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网
脱网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中国钢笔书法·绿芽、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中国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研讨会等;脱网的相关文献由7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威、刘福锁、吴少川等。
脱网
-研究学者
- 李威
- 刘福锁
- 吴少川
- 赵震
- 孙仁强
- 侯玉强
- 叶亮
- 常海军
- 李雪明
- 牛拴保
- 白旭
- 罗剑波
- 贾丹
- 赵顾良
- 刘平
- 张磊
- 高峰
- 任先成
- 冯佳期
- 刘天翼
- 刘学敏
- 卢军
- 向官腾
- 吴亚勇
- 吴家龙
- 周欣
- 周采薇
- 夏海峰
- 宋云亭
- 崔晓丹
- 张爽
- 张玮灵
- 张金锋
- 张鑫蕊
- 徐伟
- 徐泰山
- 徐琨
- 方勇杰
- 曾奕
- 朱玲
- 朱磊
- 李兆伟
- 李峰
- 李鹏
- 杨辉
- 杨雪红
- 林敏
- 柯贤波
- 梁剑
- 汤奕
-
-
李锋;
赵慧勉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于煤制气工程项目电力供电网络安全运行控制系统,并对供电电源联网运行、联网切孤网、锅炉跳闸、孤网及主动解列共5种不同工况下的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绘制了三炉两机两套生产线联网和三炉两机两套生产线孤网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图;并基于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联网方式、孤网方式下的稳定特性,研究了企业电网内部机组跳闸、负荷跳闸、对外联络断面N-1跳闸、对外联络断面断开等故障下的暂态稳定特征.
-
-
吴俊焕;
李松根
-
-
摘要:
随着"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全面部署,大量的光线路终端OLT相继建设并投入使用,其承载了用户的语音、宽带以及IPTV业务.若OLT出现脱网,则会导致用户无法使用业务[1].本文通过论证导致OLT脱网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最后探讨保护优化方案.
-
-
-
-
邓梅;
李长福;
张颖;
张燕;
胡仁祥
-
-
摘要:
针对含大量风电场的末端地区电网外送通道由220 kV上升为750 kV网架后,研究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时,地区电网和主电网电压、频率的动态过程,运用PSASP程序仿真分析,提出稳定控制策略.计算结果表明,变电站母线电压波动的幅度与一次性脱网的风电区域容量成线性关系.在电压振幅较大的变电站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该变电站母线电压的攀升得到了有效控制.
-
-
-
郝捷;
刘鹏飞;
张健
-
-
摘要:
以山西电网为例,主要针对雁淮直流投产后近区风电机组因调节电压能力不足以及风电机组耐高压性能不满足电网正常运行要求而造成的风机脱网进行仿真分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搭建山西电网实际仿真模型,分析了雁淮直流发生故障对近区风机的影响,并从各种不同的直流故障及风机同时率两个因素仿真计算了风机脱网的趋势.结果 表明,雁淮直流近区风机需要提升风机耐压能力并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降低脱网风险.
-
-
潘瑞球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的力度,风力资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势特点,因此,我国尤其注重对风力资源的应用,实现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发电的过程中存在着风电机组脱网问题,难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将针对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
-
吴文波;
李积霞;
蒲太平
-
-
摘要:
研究了中小容量调相机在风电场的应用。首先结合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对电网的影响分析了电网的需求,然后研究了不同无功补偿装置的工程应用情况,比较了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及经济性,提出了用于风电场的中小容量调相机应具有的性能特点。
-
-
李文学
-
-
摘要:
随着国外水泥厂建设项目的增多,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为其供电的自备电站运行方式的特殊性.工业不发达国家电网容量较小,稳定性相对较差,其电力指标(如频率和幅值)经常出现变动,水泥厂启、停大设备时产生的冲击往往与外电网系统相互影响,加之,当地电力部门也会对水泥厂用电进行限制,联络线便会经常跳闸,自备电站就由联网运行转为孤网运行,厂内用电负荷全部转由自备电站机组提供.如何减少脱网的情况及如何应对,本文就此问题举例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