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井水害

矿井水害

矿井水害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23304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环渤海湾-泛珠三角区域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陕西省煤炭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矿井水害的相关文献由109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德民、孙亚军、武强等。

矿井水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0 占比:1.72%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23304 占比:97.92%

总计:23800篇

矿井水害—发文趋势图

矿井水害

-研究学者

  • 刘德民
  • 孙亚军
  • 武强
  • 王经明
  • 连会青
  • 徐智敏
  • 施龙青
  • 邱占林
  • 高宇
  • 尹尚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明广
    • 摘要: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极大。结合望云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矿井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探讨了煤矿开采过程中水害防治措施,可以为煤矿水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振江
    • 摘要: 以新景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背景,调查分析了地表水、地下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等矿井水害因素。分析表明,新景矿主要开采的8、9、15号煤层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均会沟通上覆采空区,采空区积水对该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威胁。同时,计算了井田内奥灰水带压区域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突水系数,均小于临界突水系数,表明奥灰水带压区属于相对安全区。
    • 张红鸟
    • 摘要: 为有效提升瞬变电磁探测法在矿井水害探测中探测的准确性可靠性,通过调查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应用现状,找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瞬变电磁探测法探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正确性,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探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后,瞬变电磁测量准确性提升了15%,这将有助于更准确的了解矿井水害情况,更好的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 元红俊; 钟飞
    • 摘要: 煤层开采地质因素的综合评价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工作。本文以下峪口煤矿232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各类地质因素的单项评价结果,采用数学方法对23210工作面进行煤层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面以中等威胁区为主,主要受煤层厚度、瓦斯地质灾害和顶板水害的威胁。
    • 苏玮; 姜春露; 查君珍; 郑刘根; 谢华东; 黄文迪; 陈园平
    • 摘要: 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对煤矿的安全开采带来很大的影响,快速准确地识别突水事件中所涉及的水源,是预防和解决矿井水害的关键手段之一。基于客观组合权和集对分析理论,针对矿井突水水源识别问题,以东滩矿4个含水层中的40个水样为识别样本,选取Na^(+)+K^(+)、Ca^(2+)、Mg^(2+)、Cl^(-)、SO_(4)^(2-)和HCO_(3)^(-)共6项水化学指标作为识别因子,构建了矿井突水的水源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0个检验样本进行水源识别。结果表明:客观组合权既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主观随意性的缺点,又弥补了单一客观赋权法带来的片面性较强的不足,能合理地对识别指标进行权重赋值。Ca^(2+)和Mg^(2+)的权重明显高于其他离子,分别为0.28和0.25,二者的权重之和占比达53%,说明这2个指标在突水水源识别中起主要作用。利用客观组合权-改进集对分析模型对10个检验样本进行识别,准确率达到90%,说明该模型在矿井水源识别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模型出现误判的原因可能是误判水样取样钻孔位于断层附近,断层切割侏罗系红层水含水层与二叠系砂岩水含水层,是具有一定导水能力的天然通道,导致水样与砂岩水含水层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并发生了混合。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应收集和监测各种含水层的水样数据,及时应用新的水样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为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奠定基础。
    • 王红梅; 董书宁; 王鹏翔; 王昊星
    • 摘要: 煤矿水害一直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水害类型多样,水害征兆隐蔽难以及时发现,防治难度大。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亟需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因地制宜的开发地下水监测预警技术,为矿井水害防治和灾害预警提供准确信息。分析了山东某矿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害隐患,制定了集水文监测、微震监测和电法监测于一体、对重点构造、重点开采工作面和重要含水层进行监测的矿井地下水监测预警方案,提出了多参数联动综合预警的水害预警方法和阈值设定方法;针对矿井水文监测孔数量少,不能满足预警要求的现状,研发了基于微胶囊技术的一孔双层地下水监测方法和装置,并在矿井地面水文监测孔中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多元监测技术相互融合、“点-面-体”一体化的全空间全过程矿井突水危险源监测预警软件。通过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地下水监测预警系统,能够进行多元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分析、预警和发布,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罗晓霞; 王万
    • 摘要: 为解决陕北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侏罗系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问题,采用方差过滤和交叉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研究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使用主要特征训练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构造高级特征,基于Stacking方式叠加随机森林和SoftMax,构建多模型融合的风化基岩富水性预测模型。以红柳林矿区实测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经过5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了27.8%和13.2%,micro-auc和macro-auc分别达到了0.94和0.93。可知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特征选择代替手工筛选特征可减少人为主观性对预测模型的影响,采用XGBoost构造的高级特征可更充分挖掘原始水文地质数据中存在的富水性规律,融合模型可发挥不同基模型的优势,缓解基模型存在过拟合现象,增加模型整体的预测准确率,为矿井防治水提供依据。
    • 孙豫陇
    • 摘要: 一直以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相关因素的干扰,致使水害现象出现。一方面,致使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获得保障;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生产工作的整体效率得以下降。所以,要求有关技术工作者深入了解水文地质特征,并且结合矿井水害,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防治策略,有助于规避或者降低矿井水害的产生几率,确保了矿山开采作业的安全性。笔者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阐述矿山水文地质特征相关情况,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科学分析了矿井水害的有效防治方案,以便进一步增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成效。
    • 晏涛; 连会青; 夏向学; 徐斌; 田振焘
    • 摘要: 现阶段矿井水害预警工作以水文地质参数、应力、应变等指标的阈值上下限监测为主,监测到的信息难以体现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复杂的突水机理。为解决亭南矿在开采过程中顶板及老空水突水的监测预警问题,以“上三带”理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监测指标梳理、多源数据融合预警方法,基于Spring Boot框架和GIS技术构建并设计了矿井水害“一张图”预警平台。结果表明:①该矿水害预警指标选取应集中在矿井水情、水文信息、微震导水通道监测及涌水量预测方面;②平台具备矿井水情风险五大数据库以及基础信息管理、数据信息管理和多源数据融合预警三大主要功能;③将导水裂隙带高度、进尺点与采空区距离、水压变幅3个指标的监测数据划分成4个预警等级,有效满足了矿井水害防治的实际需要。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矿井水害“一张图”管理模式的形成。
    • 赵森
    • 摘要: 本文结合大佛寺煤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综放工作面涌水预测预报的方法。通过说明矿井水害的诱发机制形成原因,过渡到研究采掘扰动及水岩耦合等多重因素下的岩体裂隙发育与破断现象。通过引入传统的微震监测技术,对岩体裂隙发育与破断过程进行精确拾取与反演,进一步说明水害防治中微震技术的运用可行性。结合实际情况,对大佛寺煤矿40119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时间尺度内矿井涌水量与微震频次与微震能量之间的协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既验证了冲击地压矿井微震监测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技术,也为深层次发展新型矿井水害预警技术提供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