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系统
收录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711503篇;相关期刊23种,包括中国地震、世界广播电视、世界宽带网络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京、津、沪、渝有线电视业务&技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城市有线电视业务&技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第22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等;收录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伟、王威、王广芳等。
收录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1503篇
占比:100.00%
总计:3711570篇
收录系统
-研究学者
- 朱伟
- 王威
- 王广芳
- 于冰
- 刘恒志
- 唐继勇
- 张峰
- 张斌
- 李少卿
- 李晓宁
- 杨峰
- 杨默涵
- 林葆青
- 梅一多
- 王晖
- 白新跃
- 罗影
- 谢超
- 陈浩
- 雷健
- 青木锐明
- CHEN Hao
- Jin Liping
- XIE Chao
- 严海东
- 乔内尔
- 伊力亚尔·吐尔逊
- 佐竹康
- 佘军
- 刘佳
- 刘建中
- 周洪萍
- 大桥心耳
- 姜卫平
- 宋协
- 宿雅琼
- 尹一桦
- 山下晃一
- 康红娟
- 张兴红
- 张勇
- 张弭
- 张文科
- 张立占
- 彭小平
- 徐中信
- 徐远泽
- 战锴
- 时志伟
- 晓红
-
-
宋协
-
-
摘要:
为探索融合媒体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智慧广电建设总体目标,对广播电视多源移动接入的总体数据流进行研究,分析多通道音视频节目接入到前端页面需要的3种关键技术,设计开发数字演播室虚拟化音视频收录监听系统,最终对多通道信号接入、调度和监控系统进行阐述。
-
-
温卓;
达布娜
-
-
摘要:
随着全台节目制作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节目素材收录的需求量增加,收录任务相比以往愈加繁重,加之收录系统硬件老化,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导致现有系统运行极其不稳定,且频繁出现非常规故障。因此,将在此收录系统基础上进行分步式软件升级,对资源重新加以整合,对硬件设备进行更换,强化技术保障,提高收录系统的稳定性、时效性、安全性,满足各栏目部门对高品质、多样化电视节目需求。
-
-
-
-
摘要:
近日,新奥特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移动外场IP化视频系统,共同推进8K制播技术应用。本项目中,按照总台"4K先行,兼顾8K"的原则,打造了6通道收录合成系统以及大屏渲染系统,分别部署Crea Studio xServer 8K多通道收录系统、Crea Studio xCenter多通道合成系统以及"石墨"大屏互动展示系统;可满足40小时8K录制需求,并具备8K输出、24路高清视频文件回放、16路高清信号输入显示等功能,为总台日益增长的体育演播室节目外场超高清(4K/8K)制播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
-
伊力亚尔·吐尔逊
-
-
摘要:
文章对互联网直播技术下收录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互联网直播技术收录系统的结构与系统安全保障;然后,分析收录系统涉及到的流媒体协议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等.最后,对收录系统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
薛宏峰
-
-
摘要:
收录系统是我台应用的集音视频录制、播放、下载等为一体的软件,可以录制多种不同信号源.收录系统采用IP(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即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流的方式可以同时接受本地音频、视频流和网络音频流,通过IP流方便部署,且接入点容易扩展,安装也很灵活.
-
-
-
-
谢超;
陈浩
-
-
摘要:
本文回顾了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电视收录系统的历史沿革,简要介绍了磁带收录、智能盘带结合收录及IP集中收录方式,重点探讨了目前在用的全台集中IP收录系统的技术设计,并对IP资源及无压缩IP流的收录发布平台的构建作了展望.
-
-
白冰
-
-
摘要:
实现以架设ESB+EMB服务器为基础,全台网业务为技术支撑的网络电台媒介互联互通是我们的目标,而利用网闸安全设备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播出数据的安全性,基于此,加强对全台网的收录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从全台网的收录系统设计思路出发,提出了多种要求和措施,力求为更好的应用这一系统提供参考性意见,让综合信息平台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
-
-
-
熊炜
- 《第22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外电社是节目制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尤其是新闻类节目,依赖度很高.由于外电社素材的格式从视频信号流转换为文件,而现有系统无法收,影响到用户使用.通过自主开发程序,把视频文件导入原有系统,为用户提供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