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6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财政、金融、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61700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农村工作通讯、齐鲁粮食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9学术年会、2006年全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文献由45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小萍、刘涵、姜爱林等。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1700篇
占比:99.96%
总计:1062165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研究学者
- 周小萍
- 刘涵
- 姜爱林
- 陈百明
- 周慧秋
- 高进水
- 叶慧
- 李海鹏
- 段小红
- 王姣
- 肖海峰
- 胡晓群
- 蓝海涛
- 赵予新
- 马健
- 刘宇
- 刘江
- 刘芳清
- 周克艳
- 孙红霞
- 张利国
- 张士功
- 张秀娟
- 张翘楚
- 彭卫彪
- 彭珂珊
- 李婧
- 李强
- 李旭光
- 李连英
- 杨海霞
- 杨秋艳
- 梁保松
- 樊凌翰
- 毕红杰
- 汪兴东
- 汪鹏
- 王亚伟
- 王常君
- 王渝陵
- 罗荣
- 苏克勤
- 袁昌定
- 邓大才
- 郭锦墉
- 钟丽平
- 陈昭玖
- 雷景贵
- 马晓河
- 魏忠炜
-
-
-
-
摘要:
一、原则同意《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并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
-
-
-
-
摘要: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保障粮食安全要抓得实而又实,重点是"三靠"。一靠责任落实。中央明确,今后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二靠收益保障。今年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三靠基础支撑。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
-
-
-
摘要:
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
-
-
石文军;
张飞;
王艺斐;
朱建平
-
-
摘要:
开封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建管并举,创新机制,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2019年完成建设任务1.2万hm^(2),2020年完成建设任务2.07万hm^(2),2021年完成建设任务2.73万hm^(2)。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建成千亩方21个,万亩方156个,上图入库23.4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5%,占基本农田的66.2%。
-
-
蒋莹
-
-
摘要: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最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引发广泛关注。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处于这一危机的阴影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也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
-
-
江涛;
刘小林
-
-
摘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保障,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都昌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西省粮食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
-
-
-
摘要: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提出氮磷钾及其他元素等养分的适宜比例、施肥量、施肥方法的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国家已经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列入财政预算,在全国重点推广。
-
-
无
-
-
摘要:
近年来,仪征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优化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提高认识、厘清思路,回答好“为什么做”的问题生态型犁耕深翻是一项新技术,如何尽快让农民接受是农机推广机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
苏正国;
黄尚宁
-
-
摘要: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2年6月25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斗志昂扬建功新时代之际,我们迎来了第32个全国土地日,这是一个为保护土地而专门设立的纪念日。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为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9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广西成为全国从省(自治区)级层面全面推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网格化监管的“第一梯队”。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切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田长制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深入宣传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国策,凝聚社会共识,形成良好氛围,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
-
沈俊;
丰家傲
-
-
摘要:
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是基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全域统筹运作的土地整治活动,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和农民家庭财产升值,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
-
李海鹏
- 《2006年全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质上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1990-2004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效率评价.结果显示,历年的粮食综合生产效率普遍较高,平均效率值为0.998 3,DEA整体技术有效的年份有11年,而造成部分年份生产无效率的原因在于较低的规模效率.在效率优化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
陈昭玖
- 《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着重分析了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演变过程,并从健全法律和执法体系、新技术运用、农业结构调整、粮田休耕、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流通等多角度,建立和提出了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主要政策目标的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长效机制和对策措施.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分析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曲线,用数量指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及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统计学的因素汇总求均值法和频率直方图法。求算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在环境改善时的产量提升空间;利用数学模型法,用自然质量分与修正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定量评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任意组合后粮食产量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直接用产量高低来衡量单一因素指标变化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改变基,提高了成果描述的直观性和可信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四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程度最好,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分析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曲线,用数量指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及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统计学的因素汇总求均值法和频率直方图法。求算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在环境改善时的产量提升空间;利用数学模型法,用自然质量分与修正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定量评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任意组合后粮食产量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直接用产量高低来衡量单一因素指标变化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改变基,提高了成果描述的直观性和可信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四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程度最好,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分析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曲线,用数量指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及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统计学的因素汇总求均值法和频率直方图法。求算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在环境改善时的产量提升空间;利用数学模型法,用自然质量分与修正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定量评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任意组合后粮食产量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直接用产量高低来衡量单一因素指标变化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改变基,提高了成果描述的直观性和可信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四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程度最好,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分析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曲线,用数量指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及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统计学的因素汇总求均值法和频率直方图法。求算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在环境改善时的产量提升空间;利用数学模型法,用自然质量分与修正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定量评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任意组合后粮食产量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直接用产量高低来衡量单一因素指标变化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改变基,提高了成果描述的直观性和可信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四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程度最好,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8年
-
摘要:
分析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曲线,用数量指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及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统计学的因素汇总求均值法和频率直方图法。求算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在环境改善时的产量提升空间;利用数学模型法,用自然质量分与修正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定量评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指标任意组合后粮食产量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直接用产量高低来衡量单一因素指标变化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改变基,提高了成果描述的直观性和可信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四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程度最好,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
-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2-12-25
-
摘要:
一种对于生产能力(Capacity)与物料(Material)的综合情况进行精确预估(Target Forecast)的系统与方法,应用在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SCM)中,按照电子商务订单交付作业(E-Fulfillment Processes)与承诺生产能力(CTP)多点(Multi-Site)生产的需求,解决多点(Multi-Site)生产、物流与分配销售的问题,并可降低库存、确保料况正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