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枯梢病

枯梢病

枯梢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保护、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011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防护林科技、湖南林业科技、吉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等;枯梢病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项存悌、庞丽杰、杨传波等。

枯梢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011 占比:99.69%

总计:56183篇

枯梢病—发文趋势图

枯梢病

-研究学者

  • 项存悌
  • 庞丽杰
  • 杨传波
  • 黄敬林
  • 徐树辉
  • 李宝年
  • 李耀民
  • 宋晓东
  • 岑炳沾
  • 张星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受气候变化影响,森林受“干旱、枯梢病和野火”的循环威胁日益增多。部分森林的生态更为脆弱,在遭遇干旱后更易面临枯梢及野火风险叠加影响,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研究提出了森林下伏基岩的差异性与其响应干旱的空间差异性相关。综合基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地下风化地球物理特征勘测结果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11-2017年干旱期间蒸散量的遥感影像变化数据,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 谢宪; 梁军; 朱彦鹏; 时良; 高燕; 张铭; 程元; 张星耀
    • 摘要: [目的]揭示赤松枯梢病不同病级针叶的内部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针阔混交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针叶混交林(赤松—黑松Pinus thunbergii)两种林型中赤松无病斑和不同染病程度针叶内的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针阔混交林的针叶中细菌有效序列388 587条,共计679个OTU,分属28个门、69个纲、205个属;在针叶混交林的赤松针叶中的细菌有效序列336 600条,共计656个OTU,分属29个门、65个纲、190个属;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中,赤松无病斑针叶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染病针叶;无病斑针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内生细菌菌属为Massilia、Endobacter、Bryocella、Sphingomonas,染病针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Bryocella、Endobacter、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Singulisphaera相对丰度升高,Massilia和Sphingomonas占比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枯梢病侵染较严重的针叶细菌聚在一起,与无病斑针叶以及染病程度较轻的针叶细菌相区分.[结论]枯梢病菌的侵染影响了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不同混交林中赤松针叶内生细菌受枯梢病菌影响变化趋势一致,细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随枯梢病的加重而降低.
    • 任春妮; 张向阳
    • 摘要: 近年来很多椒农反映花椒树上一些病虫让他们颇为头疼:蚜虫防不胜防,危害严重时可使花椒绝收;窄吉丁虫危害主干、大枝,造成营养上下供应失调,叶小果稀,大量落果,严重时死树毁园;还有花椒锈病、枯梢病、炭疽病等危害叶片和花椒果实。下面,笔者针对椒农反映比较多的病虫,总结了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 程元; 梁军; 谢宪; 姜斌; 冯琳; 孙国文; 张星耀
    • 摘要: [目的]明确赤松枯梢病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的关联性,筛选与赤松枯梢病呈显著关联的植物物种,为通过林分内植物物种组成改造来调控赤松枯梢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120块临时样地进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以及赤松枯梢病病情调查,计算各植物物种重要值,应用方差比率法检验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植物物种总体关联性,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定量判定病情-植物物种间的关联性.[结果]赤松枯梢病病情与乔灌草植物物种总体关联性均为显著正关联(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赤松枯梢病病情与乔木层赤松和黑松,灌木层胡枝子以及草本层白茅、败酱、宽蕊地榆、木防己、茜草、射干、狭叶珍珠菜、野菊、野青茅和紫花地丁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P<0.05);与乔木层麻栎、山槐、栓皮栎和盐肤木,灌木层大花溲疏和葎叶蛇葡萄,以及草本层灯心草、鹅绒藤、毛秆野古草、香茶菜、杏叶沙参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赤松枯梢病与乔木层赤松和黑松、灌木层胡枝子和紫穗槐以及草本层白茅、败酱、桔梗、宽蕊地榆、木防己、茜草、射干、狭叶珍珠菜、野菊、野青茅和紫花地丁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P<0.05);与乔木层麻栎、山槐、栓皮栎、水榆花楸和盐肤木,灌木层大果榆、大花溲疏、葎叶蛇葡萄、小花扁担杆和郁李以及草本层灯心草、鹅绒藤、毛秆野古草、香茶菜、杏叶沙参和鸭跖草为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P<0.05).2种分析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也存在一定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较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更为灵敏.[结论]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植物物种与赤松枯梢病形成了稳定的共存状态,其中13种植物物种与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呈正关联趋于共存,对赤松枯梢病流行具有促进作用;9种植物物种与赤松枯梢病病原菌呈负关联难以共存,对赤松枯梢病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可通过调整林分结构,减少植物群落中与赤松枯梢病病原菌共存植物物种,或增加与赤松枯梢病病原菌难以共存植物物种,达到赤松枯梢病生态调控的目的.
    • 程元; 梁军; 李箐; 刘峰; 谢宪; 甘榕村; 张星耀
    • 摘要: [目的]探究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效应,为合理采取森林经营措施调整林分胸径结构,防控赤松枯梢病的流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昆嵛山赤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块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进行赤松胸径及枯梢病病情调查,应用Weibull分布拟合位置、尺度和形状参数并进行x2检验,然后将3参数和赤松平均胸径,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表征为赤松胸径特征指标,分别与枯梢病病情指数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各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胸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胸径分布中心在9.66 ~16.25 cm,90.00%的样地胸径结构表现为正偏山状分布.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和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呈负相关,但检验结果为不显著;与尺度参数、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形状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位置参数呈间接显著负相关.[结论] Weibull分布能够较好地拟合赤松纯林胸径结构.赤松纯林枯梢病病情指数与胸径结构分布中心、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形状、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结构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所测赤松最小胸径存在间接显著负相关,可采取抚育间伐等森林经营措施增加林内优势木比重,降低赤松胸径分化程度,减少感病小胸径赤松,达到赤松枯梢病生态调控的目的.
    • 孙荣华; 徐颖; 王章训; 路广亮; 许能春; 黄国培
    • 摘要: 厚皮香枯梢病在上海地区发生严重.本研究对上海地区的厚皮香枯梢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鉴定,得到其病原菌菌株2017SHTg.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扩增病原菌2017SHTg的rDNA-ITS序列和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与小新壳梭孢相似性分别为99%和100%;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其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小新壳梭孢的类群处于同一分支,此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 吴跃开
    • 摘要: 本文报道了云南樟上的一种新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寄主枝条的梢部,在感病部位产生黄色疱状物,后期破裂露出其中的白色孢子堆,受害梢部最终萎缩枯死.依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的观测结果,将其鉴定为星孢菌Asteroconium sp..该菌的形态特征及寄主范围与该属的模式种A.saccardoi Syd.比较接近,但亦有重要区别,主要是其分生孢子梗明显较粗短,且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枝条梢部,未见危害叶片.这一新的病害种类在国内、国外均属首次报道.
    • 易润华; 陈玉娟; 韩静仪; 胡倩; 李慧琪; 吴海燕
    • 摘要: [目的]对广东省徐闻县2~3年生石碌含笑嫁接苗枯梢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分析其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病枝表皮削除后,取病组织接种到PDA培养基中,25~30°C黑暗培养后,得到纯培养物,将其接种到健康寄主,测定其致病性.将病原菌的ITS、组蛋白HIS、延长因子TEF和微管蛋白TUB的基因扩增测序后,在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采用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I)进行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确定病原菌与近缘种的关系.根据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形态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将菌饼接种到培养基中,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氮源和光照处理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形成分生孢子座的影响.[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到的菌株可引起健康植株发病,其形态学特性与间座壳菌一致.GenBank比对结果显示,病原菌ITS序列与间座壳菌几个种的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IS、TEF和TUB基因序列与Diaporthe ueckerae的序列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石碌含笑病原菌与Diaporthe ueckerae以自展支持率99%和后验概率1.00聚集在同一分枝.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和产生分生孢子座数量差异显著,在pH 4-8时菌丝生长和产分生孢子座差异不明显,不同光处理对病原菌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产生分生孢子座影响差异显著,12h光照+12h黑暗处理与12 h光照+12h黑暗+10 min紫外线处理不利于形成分生孢子座.[结论]石碌含笑枯梢病的病原菌是D.ueckerae Udayanga et Castlebury 2015,对环境因子适应性广,仅在低于15°C和高于35°C时不产生分生孢子座.
    • 王岩
    • 摘要: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因其具有耐寒抗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在速生林、防护林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枯梢病是樟子松主要的病害之一,树木染病后出现皮层开裂、顶梢卷曲干枯等现象,抗病能力较弱的树木还会出现溃疡面积扩大,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因此,樟子松枯梢病必须要引起基层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枯梢病的发病率和危害后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