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独生

独生

独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兵团工运、青年博览、三月风等; 独生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J.马克、M.莫拉维、Mei Chun Chung等。

独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97.80%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2.20%

总计:91篇

独生—发文趋势图

独生

-研究学者

  • J.马克
  • M.莫拉维
  • Mei Chun Chung
  • 一洲
  • 乐音
  • 何敏芬
  • 佚名
  • 俞铃
  • 倪蓓君
  • 关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辛娟; 徐梦梦; 慕丽红; Mei Chun Chung; 漆翠芳; 杨文方; 杨力仁; 黄丽燕; 谢桂兰; 王瑞奇; 王珊珊; 孙兰迪
    • 摘要: 目的 探讨独生与非独生已婚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中国五省市(北京市、福建省、陕西省、四川省、甘肃省)940例已婚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独生子女育龄妇女(独生组)229例、非独生育龄妇女(非独生组)711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两组育龄妇女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二孩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等特征性变量,通过构建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独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独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92%v s 48.91%,χ2=8.57,P=0.003),并且两组育龄妇女在理想子女数的分布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27.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29岁的育龄妇女为参照,年龄在35~39岁的独生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明显下降(OR独生=0.162,95%CI:0.056~0.463),而对于年龄在40~45岁的育龄妇女而言,独生组的二孩生育意愿也显著低于非独生组(OR独生=0.115,95%CI:0.025~0.540;OR非独生=0.266,95%CI:0.146~0.484).以农村地区为参照,非独生组中,居住地为城市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OR非独生=0.411,95%C I:0.238~0.711)低于居住地为郊区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OR非独生=0.498,95%CI:0.263~0.943)),但相对于独生组而言,居住在城市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下降更为明显(OR独生=0.130,95%CI:0.027~0.630).以已婚未育妇女为参照,独生组已婚已育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非独生组(OR独生=6.179,95%C I:2.236~17.076;OR非独生=1.820,95%C I:1.099~3.015).以二孩家庭经济负担重为参照,基本能承受二孩抚养负担的独生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显著增高(OR独生=2.962,95%C I:1.408~6.229),而对于非独生育龄妇女而言,基本能承受(OR非独生=3.806,95%CI:2.629~5.511)和完全能承受二孩抚养负担(OR非独生=4.263,95%CI:2.138~8.498)的二孩生育意愿也显著高于家庭负担重的妇女.此外,相比于农民,非独生组中职业为工人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更低(OR非独生=0.389,95%C I:0.189~0.801),但在独生组未观察到该效应.除此之外,其余因素对独生/非独生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非独生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独生育龄妇女,且年龄、居住地、婚育情况、家庭经济负担是影响独生/非独生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
    • 俞铃; 曹烽霞; 沈玉萍; 倪蓓君
    • 摘要: 3~6岁独生儿童与非独生儿童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同伴交往能力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提高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家长应为儿童创造交往机会,扩大儿童交往范围,也应针对儿童不同特点,适时进行重点引导;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提升自身交往意识与能力,也应适当提高对儿童生活自理与同伴交往的要求;家长需调整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同伴冲突,并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提升亲子交往质量,从而为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
    • 兴俏男
    • 摘要: 择偶作为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前提条件,是婚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是,择偶也是一个在婚姻制度中比较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环节。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女性择偶偏好权重正在悄悄发生着许多变化......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日新月异的正在产生许多变化。尤其在90-00 年代的独生女性的择偶观念对比其父母辈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由于生长在飞速发展、思想观念多元的现代社会、90-00 年代的独生女性进入婚姻或择偶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问题:譬如离婚率不断地攀升、不婚、丁克、大龄“剩女问题、社会上口诛笔伐的“出轨”现象以及“拜金”等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在心理学领域对女性择偶的个体心理研究相当匮乏,尤其是实证研究更是非常少。本研究拟在总结国外进化心理学的择偶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本土化的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力图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发展出适合中国当代90-00 年代独生女性择偶偏好的本土化模式。
    • 郭玉芳; 张娜; 张静平
    • 摘要: 目的 分析独生与非独生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为各高等护理院校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长沙市5所护理院校745名护生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护生的创造力、好奇心、热情、社交智慧、领导能力、幽默风趣等6项积极心理品质及认知、人际、超越等3大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护生(均P<0.05);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得分与非独生护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对积极心理品质了解程度、与同学关系、老师的关注、母亲的文化水平及关心是独生与非独生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共同影响因素(均P<0.05);学习成绩、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的教育方式(尊重理解、表扬鼓励)对独生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存在影响(均P<0.05);体育参与度、抑郁、是否学生干部、父母的期待是非独生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独生与非独生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应依据其异同点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护生身心健康发展.
    • 何敏芬
    • 摘要: [目的]了解独生与非独生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方法]采用由国内段建华修改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福州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理实习生共11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独生护生 GWB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5.52分±9.92分,非独生护生总体幸福感得分71.37分±12.59分,独生与非独生护生总体幸福感得分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独生子女护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还可以通过采取讲座或授课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维持他们的自尊和幸福感水平。
    • 摘要: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公布该市“单独两孩”最新申请量,截至11月30日,本市一共28078个家庭申请“单独两孩”。自8月本市定期公布“单独两孩”申请量以来,申请量已连续4个月下降,11月只有1812个家庭申请,比10月少500多个。
    • 佚名
    • 摘要: 正春秋时期,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个勇士,万夫不敌,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齐景公宠爱。他们结成异姓兄弟,相约共生死,决不苟且独生。时间一长三人心中渐渐滋生出骄横之气,挟功恃宠,目中无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危害国政。相国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要设计除掉这三人,以绝后患。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既没人抓得住,也没人杀得了。"晏
    • 建胆琴心2007
    • 摘要: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理所当然是父母心头最珍贵的宝贝。为了孩子的快乐幸福,父母甘心情愿的劳累奔波,只要看到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多的辛苦也会一扫而空。
    • 摘要: 正从前,有个穷人。他穷得连自己的独生儿子都养不起。于是他儿子说:"爸爸,您的处境太困难了,我也是您的负担。这样倒不如让我出去闯一闯,挣口饭吃。"父亲为儿子祈祷祝福,非常难过地和儿子分手了。恰在这个时候,有个强国的国王正在作战,这个年轻人就跟随着国王上了战场。他们遇到敌人,开始战斗了。在枪林弹雨中,身边的战友都倒下了,甚至有的军官也
    • 摘要: 正估衣店老板的独生女儿阿信妩媚动人,风流韵事不绝于耳。一天,她失踪了。第二天,在汤岛圣堂后面的树林里发现了她的尸休。在裸露的左侧乳房上方,一根银簪深深地刺进身体。名探银次从尸体上拔下银簪,用白纸拭去上面的血迹。银簪尖部十分锋利,闪闪发光,可作防身的短剑,柄端却像熏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