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食性

植食性

植食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古生物学、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1206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化石、海洋世界、环境昆虫学报等; 植食性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柴学军、王跃斌、胡则辉等。

植食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8.22%

专利文献>

论文:1206 占比:91.78%

总计:1314篇

植食性—发文趋势图

植食性

-研究学者

  • 柴学军
  • 王跃斌
  • 胡则辉
  • 刘玉秀
  • 张钰
  • 李永强
  • 汪清民
  • 王兹稳
  • 陈仕林
  • 盗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孟丹
    • 摘要: 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食性复杂,主要以植食性为主。个体小,长0.5~2 mm,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成虫会飞,善于跳跃。蓟马共有3个成虫高峰,天津市静海区6月下旬若虫高峰为主要为害期,被害叶片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受害严重者叶片枯干。
    • 李波
    • 摘要: 褐篮子鱼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篮子鱼科,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南海,属于小型经济鱼,自然资源丰富。褐篮子鱼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美。褐篮子鱼为暖水性近海鱼,栖息于内湾、长有海藻的沿岸岩礁区域,杂食偏植食性,喜啄食网衣上附着的大型藻类,从而增加网箱的透水性,受到网箱养殖户的喜爱。近年来,广西、广东等地开展了褐篮子鱼的网箱养殖,探索了单养和混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姜金恺
    • 摘要: 说到军备竞赛,你或许首先想到的是发生在国家之间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不过今天所讲的军备竞赛则是发生在一亿多年前的地球上,这场军备竞赛的主角正是我们的熟悉的恐龙。恐龙最早起源于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600万年前)灭绝,统治地球长达1.64亿年。恐龙的军备竞赛从恐龙诞生起到灭绝就一刻也没停下,而这场军备竞赛的双方分别是以肉食性恐龙为主的进攻者和以植食性恐龙为主的防御者。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两个阵营来介绍它们各自的武器和防御进化的秘密。
    • 摘要: 2021年1月12日,经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近日发现的化石为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是福建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初步勘察,该恐龙足迹点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已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足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包含有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造迹者。
    • 江泓
    • 摘要: 故事傍晚时分,斜阳的光芒越过树梢洒在池塘上。一大群副栉龙正在池塘边饮水,现在是距今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片池塘位于今天美国的蒙大拿州。副栉龙们都是吵闹的大家伙,它们能够通过脑袋后面长长的骨管发出响亮的声音,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副栉龙属于鸭嘴龙类,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它们不仅吃树叶,还会吃水中的水草和藻类植物。
    • 许世立; 林秦文(摄影)
    • 摘要: 苏铁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俗名铁树,又称凤尾蕉、凤尾草、凤尾松,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是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得名。苏铁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它起源于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曾经养活过陆地上最大的"吃货"植食性恐龙,至距今1.36亿年的白垩纪,由于被子植物开始繁盛,才逐渐走向衰落。
    • 摘要: 古生物学家刚刚确定,他们8年前发现的植食性恐龙化石属于一个以前未知的物种。从耳部结构来看,这种恐龙应该能听到低频声音,这暗示着它们可能是一种会“说话”的恐龙。
    • 陈仕琪
    • 摘要: 梅杜莎角龙(Medusaceratops lokii)生存于白垩纪中晚期,是植食性恐龙,因颈盾长有标志性的弯曲角状物,形似希腊神话中的梅杜莎女妖而得名。目前世界上仅发现三具梅杜莎角龙化石,最完整的一具于2011年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掘,收藏于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其长4.9米,宽1.3米,高2.3米,85%为原始骨骼,被誉为"镇馆之宝"。这具梅杜莎角龙的左侧肋骨有断裂愈合的痕迹,可推断它曾与其他恐龙搏斗受伤,骨头重新痊愈.
    • 摘要: 异特龙是侏罗纪后期活跃于北美洲、非洲等地的主要肉食性恐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植食性恐龙是怎样评价异特龙的—我们植食性恐龙与异特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真的是无比悲哀。那些凶猛残暴的成年异特龙最擅长搞伏击,谁要是能从它的尖牙利爪下逃生,那就不是恐龙,而是恐神!而那些未成年的异特龙又特别能跑,不是命好的话还真躲不掉。由于异特龙的体形过大,它们爱在平原上游荡,因此我们植食性恐龙在森林中会相对安全一点。嘘—有动静,就聊到这里吧!
    • 摘要: 短命的“暴君”暴充虽然是恐龙家族中的王者,但它们却是出了名的短命鬼。根据对已有暴龙化石的研究发现,暴龙的平均寿命只有16.6岁。迄今发现的最长寿的暴龙,也不过在28岁就“寿终正寝”了。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植食性恐龙一两百岁的寿命,暴龙真是短命的暴君。它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使其在16~20岁之间,甚至在更小的时候就死亡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古生物学家们对北美发现的暴龙化石进行了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