东、广西等地的电网中部分110kV变电站110kV侧一次主接线采用了双内桥接线,相应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备自投)“穷举”运行方式多达21多种,不容易记忆;该接线备自投在市场上没有产品供应,需要特别设计。采用“穷举法”来构成双内桥接线备自投,逻辑非常复杂,运行方式有时也穷举不全或难以穷举全。rn 将双内桥接线简化为由2个内桥接线和1个扩大内桥接线组成,双内桥接线备自投也简化为由2个内桥接线备自投和1个扩大内桥接线备自投组成;尝试采用逻辑代数为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建立备自投运行方式数学模型,并利用逻辑代数进行数学运算,对由3个接线备自投组合的三电源供电的双内桥接线备自投运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与穷举的双内桥接线备自投运行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运行方式一样、运行效果一致,证明了双内桥接线备自投的简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列举了3个备自投在部分运行方式下的协同动作实例,提出了3个备自投协同运行注意事项.
-
-
刘琨;
董新洲;
薄志谦
- 《第四届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其应用高峰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根据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备自投低压模块的启动判据和动作时间,使非故障失电线路区段的供电恢复时间最大限度减小;在投入到永久性故障再次断开时,备自投的一合一开两次扰动为对侧保护的过电流加速(AOC)模块在加速时间窗内提供电流变化量,可以从电源侧加速切除故障.实时数字仿真实验验证了整套方案的有效性.
-
-
桂阳;
梁佳昌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110kV内桥接线带单主变运行的接线方式中,因1号主变单台运行其保护范围不包括110kVⅡ段母线,故当Ⅱ段母线故障时不能闭锁备自投装置,将导致合闸于故障.本文侧重分析了备自投逻辑在此接线方式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改变一次设备状态和备自投自身逻辑的情况下更改相应的二次回路或虚端子(智能变电站)配置方案,并针对各类区域故障分析,表明该措施可消除上述安全隐患,便于调度人员灵活安排运行方式,保证供电可靠性.
-
-
桂阳;
梁佳昌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110kV内桥接线带单主变运行的接线方式中,因1号主变单台运行其保护范围不包括110kVⅡ段母线,故当Ⅱ段母线故障时不能闭锁备自投装置,将导致合闸于故障.本文侧重分析了备自投逻辑在此接线方式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改变一次设备状态和备自投自身逻辑的情况下更改相应的二次回路或虚端子(智能变电站)配置方案,并针对各类区域故障分析,表明该措施可消除上述安全隐患,便于调度人员灵活安排运行方式,保证供电可靠性.
-
-
桂阳;
梁佳昌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110kV内桥接线带单主变运行的接线方式中,因1号主变单台运行其保护范围不包括110kVⅡ段母线,故当Ⅱ段母线故障时不能闭锁备自投装置,将导致合闸于故障.本文侧重分析了备自投逻辑在此接线方式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改变一次设备状态和备自投自身逻辑的情况下更改相应的二次回路或虚端子(智能变电站)配置方案,并针对各类区域故障分析,表明该措施可消除上述安全隐患,便于调度人员灵活安排运行方式,保证供电可靠性.
-
-
桂阳;
梁佳昌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110kV内桥接线带单主变运行的接线方式中,因1号主变单台运行其保护范围不包括110kVⅡ段母线,故当Ⅱ段母线故障时不能闭锁备自投装置,将导致合闸于故障.本文侧重分析了备自投逻辑在此接线方式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改变一次设备状态和备自投自身逻辑的情况下更改相应的二次回路或虚端子(智能变电站)配置方案,并针对各类区域故障分析,表明该措施可消除上述安全隐患,便于调度人员灵活安排运行方式,保证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