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大国

政治大国

政治大国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亚洲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专利文献2953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时事报告等; 政治大国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世刚、李凡、范跃江等。

政治大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7.37%

专利文献>

论文:2953 占比:92.63%

总计:3188篇

政治大国—发文趋势图

政治大国

-研究学者

  • 徐世刚
  • 李凡
  • 范跃江
  • 刘瑞丽
  • 周洪波
  • 唐天日
  • 商国珍
  • 姜永泉
  • 张大林
  • 张瑶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宛桥; 石红; 祝月艳; 常维
    • 摘要: 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开始,双碳目标正式纳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 赵迎结
    • 摘要: “英国脱欧”事件不仅对欧盟和英国带来了影响,也对在欧洲存在巨大经济利益的日本产生了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为减轻“英国脱欧”给日本带来的冲击,日本积极探讨应对方案,统合相关省厅力量,利用国内外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不仅试图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拓宽了与欧盟和英国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提升了双边关系,扩大了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利益与安全利益。日本这样做是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存在着自身经济、外交和安全上的战略考量,即在维护“经济大国”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迈向“政治大国”的国家目标,势必会对现有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
    • 唐永胜; 杨育才
    • 摘要: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亚欧大陆也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大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双方都构成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可形成持久而超越双边关系范围的战略收益。中俄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在陆权和海权互动磨合中国际秩序的发展走向,中俄战略协作不仅有利于维护亚欧大陆腹地的安全与合作,也有利于保持亚太地区战略稳定。
    • 许刚雁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至今,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行了三次实质性的修改,日本实现了从70年代的"本土防卫"到90年代的应对"周事态",再到今天两国建立全球性"军事同盟"的"三级跳".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从一个受控制的败国,变成了美国"无缝"合作的伙伴,并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发展,谋求亚地区的主导权.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看到日本在这一体制中的地位大大提.特别是2015年版"新指针"的出台,必将推动日本突破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政治军事大国进程.这是重新定义日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产生远的影响.
    • 姜鹏
    • 摘要: 国际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交互系统,在系统中存在众多战略层面的施动一反馈模式。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的战略模式可以分为“区域陆权”战略、“全球海权”战略和“区域/全球海陆并举”战略。如果崛起大国尚未形成稳固的陆基周边环境,那么追求“区域陆权”战略是最优选择;如果拥有稳固陆基周边环境,那么追求“全球海权”战略是最优选择。而“海陆并举”战略因“同色竞争”原理,既可能同周边国家陷入“区域陆权”优势的安全困境,也可能同“全球海权”国家陷入争霸战争。因此,“海陆并举”战略往往容易造就一个反对自身崛起的海陆权力联姻。此外,追求单一的“差色互补”原理容易实现海陆功能分异背景下的战略结盟,进而影响大国崛起战略的操作实施。
    • 田庆立
    • 摘要: 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实现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的国家战略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加强日美关系成为摆在日本政治家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时期的摸索与实践,最终依然将强化日美同盟体制作为推动国家战略转型的有效手段。冷战后推动日本实现国家战略转型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美国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一、
    • 徐小斌
    • 摘要: 本文指出,冷战后日本的对外战略是一个不断试图摆脱战后体制从而走向政治大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充分利用经济大国的优势,在《日美安保条约》维系下的日美同盟为支点,发展经济,积极摘好与欧洲的关系,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以经济援助和政治合作为外交卡牌,使得日本的外交从传统的双边主义逐步转向为一个更广泛的、多角度的多边主义.
    • 吴寒
    • 摘要: 近年来,日本越来越高调地宣传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并试图以“入常”、“修宪”、“强军”“否认侵略”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大国目标。然而日本所采取的一些列措施似乎并未如其所愿,给日本带来预想中的国际影响力,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外交问题。本文就日本的政策措施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日本发展道路选择上存在误区。
    • 王疆婷
    • 摘要: 日本的中亚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经济援助”到“丝绸之路外交”,再到“中亚+日本”对话机制以及“建立自由繁荣之弧”,日本不断加大对中亚的外交力度,中亚地区已成为日本外交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关于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原因存在许多观点,比较流行的有“能源说”、“经济合作说”、“日美基轴说”.与以上说法相比,本文认为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并确立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才是促使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根本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