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漳浦

漳浦

漳浦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台声、炎黄纵横、台湾农业探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2008年东南沿海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福建晋江现场学术研讨会等;漳浦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利人、黄辉全、杨珂玲等。

漳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98.8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14%

总计:175篇

漳浦—发文趋势图

漳浦

-研究学者

  • 严利人
  • 黄辉全
  • 杨珂玲
  • 胡进文
  • 陈跃清
  • 严峥
  • 杨映波
  • 林伍山
  • 林晓彬
  • 林雪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少勇; 周芷秀; 林润泽; 袁莹; 李霄鹤
    • 摘要: 从景观基因视角出发,构建赵家堡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识别及解析其景观风貌特征。旨在拓展景观基因理论的应用领域与内容体系,指引赵家堡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基因传承。选取漳浦赵家堡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梳理和实地调研,从防御空间、公共空间、文化信仰、语言艺术4个维度展开景观基因识别,最终以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变异基因4大类进行景观基因解析,结果表明:物质风貌景观基因可从选址布局、防御建筑、防御构造、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布置、农事空间7个角度识别;非物质风貌景观基因可从汴梁文化、宗族信仰、习俗活动、方言曲艺、传统工艺、诗画意境6个角度识别。由景观基因构成特征,对识别结果分类解析:完璧楼、城墙、城门和府第是主导赵家堡景观风貌的主体基因;强化主体基因特征的双层小楼、古井、暗道、城门匾额、林田、大埕、祖训等为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包括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园林布置、三堂、城隍庙、土地庙、民间崇拜、选址布局、习俗活动、方言曲艺和传统工艺等;饭馆、根雕艺术馆、武庙、戏台和公厕属变异基因;此4类景观基因共同构成赵家堡的景观基因体系。
    • 林银叶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沉的积淀,是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荟萃,是诸多优秀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的凝聚,其时代价值永不褪色。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中的乡村优秀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需要从多个角度探索乡村优秀文化与党建融合的有效途径。
    • 吴艺琼
    •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电商行业也不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为主流趋势,开启了电商新业态的发展之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漳浦县近年来出现诸多产品滞销案例,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此,漳浦县政府带头打响了“直播带货战”,当地产品滞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大拓展,促进了产品销售转型升级。本文主要就漳浦县电商发展状况以及直播带货成效进行了说明,并从中分析探讨了直播带货的特点、不足和行业发展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 徐洁
    • 摘要: 闽南漳浦的交通路面,我是有几分熟悉的,因工作出差,早年简易铺就的砂土路曾经走过,后来的水泥路也曾走过,路况真是一言难尽,夏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溅道,到处坑洼不平,白天尚且好说,夜晚因光线不明,车辆常常摇摆颠簸,险象环生,此时的人们,是多么盼望能有平坦的大道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行啊……
    • 林雪铭
    • 摘要: 漳浦县“治台名将”蓝廷珍的府第,规模宏大,布局对称,构思巧妙,工艺手段多样。府第内建造土楼,形成院城格局,是清代早期闽南地区官家府第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闽台两地关系和中国畲族蓝氏家族史的历史见证。本文对该建筑形制与布局、蓝廷珍的贡献、建筑价值诸方面问题进行了考证,对于福建闽南沿海地区明清建筑、闽台关系史和蓝氏家族史有较大参考价值。
    • 陈为新
    • 摘要: 晚明是印纽艺术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的时代原因和经济背景,造成这个时期在政治上极其腐败,但在艺术上却极其灿烂。这一时期,来自漳浦系雕刻师所留下的作品成为寿山石印纽雕刻的主流。众所周知的寿山石雕刻巨擘杨玉璇,就出生于晚明漳浦。本文将这一批晚明清初所雕刻风格相近、时代一致的作品,统称为“漳浦工”(这一概念是由海上学者漆澜先生首先提出,并作出概括、归纳,本文关于这一时期寿山石纽雕刻工艺的研究也建筑在这一基础之上)。
    • 张哲民
    • 摘要: 黄道周移居漳浦东皋草庐后,撰《徙泽记》自述早年三移其居,包括期间复游广东的经历.三移其居即从铜山老家渡海过江移居顿坑山林,又从顿坑山林渡江侨居漳浦县城等地.黄道周《徙泽记》用典深奥、文字晦涩,其所述经历以往很难辨析厘清,随着黄道周在渔鼓溪顿坑、在灵通山教读等史迹获得考证,结合相关文献,从《徙泽记》考论出黄道周三移其居的始末:黄道周父亲青原公时发生族人之难,导致黄道周全家移居渔鼓溪顿坑,不久青原公在顿坑去世,俟青原公丧礼期满,兄长黄道琛返归铜山故里,黄道周奉母侨居漳浦东皋.同时,对黄道周复游广东所历的越王山、天子山、大度岭及东江、北江等地进行辨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