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费用观
收入费用观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专利文献5489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经济师、经济技术协作信息、会计师等;
收入费用观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雪梅、张踩峰、彭珏等。
收入费用观
-研究学者
- 江雪梅
- 张踩峰
- 彭珏
- 熊剑春
- 姚丽群
- 庞丽群
- 曹伟
- 杨海燕
- 欧理平
- 王礼红
- 王莺
- 盖丽玮
- 蒋砚章
- 丁立
- 万迈
- 于瑞凤
- 于祥民
- 于起顺
- 于长春
- 付连军
- 代岑颖
- 何召滨
- 何莹
- 侯立新
- 倪莎
- 关婉丽
- 冀玉珍
- 冯佳
- 刘亭立
- 刘君
- 刘妍
- 刘广明
- 刘志阳
- 刘江
- 刘海滨
- 刘清
- 刘盛蓉
- 刘蕊
- 刘辰
- 卢朝霞
- 吕秀芝
- 吕静宜
- 吴婧
- 吴尚宗
- 周娅
- 周宇
- 周松
- 周雅文
- 唐妤
- 姜明霞
-
-
刘辰
-
-
摘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自2002年起开始对美国的现行会计准则(US GAAP)以及国际会计报告准则(IFRS)中收入的确认标准等内容进行修正.我国为了保证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财政部在2017年7月发布了修订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准则在收入的确认、计量等方面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动.文章对收入准则的修订原因进行了背景介绍和分析,就我国新收入准则的内容开展了详细论述,浅谈了新准则下的优缺点.
-
-
-
-
孛亚南
-
-
摘要:
一、其他综合收益理论基础关于会计收益有两大主流观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当期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认是期末的净资产减去期初的净资产,收益为净资产的增加额。资产负债观收益的确认不仅考虑了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同时也包括了当期已发生,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
-
帅鑫
-
-
摘要:
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日益加快的国际趋同步伐,资产负债观的基本观念也得到了落实与发展,在不断推进资产负债观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包括会计要素的划分与界定问题、会计等式的调整问题、利润表的项目列报与编制规则问题、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问题.通过实施合理的措施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对完善现行会计准则以及落实资产负债观至关重要.
-
-
张踩峰;
张茜
-
-
摘要:
确认作为收入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前的第一道关口,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否进行确认、何时作为何种要素进行确认、确认的金额以及是否进行后续确认等都是会计收入确认需要面临的敏感问题.结合影响会计收入确认的相关因素,试图理清会计收入确认的特点,并借助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个视角对会计收入的确认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会计收入确认的未来发展.
-
-
田俊丽
-
-
摘要: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为计量收益的理论,同时亦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本文在探讨了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概况的基础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观念的差异及应用,据此提出了对完善两种观念应用的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