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伐
盗伐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专利文献7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森林公安、广西林业、浙江林业等;
盗伐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建邻、覃均平、龙新春等。
盗伐
-研究学者
- 高建邻
- 覃均平
- 龙新春
- 冯锦华
- 刘云峰
- 丰榧富
- 何静
- 唐云建
- 孙怀义
- 张凯
- 李炳凯
- 沈照仁
- 洪金发
- 熊黎丽
- 王彦斌
- 王燕霞
- 王莉
- 胡军
- 胡晓力
- 莫斌
- 袁志霄
- 谢爱民
- 赵妮娜
- 陈河川
- 韩鹏
- 万国富
- 于学文
- 于盛建
- 任宗民
- 何鑫
- 佘光辉
- 余倩棠
- 余格格
- 侯金谷
- 俞慧荣
- 兰春福
- 刘乃刚
- 刘斌
- 刘日凯
- 刘旭升
- 华思武
- 叶伍阳
- 叶片1
- 向清平
- 吕连宽
- 吴国文
- 吴孔宜
- 吴日恒
- 吴鹤
- 周仁敬
-
-
杨俊波(文/图);
曾春霞(文/图);
杨静(文/图)
-
-
摘要:
如果你是一个花卉爱好者,面对一盆不在花期的兰花,想知道它究竟是价值连城还是普通品种;如果你是一名司法工作者,当面对需要鉴定的树木粉末究竟是一般木材加工剩余物,还是盗伐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留下的残留物。
-
-
曹凌云
-
-
摘要:
云山,位于温州楠溪江上游,山野苍茫,其中有400公顷森林,是我舅舅五十年前任当地公社书记时,带着村民开山种植的。十年前,云山的林木遭受盗伐,舅舅已经八十高龄,他就让大儿子、我表哥去云山义务护林,云山林区才没有了砍伐声,恢复了宁静。
-
-
余格格
-
-
摘要: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墓地种植树木的传统.在今存最早的完整成文法《唐律疏议》中,盗伐他人墓木就已写入刑法.至于宋代,有关墓木的政令以及墓木纠纷事件大量涌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林木资源的减少、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更为重要的则是墓木的文化象征义所致,它不仅是宋人维护宗族制度的重要纽带,体现了敬祖、爱宗之情,也关乎儒家“慎终追远”信仰所形成的终极关怀,此具体表现在两宋时期风水术中“生气”“遗体受荫”等观念盛行所形成的文化心理.
-
-
-
-
-
-
-
叶片1;
朱佳慧(指导)2
-
-
摘要:
林子里静极了,只听见树叶在微风吹拂下的簌簌声.天刚拂晓,透过泛着亮光的叶子,湛蓝的天空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 啄木鸟点点正在梳理着自己美丽的羽毛.忽然,''嗒嗒——嗒嗒''的一阵脚步声传来.近了,更近了.一个盗伐者出现了.点点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默默地注视着他:长长的脑袋,戴着一顶黑色小毡帽.贼溜溜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嘴里还叼着一根烟,烟圈一个又一个地散开来.一套土黄色的工作服显得皱巴巴的,最显眼的是——拽着一把大大的闪着亮光的斧头.
-
-
邓琳君1;
汪洪涛2
-
-
摘要:
作为行政处罚措施之一,“责令补种树木”在盗伐、滥伐林木案件中被普遍适用。但是由于补种树木的具体标准未明确、补种树木的监督责任未落实,“代为补种”可操作性不强,“责令补种树木”在执法实践中遭遇了执行不到位、执行效果不好等难题。本文通过对补种树木过程中存在的执法难题进行分析,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责令补种树木”这一行政处罚措施,提出解决执法难题的对策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