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灌站
排灌站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水利工程、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894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安徽水利财会、排灌机械工程学报、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力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2020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等;排灌站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余秉贞、张文渊、牛运光等。
排灌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947篇
占比:99.69%
总计:59132篇
排灌站
-研究学者
- 余秉贞
- 张文渊
- 牛运光
- 金学忠
- 黄文星
- 余良旺
- 刘利贤
- 刘心峰
- 叶利伟
- 周克志
- 姚小飞
- 封寿仁
- 封山峰
- 封炎宏
- 封金改
- 彭德迟
- 李彦德
- 李静
- 毕全任
- 毛坚
- 程鹏程
- 罗仕宏
- 袁泽生
- 贡瑞金
- 赵志强
- 钱国宏
- 锁杰允
- 陈剑锋
- 于达洪
- 仇宝云
- 付慧
- 代刘静
- 任思舟
- 何志汉
- 余毓琛
- 余泳
- 冷其江
- 刘文峰
- 刘新泉
- 刘昌辉
- 刘明军
- 刘明华
- 刘晓涛
- 刘汝节
- 刘继芳
- 刘超英
- 刘雪峰
- 华四大
- 史东风
- 史志坤
-
-
-
闫如玉
-
-
摘要:
某排灌站为淮河干流花园湖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一拆除重建工程,泵站布置总长90m,泵室共3孔,主体结构长10m,宽12m。施工场地地面高程约17.2m。建基面高程7.6m,局部齿槽底高程7.1m,基坑开挖深度10m,属深基坑。地下水位高程13.3m,为保证干地施工,需采取降排水措施。
-
-
陈秋华
-
-
摘要:
针对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特点,例如施工流程复杂、电气施工难度大等,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并详细介绍钢管暗配施工要点,提出防雷接地施工要点,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帮助.
-
-
林远康
-
-
摘要:
“你看这些水稻长势多好,去年这里还只能长杂草!”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新圩村村民陈伯望着丰收的水田,喜上眉梢。几个月前,这块土地还处于干枯撂荒状态,此时此刻,水渠四通八达、排灌站水声喧哗、机耕路平坦蜿蜓……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
-
-
滕燕;
王静;
王宇星;
潘志鹏
-
-
摘要:
华家排灌站肩负着杭州滨江区小循环生态补水的重要任务。华家排灌站引水预处理工程日引水288000m^(3)/d,设计采用微砂高效絮凝沉淀法,解决了钱塘江原水浊度高、透明度低问题。介绍了引水预处理工程设计工艺参数,并对工程的实际运行及效益进行了分析。
-
-
-
-
王鹏
-
-
摘要:
文章根据新建泵站的排涝和灌溉功能,结合大洼区往年建设排灌站经验,选出排灌站结构型式的最优方案;对进口明渠及翼墙、进口控制段及进水池、泵房和汇水箱、出水涵洞及控制闸、出口明渠及翼墙、灌溉涵洞及控制闸、管理所等泵站结构设计进行详实剖析;根据站址地质条件和泵站扬程等因素,结合泵房、两岸连接结构和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设置完整的防渗排水系统.
-
-
赵杰1
-
-
摘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的作用非常重要,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往往较为复杂,这不利于地基的处理。为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排灌站工程施工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水利排灌站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水利排灌站工程地基施工的优化对策。
-
-
朱纪锋
-
-
摘要:
水利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巨大,通过兴建水利排灌站等设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对水利排灌站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电气施工方面多加注意,强化管理,确保生产稳定的同时,更是为了保障人身和生产的安全。为此,在施工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加强相应的管理。对于水利排灌站的电气施工,必须高度重视。在施工技术上,严格落实具体的技术程序和标准,确保水利排灌站建设质量,为其安全稳定运转以及农业生产的长期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
-
刘心峰
- 《2020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凤城排灌站建立时间较久,随着供排水量的不断增多,传统人工控制模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泵站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压力.以灌排站整体维修改造为契机,针对排灌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提供了一个设计典范.通过综合自动化改造和优化调度,能对排灌站进行集中监控、调度和管理,大大提高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