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5787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社区医师、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相关文献由77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李娟、沈晓凤等。

硬膜外分娩镇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5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5787 占比:99.55%

总计:76133篇

硬膜外分娩镇痛—发文趋势图

硬膜外分娩镇痛

-研究学者

  • 张静
  • 李娟
  • 沈晓凤
  • 王亚娟
  • 于志强
  • 付娟
  • 侯春洁
  • 冯善武
  • 刘昱升
  • 刘珍珍

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薇薇
    • 摘要: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无创接生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邳州市中医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33例,采用无创接生;观察组产妇34例,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无创接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与疼痛状况、产后会阴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现会阴水肿、感染、侧切及裂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接生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能够大大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的疼痛,从而更好地改善分娩结局。
    • 何丽; 张立萍; 蔡芸; 刘朝敏; 何勇; 胡春
    • 摘要: 近年来瘢痕子宫妇女增多,主要因为剖宫产者增多,瘢痕子宫妊娠率也随之增高^([1])。我国是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为54.9%^([2,3])。瘢痕子宫已经成为剖宫产的第一位因素^([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具有子宫破裂风险,应谨慎选择其分娩方式^([5])。
    • 徐永敏; 陈小红
    • 摘要: 目的观察硬膜分娩镇痛对高龄初产妇并发症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于福州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分娩镇痛的32例高龄初产妇作为镇痛组,将未接收分娩镇痛的28例高龄初产妇作为未镇痛组。未镇痛组高龄初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组高龄初产妇给予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高龄初产妇产程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以及盆底组织功能。结果镇痛组高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显著少于未镇痛组高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高龄初产妇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未镇痛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高龄初产妇产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高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高龄初产妇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水平明显优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镇痛组高龄初产妇盆底功能各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高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产妇疼痛评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损伤,具有较高安全性。
    • 宋幽平; 杨歆璐; 吕蔓蔓; 疏树华
    • 摘要: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胃窦排空的影响。方法选择孕足月初产妇87例,年龄20~40岁,BMI 20~4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自愿是否需要分娩镇痛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其中镇痛组43例,对照组44例。镇痛组在L_(2-3)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置管成功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配方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对照组不使用分娩镇痛。超声检查胃窦排空后给予碳水化合物饮料300 ml,分娩期间产妇不再进食其他食物饮料。记录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和宫口开全时的胃窦横截面积(CSA)、单位体重胃容量(GV_(W))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胃窦再次排空所需时间。记录分娩期间恶心和中转剖宫产情况。记录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记录产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饮用碳水化合物后30、60、120 min和宫口开全时CSA和GV_(W)明显减小(P<0.05),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和宫口开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胃窦再次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恶心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产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加快产妇胃窦排空,产程中饮用300 ml的碳水化合物饮品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
    • 吴焘; 魏巍
    • 摘要: 目的探究硬膜外不同给药方法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认知功能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19年1—12月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规律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麻醉药物用量、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同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产妇给药前后的认知功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分娩前后产妇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水平。结果规律间断给药组产妇镇痛后3h和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持续给药组(P0.05);规律间断给药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用量、器械辅助比例均低于持续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镇痛效果与持续给药相比,对减轻产妇疼痛、帮助胎儿自然分娩的效果更佳,但不影响产妇认知功能。
    • 陈菲菲; 褚国强; 钱敏; 聂鑫
    • 摘要: 目的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统计产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根据产后是否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分为不良组(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和良好组(未出现不良分娩结局),收集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产妇中,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11例(不良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13.41%(11/82),良好分娩结局71例(良好组)。产妇不良产后结局8例,其中剖宫产4例、羊水污染1例,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不良结局3例,其中胎儿窘迫2例,Apgar评分≤7分1例。不良组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初次体温升高时宫口扩张范围≤4.6cm例数占比较良好组高(χ^(2)=25.623、23.993、18.147,P均35岁、孕前BMI数值较高均为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OR=2.754,95%CI=1.133~6.693;OR=2.735,95%CI=1.125~6.646;OR=2.776,95%CI=1.142~1.747;OR=3.074,95%CI=1.265~7.471;P均<0.05)。结论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产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较高,且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初次体温升高时宫口扩张范围小、年龄较高、孕前BMI数值较高的产时发热产妇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风险较高。
    • 黄瑞平; 劳诚毅; 刘珍玉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动间歇脉冲式硬膜外注射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与持续硬膜外注射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阴道试产且要求分娩镇痛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00例,按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50例自动间歇脉冲式硬膜外注射复合PCEA为观察组,50例持续硬膜外注射复合PCE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所需硬膜外药液总量和自控加药次数及产妇满意度。结果:镇痛前、镇痛后产妇VAS评分,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小时所需镇痛液(8.5±2.4)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3±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间歇脉冲式硬膜外注射复合PCEA分娩镇痛用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用药量更少,镇痛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剖宫产率。
    • 金春花; 徐袁; 陈建丰
    • 摘要: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阶段实施硬膜外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产妇规则宫缩时(在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在产妇分娩活跃期(宫颈扩张≥3 cm)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手术例数,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和分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宫口开至2 cm(T_(0))、4 cm(T_(1))、宫口开全(T;)、胎儿娩出(T;)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变化。结果 A组有3例、B组有10例产妇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两组产妇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与B组比较,A组产妇在T_(0)、T_(1)时的MAP、HR明显降低(t分别=2.18、2.94、2.13、7.30,P均0.05)。结论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瘢痕子宫产妇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效果优于活跃期分娩镇痛。
    • 刘琴; 孙彩霞; 陈晨; 张进; 任树君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血浆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50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产妇是否愿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将接受硬膜外镇痛的100例产妇作为硬膜外组,未接受硬膜外镇痛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产妇入院时(Ta)、镇痛前或宫口开至2~3 cm(T0)及宫口开全时(T3)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6水平;记录所有产妇各产程时间,T0、镇痛后1 h(T1)、镇痛后2 h(T2)和T3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整个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与Ta相比,所有产妇在T0和T3时IL-6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硬膜外组在T3时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所有产妇在T1、T2、T3时子宫收缩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在T1、T2、T3时宫缩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硬膜外组第一产程时长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接受硬膜外镇痛(95%CI:0.011~0.307,P<0.05)、宫口开全时宫缩强度减弱(95%CI:-0.010~-0.006,P<0.001)、第一产程时长增加(95%CI:0.001~0.002,P<0.05)是产妇IL-6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所有经阴道分娩产妇IL-6水平随产程进展逐渐升高,接受硬膜外镇痛、宫缩强度减弱和第一产程时长增加是产妇IL-6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 梁仲云
    •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两组均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新生儿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改善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