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盂旁囊肿

肾盂旁囊肿

肾盂旁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370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肾盂旁囊肿的相关文献由6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瑞鹏、诸靖宇、孟庆军等。

肾盂旁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3.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370 占比:96.86%

总计:5544篇

肾盂旁囊肿—发文趋势图

肾盂旁囊肿

-研究学者

  • 李瑞鹏
  • 诸靖宇
  • 孟庆军
  • 杨文增
  • 丘少鹏
  • 刘文瞻
  • 刘昌伟
  • 刘裔道
  • 吴奎
  • 吴海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颖; 于航; 刘昊; 代晓飞; 崔亮
    • 摘要: 目的探讨利尿超声检查及增强CT检查在诊断肾盂旁囊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拟诊直径>4.0 cm的肾盂旁囊肿病例37例,行利尿超声检查、增强CT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的输尿管软镜检查。以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利尿超声检查及增强CT检查的结果与之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用利尿超声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诊断肾盂旁囊肿的可行性。结果在本研究选取的37例病例中,经利尿超声诊断为肾盂旁囊肿的有30例,排除7例;经增强CT检查诊断为肾盂旁囊肿的有31例,排除6例;经输尿管软镜检查诊断为肾盂旁囊肿的有32例,排除5例。利尿超声检查和输尿管肾盂软镜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69,增强CT检查和输尿管软镜检查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467,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利尿超声检查联合增强CT检查用于诊断肾盂旁囊肿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结论利尿超声检查及增强CT检查单独用于肾盂旁囊肿的诊断准确性有限,但两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肾盂旁囊肿的诊断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向晓敏
    • 摘要: 目的 分析肾盂旁囊肿应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比对组与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比对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40.24±14.93)min、通气时间(1.24±0.41)d、术后住院时间(5.21±1.62)d、下床时间(1.02±0.33)d均短于比对组的(65.93±16.88)min、(1.55±0.64)d、(6.45±0.64)d、(1.43±0.64)d,术中出血量(18.63±7.72)ml少于比对组的(100.61±16.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盂旁囊肿应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 李少鹏; 林智文; 黄小清; 许荣耀; 黄世军; 陈富源; 蔡建通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开窗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8月在福建省石狮市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开窗治疗的29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通过输尿管软镜探查成功定位囊肿(初始成功组);8例患者定位失败(初始失败组),对于初始失败病例,通过超声及内镜联合定位后成功寻及囊肿。结果2组病例的手术总体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失败组在应用超声后的囊肿定位时间[(3.5±1.0)min]明显短于初始成功组[(11.8±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CT复查结果显示,初始成功组和初始失败组的影像学有效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对于定位困难的肾盂旁囊肿病例,超声联合内镜定位能明显缩短定位时间,提高囊肿定位成功率,更安全可靠。
    • 陈荧野; 陈勇; 魏小杭; 孙伟; 张鑫
    • 摘要: 目的探讨亚甲蓝囊肿内注射在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59例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亚甲蓝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亚甲蓝组采用亚甲蓝囊肿内注射后行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对照组直接行肾盂旁囊肿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亚甲蓝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术中未找到囊肿。与对照组比较,亚甲蓝组手术时间[(21.9±4.6)min vs.(25.3±5.1)min]和寻找囊肿时间[(4.9±2.2)min vs.(8.8±4.4)min]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囊肿内注射可准确定位囊肿切开部位,缩短手术时间。
    • 叶建亭; 郭昭建
    • 摘要: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穿刺内引流术,观察组实施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和术后的疼痛,并且术后恢复快、较少有复发,较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熊标; 卢童; 徐康; 周治军; 万涛; 熊鹰
    • 摘要: 目的 观察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肾盂旁囊肿病人71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接受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36例,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46.83±8.37)分钟,卧床时间(1.86±0.33)天,住院时间(6.17±0.82)天,治疗费用(1.41±0.09)万元,出血和感染发生率均为2.86%;对照组手术时间(47.86±6.78)分钟,卧床时间(1.94±0.39)天,住院时间(5.86±0.87)天,治疗费用(1.37±0.08)万元,出血和感染发生率均为5.56%,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漏尿及囊肿复发率分别为0和2.86%,对照组分别为11.11%和1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肾盂旁囊肿是一种微创、安全且高效的治疗手段.
    • 冯勇军
    • 摘要: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单纯性肾盂旁囊肿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于2017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单纯性肾盂旁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在输尿管软镜辅助下钬激光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30例单纯性肾盂旁囊肿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1年后,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过程中出现小血管出血2例,通过钬激光止血后,不再出血;术后出现发热38°C情况1例,予以患者加强抗感染和退烧治疗后,不再复发.结论: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单纯性肾盂旁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 吴永东; 林立国; 廖君屯; 王晓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技术Ⅰ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共对29例被诊断为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患者采用经皮肾技术Ⅰ期治疗,记录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以及随访2年的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Ⅰ期同时完成MPNL和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无死亡病例,术中和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25例(86.2%)PCNL一次性取净结石,联合应用Ⅱ期手术或SWL等辅助措施后总净石率达100%.术后3个月18例患者囊肿消失,11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其中7例患者囊肿缩小至原体积的20%、4例患者囊肿缩小至原体积的30%.结论 经皮肾技术Ⅰ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临床推广.
    • 王龙; 王健; 王彬; 佟发春; 邓仁强; 翟成喜; 李应忠
    • 摘要: cqvip:肾盂旁囊肿是肾囊肿中一种特殊囊性病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最常见的是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但治疗肾盂内的肾囊肿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发展,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也被广泛应用^([1])。肾盂旁囊肿主要是指靠近肾盂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囊肿,约占肾脏囊性疾病的1%~3%,为一种非遗传性疾病^([2])。
    • 燕洋洋; 韩冬; 师卫华; 张明
    • 摘要: 目的 基于能谱CT平扫构建肾盂旁囊肿与非结石性肾积水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经能谱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尿路造影(CTU)确诊的肾盂旁囊肿患者54例,非结石性肾积水患者68例.于能谱CT单能量平扫图像上分别测量2种病变70 keV CT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及水浓度(WC),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40~70及λ40~100).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肾盂扩张情况.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CTU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鉴别诊断模型.结果 肾盂旁囊肿及非结石性肾积水2组患者的年龄、肾盏扩张、70 keV CT值及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变量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肾盏扩张及70 keV CT值是鉴别2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0.97[95%置信区间(CI)4.85~35.84]、13.18(95%CI 4.85~35.84)及0.87(95%CI 0.80~0.94).三者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 0.820~0.939),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81.5%.结论 基于能谱CT平扫70 keV CT值、患者年龄及肾盂扩张建立的模型对鉴别肾盂旁囊肿与非结石性肾积水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无症状的肾盂旁囊肿患者可避免CT增强或CTU检查而降低电离辐射剂量及对比剂负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