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网监控系统
热网监控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100159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科技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2014年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第19届年会等;热网监控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史扬、史登峰、姜炜等。
热网监控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00159篇
占比:100.00%
总计:4100226篇
热网监控系统
-研究学者
- 史扬
- 史登峰
- 姜炜
- 孙鹏飞
- 张英
- 戴斌文
- 王明飞
- 王炎
- 范力鹏
- 费晓丰
- 邓宇春
- 门建国
- 陈秋良
- 陈轶
- 丁桂宝
- 严春照
- 于丽霞
- 于春来
- 于洋
- 代国栋
- 任传波
- 何伟
- 何海军
- 侯飞雄
- 全新山
- 刘伟
- 刘勇
- 刘哲
- 刘尧祥
- 刘庆堂
- 刘建东
- 刘涛
- 刘红建
- 刘荣
- 刘鹏飞
- 加晓磊
- 华泽杰
- 卓杰
- 古建辉
- 史宝国
- 司济源
- 吴伟
- 吴超宇
- 吴金广
- 吴雷
- 周燕青
- 唐智深
- 喻汉运
- 孔令军
- 孙凯
-
-
何伟
-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城市老旧小区集中供暖改造具有与一般新型社区 不同的特点。如何使整个集中供热系统处于一个良好、高效的运行状态,成为老旧小区集中供热控制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热网监控系 统是专为热网调度自动化而设计的,它集人机界面、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网络、远程数据通讯、过程控制和信号检测等先进技术于一体, 是区域供热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
-
-
-
陈志超
-
-
摘要:
热电联产电厂(co-generation power plant,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tation),是指同时向用户供给电能和热能的火力发电厂。 其热能来自汽轮机排汽、抽汽,或者来自燃气轮机排出的余热。怎样将供热故障问题有效解决,对供热采取智能式管理已然是目前电网急 需解决与处理的重大问题,而供热自动化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到来使得供热运行效率极大提升,并且提升了该系统自愈性能。文章着重从 供热自动化与其故障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分析我国目前供热自动化的实现程度、故障检测处理的状况及仍存在的问题, 针对供热自动化故障处理技术在发展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策略,目的在于减少停热维修时间,促进供热可靠性提高,提升用电户满意度, 继而为配电网自动化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
常鹏1
-
-
摘要:
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中,采用热网监控系统对各换热站及供热管网实施远程集中监控、调节,通过对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相关参数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能很好地完成日常的生产调度管理,大幅提高供热企业的运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有力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冬季的采暖需求。
-
-
王开辰
-
-
摘要:
结合集中供热实际,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热网监控系统组建及运行方式进行介绍.对比其使用前后在相同环境温度下的热网监控成效及能耗情况,发现使用该系统之后在提升供热精准化、智能化的同时,热网能耗下降幅度明显.
-
-
-
韩猛
-
-
摘要:
结合某热网监控系统改造实例,对基于热网仿真模型的热网监控系统的架构、功能进行介绍.比较热网监控系统改造前后供暖期典型日的供热量、耗电量、补水量,应用改造后的热网监控系统,供热量能基本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耗电量、补水量下降幅度明显.
-
-
朱震
-
-
摘要:
夏天需要制冷而冬天需要取暖,现今,用来取暖的供热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以及地热能.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加完全且有效合理的运用这些能源,这就决定了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供热系统.除此之外,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能源,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对供热进行必要的管理同时建设成立热网的监控系统.因此,文章重点探讨热网监控系统在供热管理中的应用.
-
-
侯飞雄
-
-
摘要:
目前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便是当今的能源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耗过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就需要积极地采用新型供热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当前供热已经成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及服务,而作为热力公司来说,其供热的成本与自身的效益相关,且供热质量能够对广大的用户利益造成影响,因而在供热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难题.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变频以及自动化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热力公司均开始应用无人值守换热站及热网监控系统.鉴于此,本文简要地探讨了现场控制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通信系统及热网控制中心进行分析,旨在降低能耗,提高供热质量.
-
-
-
李宏涛;
杨永峰;
李斌;
徐超;
李钢;
王建辉
- 《2014年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热网监控系统近几年来安阳集中供热得到了快速发展,供热区域覆盖市区建成区,供热入网面积达1236×104m2,共406个热力站.为了对热网高效管理,提高调控水平,自2009年来公司对所属热力站持续进行了热网微机监控系统改造,至今已实现热力站全覆盖监控,几年来通过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高效的实现了全网的水力平衡和热力平衡,实现了热力站无人值守,对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节能降耗,起到了重要作用.
-
-
-
-
史登峰;
戴斌文;
邓宇春
- 《中国建筑学会2005年全国供暖节能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首站)、一次网、热力站、二次网、用户系统组成.越来越多的供热运行人员已经认识到:如果热网系统的运行参数不能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控制,用户冷暖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系统运行能耗、电耗是否过大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这些基层供热运行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也将直接影响热力公司进入市场条件下的生存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技术:2.热网监控系统体系结构;3.现场控制器STEC2000主要功能;4.热力站基本参数控制;5.通讯网络;6.济南市南郊热电厂项目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