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资料

新资料

新资料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57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植物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8篇、专利文献42672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中国地方志、电子竞技、微型计算机等; 新资料的相关文献由499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北京一夜、老黑等。

新资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8 占比:1.31%

专利文献>

论文:42672 占比:98.69%

总计:43240篇

新资料—发文趋势图

新资料

-研究学者

  • 佚名
  • 北京一夜
  • 老黑
  • vivi
  • 刘军
  • 刘彬徽
  • 刘春
  • 吴望辉
  • 吴磊
  • 周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孟凯; 邢震; 王伟; 罗艳; 李惠玲
    • 摘要: 贝母兰属植物隶属兰科,多数种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西藏自治区的贝母兰属植物资源考察不充分。本文报道了兰科贝母兰属植物1个中国未详知种:细茎贝母兰(Coelogyne mishmensis Gogoi);4个西藏新记录种:褐唇贝母兰(CoelogynefuscescensLindl.)、密茎贝母兰[Coelogynenitida(Wall.exD.Don)Lindl.]、疣鞘贝母兰(Coelogyne schultesii Jain et Das)、禾叶贝母兰(Coelogyne viscosa Rchb. F.)。其中,细茎贝母兰与流苏贝母兰(C. fimbriata Lindl.)极为相似,但细茎贝母兰花大,唇瓣边缘为厚绒毛状,与流苏状唇瓣相区别;褐唇贝母兰的近似种为云南贝母兰(C.assamica Linden&Rchb. f.)和斑唇贝母兰(C. fuscescens Lindl. var. brunnea Lindl.),但三者的界限划分不明确,通过搜索模式标本,从植株和花的形态、颜色看,本文报道的种更接近褐唇贝母兰原变种;密茎贝母兰近似眼斑贝母兰(C. corymbosa Lindl.),本研究提供鉴别特征将2种区分开;疣鞘贝母兰未在花期时,外观极易与黄绿贝母兰(C. prolifera Lindl.)混淆,但细微特征如鞘上具疣状突起,花唇瓣上具两条褶片等特征极易区别,本文提供了重要形态特征描述及详细特征图片等信息。该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我国西藏自治区贝母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研究提供新资料
    • 雷鸣; 赵志强; 许敏; 王喜龙
    • 摘要: 该文报道了西藏的2个野生兰科植物,分别为绿春阔蕊兰(Peristylus biermannianus(King et Pantl.)X.H.Jin,Schuit.&W.T.Jin)和先骕兰(Hsenhsua chrysea(W.W.Sm.)X.H.Jin,Schuit.,W.T.Jin&L.Q.Huang),绿春阔蕊兰首次在西藏定结县被发现,海拔2450 m,生于林下草丛,为西藏新记录种;先骕兰发现于西藏洛扎县,海拔4136~4428 m,生于高山草甸,为西藏新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XZ),并附有形态特征描述和彩色图片.以上新记录种和新分布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高海拔兰科植物区系资料,拓宽了高海拔西藏兰科植物的分布记录,对青藏高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张旭; 周海艺; 徐畅隆; 徐波
    • 摘要: 中国西藏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部分地区和类群存在采集不足,甚至空白。我们针对西藏日喀则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区域开展调查,发现一个未记录的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uier)植物,采集了标本和种子。经查阅《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Flora of Nepal鉴定为尼东绿绒蒿(M.dhwojii G.Taylor ex Hay)。该文植物新资料报道如下:(1)尼东绿绒蒿形态描述及其彩色图片。(2)该植物种子微形态、与近似种间的形态差异。新发现丰富了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多样性,对研究西藏乃至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和潜在的园艺价值。绿绒蒿属分类须加强野外调研,多技术手段开展研究。
    • 刘军
    • 摘要: 赵城藏的发现,是中国文化史上之大事.目前学界对此的相关研究,多认为发现者是范成法师,然而所本的文献大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献,而民国的很多相关文献皆未得到运用.根据民国文献发现真正首个发现赵城藏的其实另有其人.在利用这些新资料,特别是赵城藏发现时的民国同期相关文献,对其被发现的始末等进行细致的还原性叙述和重新考究.
    • 刘军
    • 摘要: 《楞严经》的真伪是学术史一件悬而未决的大事,吕澂先生有《楞严百伪》,影响很大.然而长期以来,资料缺失,人们无意中遗漏了民国当年对吕澂的辩驳.其实,早在当年,吕澂已经被强力批驳.笔者据新发现的一些资料,还原民国时期楞严真伪之争的来龙去脉,对当年佛教界高僧等对吕澂等的批驳进行补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新发现了关于《楞严经》真伪之争的、自民国以来遗漏了79年的佛教界僧人等对吕澂反驳的资料,这对重新认识吕澂的《楞严百伪》有很大的作用,或将推动楞严真伪这一学术公案进入新的里程.
    • 无1
    • 摘要: 20世纪以来,随着史学理论的革新和新资料的发现,一批新学问诸如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藏学、徽学等相继产生了。这些新学问,自其诞生之曰起,蓬勃发展,长盛不衰时至今日,其中多已成为国际性显学。然而,关于这些新学问的学术定位问题,至今仍说法不―。
    • 阿拉坦主拉; 曹新萍; 赵越; 秦帅; 赵利清
    • 摘要: 该文报道了内蒙古被子植物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的2个新分布记录属,即石胡荽属(Centipeda Loureiro)和扇穗茅属(Littledalea Hemsley);十字花科(Crucifer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堇菜科(Viol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紫草科(Boragin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9个科的11个新分布记录种,即裂叶独行菜(Lepidium lacerum C.A.Meyer)、腺粒委陵菜(Potentilla granulosa T.T.Yu&C.L.Li)、祁连山棘豆(Oxytropis qilianshanica C.W.Chang&C.L.Zhang ex X.Y.&H.Ohashi)、石生堇菜(Viola rupestris F.W.Schmidt)、河西阿魏(Ferula hexien-sis K.M.Shen)、青海齿缘草(Eritrichium medicarpum Y.S.Lian&J.Q.Wang)、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Bunge)、青藏蒿(Artemisia duthreuil-de-rhinsi Krascheninnikov)、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innaeus)A.Braun&Ascherson]、寡穗茅(Littledalea przevalskyi Tzvelev)、旋鳞莎草[Cyperus michelianus(Linnaeus)Link].相关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中.
    • 吴锦平
    • 摘要: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路线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梅花山保护区不同植被型、海拔梯度、生境的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建区初期的综合科考相比,新增种子植物142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109种,单子叶植物30种).研究结果对保护管理机构实施保护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省内外开展该区域植物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