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
中小河道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515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科学与财富、科技创新与应用、东北水利水电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技术及管理”学术研讨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等;中小河道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华岗、常方、李慧婷等。
中小河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515篇
占比:99.01%
总计:21731篇
中小河道
-研究学者
- 吴华岗
- 常方
- 李慧婷
- 赵英杰
- 刘国军
- 黄民生
- 何静
- 刘俊
- 刘振红
- 刘斌
- 刘桐
- 刘隆学
- 吴伟峰
- 吴景社
- 周雷
- 夏晓武
- 孙中森
- 季吉
- 崔军峰
- 常国梁
- 应丹
- 张小磊
- 张彬彬
- 张振
- 张晓东
- 张欣欣
- 徐后涛
- 徐楠
- 徐燚
- 朱相明
- 朱红伟
- 李云冉
- 李振东
- 梅丽珍
- 段青维
- 王丹
- 王守春
- 王廷沣
- 王建波
- 王松庆
- 王江南
- 程江
- 袁春波
- 贾翔
- 赵敏华
- 邱玉艳
- 郑侠
- 郝志香
- 陆梅
- 韩蕊
-
-
肖江;
赵斯佳;
胡斌
-
-
摘要:
文章以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为案例,以“人-水-生态”为基本理念,以生态水利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分析,确定设计思路及主要措施,以河道典型断面的生态水利设计为重点,给出重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展示,主要包括边坡及河底、水工挡墙、景观规划园路及堤顶巡河路、水生动植物等内容的设计思考,以此为设计师提供水安全和水生态理念应用于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的规划设计经验。
-
-
赵利
-
-
摘要:
我国中小河道大多都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各地水利建设部门已经开始对中小河道污染治理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并运用到实际治理中。目前,常用的河道疏浚淤泥处理技术主要有水下疏浚淤泥处理技术、排干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和环保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其中,水下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包括抓斗式、泵吸式、铰吸式三种,排干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包括干挖清淤施工法和水力冲挖施工法两种。这些方法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河道疏浚淤泥处理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而在实际应用中,水力冲挖施工法要求在河道疏浚淤泥处理之前,作业人员需设置低凹位置,使用水利冲刷设备将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有效冲洗,在这一过程当中被冲洗的泥浆会向提前设置好的低凹位置流动,在泥浆全部汇集后,工作人员可利用泥浆泵等方式对泥浆进行二次处理。该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泥浆输送,且淤泥清理比较彻底,同时还没有运输环节,能防止二次污染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约成本,综合效益比较明显,其应用也变得愈加广泛。本文结合河道疏浚淤泥处理工程实例,探讨水力冲挖施工法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
-
欧阳凯
-
-
摘要:
我国中小河道大多都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各地水利建设部门已经开始对中小河道污染治理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并运用到实际治理中。目前,常用的河道疏浚淤泥处理技术主要有水下疏浚淤泥处理技术、排干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和环保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其中,水下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包括抓斗式、泵吸式、普通绞吸式三种,排干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包括直挖清淤施工法和水力冲挖施工法两种。这些方法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河道疏浚淤泥处理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而在实际应用中,水力冲挖施工法要求在河道疏浚淤泥处理之前,作业人员需设置低凹位置,使用水利冲刷设备将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有效冲洗,在这一过程当中被冲洗的泥浆会向提前设置好的低凹位置流动,在泥浆全部汇集后,工作人员可利用泥浆泵等方式对泥浆进行二次处理。该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利泥浆输送,且淤泥清理比较彻底,同时还没有运输环节,能防止二次污染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约成本,综合效益比较明显,其应用也变得愈加广泛。本文结合河道疏浚淤泥处理工程实例,探讨水力冲挖施工法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
-
康丽娟
-
-
摘要:
(2)中小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技术从河道水质、生物、底泥及物理属性和生态景观适宜性等方面,整合优化现有河道生态评价指标,选取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鱼类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构建上海地区中小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和软件平台,满足上海城乡生态河网建设、河道生态治理和水质提升工作需求。
-
-
无
-
-
摘要:
项目结合农村中小河道水体污染特点,提出“过程拦截-前置净化-原位生态修复”的梯级生态治理措施,并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筛选出氮、磷去除效果佳的湿地植物4种,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强的吸附性材料3种;探究了农村河岸植被过滤带拦截作用与机制、生态护坡形式确定及各种填料除磷特性;构造了农村中小河道污染水体自修复、自运行、自维护的生态浮床系统;构建了“污染源源头-末端水体-梳带型水体”梯级污染源阻控与生态系统重构体系,形成由多皱褶岸带-梳型水系-连通沟渠等构成的近自然生态治理体系,进一步耦合了河道水体原位多元生态修复技术,构建了水质自净化和生态系统自维持的系统。
-
-
施红梅
-
-
摘要:
上海市青浦区水网密集,河道护岸防护比例高,护岸主要分为生态护坡、阶梯式砌块挡墙、直立硬质挡墙、桩类护岸、叠石护岸,文章根据当地近年的工程实践效果,对各类护岸的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各种护岸在安全、生态及景观等方面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青浦区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对青浦区现阶段生态护岸建设、水文化的提升提出了建议,旨在能够为后续的水系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
-
宗锦武;
朱玉培
-
-
摘要: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大力推进赣江河道砂石资源管理改革,成立国有砂石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开展一系列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赣江砂石盗采超采等违法行为已基本杜绝。但境内中小河道砂石偷采盗采现象仍时有发生、屡禁不止,通过开展专项调研,本文对中小河道采砂管理提出了几点思考。
-
-
徐后涛
-
-
摘要:
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是保持河道水生态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的完整性,从而实现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基于河道生态健康的内涵,参考“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质、生物2个方面15个指标对上海罗泾水源地河网水系的39条河道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罗泾水源地保护区内河道水质子系统的健康状态多处于优、良的水平,生物子系统健康状况多为中的状态,水质综合评价好的河道,生态状况也较好。河道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罗泾水源地保护区河网水系生态健康多处于中的状态,39条河道中,评分在60~70分之间有31条,80分以上河道有2条。
-
-
王燕
-
-
摘要:
川沙新镇地处上海东郊,河网密布,中小河道承担着农业灌溉、防汛排涝、引清调水和生态维持等重要的作用,从上海2006年启动的"万河整治行动"开始,加上定期的河道整治与河道轮疏,中小河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河道面貌大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川沙中小河道管理养护水平,本文通过对当前川沙中小河道管理养护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积极探索今后川沙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
-
王锦丽;
冯彦有
-
-
摘要:
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附近的工厂数量众多,再加上生活污水等肆意排放,导致农村中小河道的生态日益恶化.要求相关单位在明令禁止排放污水的情况下,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农村中小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优化水体的自净化能力,以此来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本文主要研究农村中小河道生态化综合治理.
-
-
李克先
-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技术及管理”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现行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在解决区间径流影响问题时,惯用的方法是增加河段内的计算节点或将区间入流概化为沿程均匀分布,但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从一维水质模型的基本形式出发,针对水资源管理保护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要求,通过分析山丘区中小河道设计水文条件下区间入流的径流组成、入流位置及水质特性,在合理简化前提下,推演得出区间入流影响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的改进模型.改进模型仅比原模型多出一个参数,几乎未增加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工作量,但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可以作为中小河道区间径流影响下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种实用方法.
-
-
常国梁
- 《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中小河道频繁发生干涸断流、河道被侵占与污染及河流湿地萎缩等生态灾害,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又暴露出北京市部分中小河道淤积严重、行洪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2012年以来北京市启动了以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河道污染,清除河道侵占与淤积为主要目标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为在中小河道治理中更好地落实防洪安全与生态安全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本文从河道生态功能划分、生态状况分级、生态需水量估算三方面提出北京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其实际操作方法,期望对北京市中小河道治理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
-
王培兴;
高昊旻;
吴伟峰;
王卫
- 《第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
| 2005年
-
摘要:
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对镇乡域内的中小河道进行区域性的河道生态水土保持建设,为了对这些工程进行评价,建立能科学反映生态修复效益的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指标系统、目标指标3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层综合建立指标体系.上海市郊区河道生态水土保持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分为5个:工程体系、水保体系、生态体系、水质体系、管理体系,对每个体系选取若干指标,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工程进行评价.
-
-
-
陈晓;
赵薇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
-
陈晓;
赵薇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
-
陈晓;
赵薇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
-
陈晓;
赵薇
-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
-
-
-
-
-
-
-
-
-
-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7-19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顾城市中小河道防洪排涝与景观需求的生态浮岛,包括多个相互连接固定的浮岛单元,所述浮岛单元包括浮岛板、定植篮、帘式曝气膜组件、微生物填料球、曝气管路系统;所述浮岛板四周通过箍圈固定有浮筒;所述浮岛板中部开设有定植孔,定植孔内嵌入有定植篮,所述定植篮内填充有植物生长基质且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浮岛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帘式曝气膜组件;所述浮岛板底部悬挂有微生物填料球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削减城市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造成的冲击性污染,也是水资源的有效补充。污染物净化效果好,初期雨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无须维护、动力消耗低、氧利用率高,因此综合工程投资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