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景度评价

美景度评价

美景度评价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建筑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3262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艺术科技、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美景度评价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建文、刘格言、李霄鹤等。

美景度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3262 占比:99.96%

总计:183330篇

美景度评价—发文趋势图

美景度评价

-研究学者

  • 董建文
  • 刘格言
  • 李霄鹤
  • 江明艳
  • 王与茜
  • 盛志祎
  • 陈其兵
  • 黄尹姝
  • 黄笑
  • 上官莎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菲; 李玉灵
    • 摘要: 林内景观质量评价对林场的经营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而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对生态景观林景观质量有重要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6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采用美景度评价(SBE)法以美景度作为景观质量指标,通过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分夏季近景的景观质量影响,进而为塞罕坝生态景观林夏季景观经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林内垂直结构越完整,林下整齐度越高,人们的喜好频数越高,美景度越高。(2)林内透视距离与美景度值存在明显的二项式关系;林内透视距离高于1倍树高时,美景度值随透视距离增加而增加。(3)林分枝下高与株高比值和美景度值存在二项式关系,林分枝下高与株高比值在0.5~0.6之时,美景度值存在1个峰值,此时人们接受程度最高。人们对林内垂直结构、透视距离、林下整齐度、树干形态与枝下高等指标偏好程度为打造更美好的生态景观林提供科学指导,对林场的转型和森林景观旅游事业有促进作用。
    • 魏晖; 李婷婷; 张蒙静; 宋文馨; 成克武
    • 摘要: 以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内人工起源的风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采用SBE法、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风景林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对于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整体景观喜好程度为一般,公园内5种不同林分类型风景林美景度平均值排序为加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白桦林>黑松林;在选取的14个影响景观质量的评价指标中,枝下高、平均胸径、林分密度、树干形态和林内透视距离对风景林景观质量影响显著(P0.05)。据此构建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不同林分类型风景林的结构优化措施。同时,SBE法作为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的一种可行方法,能够为风景林景观结构优化对策提供参考。
    • 王昕彦
    • 摘要: 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始建于2010年,是辰山植物园最早、最重要的专类园之一,2015年作为核心展示区向专类花园发展的先导项目进行整体改造。为了探索植物专类花园景观营建中的关键要素,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其景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园月季园景观特色突出,植物品种丰富,整体美景度评价较理想;空间合理性、月季覆盖度和植物层次感对景观美景度影响显著,在专类花园营建中应重点考虑。
    • 孙勇; 李超; 苏一江
    • 摘要: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用SBE法对香格里拉东环线20个观景台周边自然风景进行美景度评价,确定观景台建设强度和等级,并采用对照实验描述测试方法与测试者差异对美景度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测试顺序不同时,不同的受测人群都会对相同风景出现一定评价偏差,专业组的评分较公众组结果更稳定。(2)受测试的专业组与公众组在审美倾向上有较高相似度。(3)在20个观景台中,峡谷口、雪山对望等7个观景台美景度综合评分较高,九仙峰、花海蓝天等9个观景台评分较为一般,虎香至高等4个观景台评分较低。
    • 张清霞; 檀秀艳; 程艳; 桑永旗; 操梦涵; 朱彦
    • 摘要: 景观设计包括现代陵园景观设计及其他种类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是陵园景观中的重要部分,植物配置的不同会导致烈士陵园区域美景度的不同。文章以合肥市大蜀山烈士陵园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其植物品种、种植模式及配置方式,并对其美景度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研究小组选取大蜀山烈士陵园中的10个样地,从社会功能、观赏功能、服务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由此得出合肥市大蜀山烈士陵园植物配置及其美景度评价结果。
    • 刘婷婷; 赵爽; 李进宇; 王永格
    • 摘要: 植物景观评价可以为植物景观优化及植配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有目的的选育目标植物品种。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园林绿地中、在圃植物中的植物(蚂蚱腿子、花木蓝、杭子梢、荆条)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5月份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最高,SBE值为0.780,单株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较高的为花木蓝和荆条,表现较好的月份为5月和7月。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基于提升植物景观的植物选育和植配模式的方向,为营造乡土植被景观提供参考。
    • 杜艳宇; 赵宏波; 叶可陌; 陈曦
    • 摘要: 采集以杜鹃花为主体的景观样地图片,运用BIB-LCJ法,通过让景观专业学生和从事景观行业的专家与社会人士,对处于杜鹃花花期且以杜鹃花为主体的36个景观样本进行景观评价,探究人们对杜鹃花植物景观的审美意向。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杜鹃花品种类型多样、颜色配置与种植层次丰富、视觉面积占比较高的杜鹃花景观样本。
    • 赵誉洁; 黄子洛; 黄培林; 郑督来; 傅伟聪
    • 摘要: 为探讨影响三坊七巷道路景观质量的因子,选取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为研究对象,拍摄247张照片,选取其中40张运用灰色统计分析以及美景度评价方法对三坊七巷中的坊巷道路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留的6个因子按照美景度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墙面色彩(34.2%)、植物色彩明度(27.2%)、光影(15.3%)、植物色彩数量(11.1%)、建筑门窗雕饰(9.1%)、植物层次(3.1%),建立了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要素类目之间的评价模型,并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坊巷道路的保护与更新提出建议。
    • 安慧; 李鹏波; 吴军
    • 摘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事业的推进,村镇环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此过程当中,由于过分追求农村城镇化、景观现代化,美学评价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方面出发,分析乡村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分解评价乡村景观美景度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要点.这对未来增加乡村景观多样性,提高村民乡村景观设计参与度,提升乡村景观观赏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刘格言; 王与茜; 黄尹姝; 盛志祎; 黄笑; 陈其兵; 江明艳
    • 摘要: 研究以西南地区竹林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的风景竹林林内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权重为林内美学指标(0.2864)>竹林健康指标(0.2442)>林分结构指标(0.1769)>林下特征指标(0.1663)>林木测树指标(0.1262);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研究了每个准则层中的主要评价指标(平均枝下高、立竹密度、倒伏度、林下层整齐度、通视性)的类目等级与竹林美景度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偏爱枝下高在5.5m以上、竹林密度适当(散生竹6000 ~ 12000株·hm-2,丛生竹700 ~1100丛·hm-2)、几乎没有倒伏(或倒伏竹株数≤2株·100m-2)、林下层整齐、通视性在20 m以上的竹林,由此提出了风景竹林林内景观改造提升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