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战略互信

战略互信

战略互信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949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论坛、南风窗等; 战略互信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吴其胜、巴翠翠等。

战略互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13.33%

专利文献>

论文:949 占比:86.67%

总计:1095篇

战略互信—发文趋势图

战略互信

-研究学者

  • 刘庆
  • 吴其胜
  • 巴翠翠
  • 张红艳
  • 李强
  • 杨光海
  • 王文军
  • 肖凤娟
  • 胡波
  • 雷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祺; 罗圣荣
    • 摘要: 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已成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最具活力的战略伙伴。然而,在中国—东盟关系总体向好的情况下,中国—东盟战略互信仍有起伏波动。本文认为,中国—东盟战略互信的演进,主要受到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两个因素影响。基于共同利益的多少以及身份认同程度高低的综合考量,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波动表现为战略互疑、计算型战略互信、了解型战略互信以及认同型战略互信四种类型。探讨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演进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中国—东盟战略互信的内在机理,还有利于为中国辩证地看待和提升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提供一定的启示,进而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保障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 蒿旭
    • 摘要: 2020年12月22日,中俄两国出动4架轰6K和2架图-95轰炸机的联合编队,开赴日本海、东海进行第二次战略巡航,两国曾在2019年7月23日进行了首次战略巡航。中俄两国进行的两次联合战略巡航意义重大,它提升了两军的战略协作水平和联合行动能力,进一步深化了两军战略互信,增强了两军共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也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贡献了积极正能量。
    • 张煌; 杜雁芸
    •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核武器的范围内探讨战略稳定性问题,未能对网络、太空以及无人作战等新兴领域军备发展引发的战略稳定性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聚焦当前在国际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自主武器系统,从自主情报分析、自主指挥编成以及自主火力打击三个方面界定了自主武器系统的定义,分析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技术后发国家以及非政府行为体围绕发展自主武器系统展开的国际竞赛,从危机稳定性和军备竞赛稳定性两个维度揭示自主武器系统对全球战略稳定性带来的新挑战:一方面,自主武器系统有利于强化"第一次打击"优势、加剧危机"意外爆发"和"意外升级"的风险,导致危机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较低的扩散门槛、研发过程的不透明性以及围绕自主武器系统的认知差异,导致自主武器系统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为应对自主武器系统对全球战略稳定性的挑战,中国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积极参与自主武器系统的军备控制与危机管控,增进与掌握自主武器技术的主要国家间的战略互信,推动构建维护自主武器系统战略稳定性的全球治理网络.
    • 摘要: 日前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内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特邀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承办的2021年(第十八届)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大会在赤峰市召开。本届论坛以“绿色发展,新起航,共辉煌”为主题,吸引了逾300名国内有色金属矿山行业精英参会,增强战略互信,深化交流合作,畅谈矿业市场发展的真知灼见。
    • 王存刚
    • 摘要: 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交织,这两大显著特征体现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多个领域.在此大背景下,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进而对人类生活具有特殊影响的大国关系何去何从至关重要且举世关注.传统大国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抗与冲突的关系,压制与反制是处理彼此关系的基本手段.新世界不应当也无法再沿袭旧逻辑.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当今世界诸大国应当破旧立新,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国关系形态的核心应当是:相互尊重、战略互信、稳定合作、共赢共进.
    • 黎敏
    • 摘要: 自199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合作之树已然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林木,根深叶茂的中国-东盟关系正是以战略互信为土壤,以共赢合作为养分,才扎得稳、长得好、结得甜。从木到林,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更需要互信为本。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国-东盟要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高处谋势,实处落子。第18届东博会将继续以高层引领、以平台务实,厚植中国-东盟战略互信的土壤,为双方合作之树输送新的养料。
    • 周玲
    • 摘要: 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面向未来,中方愿同东盟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抗疫、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实施。RCEP凝聚着各成员国的意愿共识,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实现更紧密合作的有效推手。
    • 鹿心社; 蓝天立
    • 摘要: 金秋丹桂飘香,绿城再迎盛会。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5700多万壮乡人民热忱欢迎八方来客,共襄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盛会。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这4点倡议,为办好东博会、峰会,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战略性、方向性指引,也赋予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 周锡生
    • 摘要: 东北亚地区合作走向是当前世界大变局中的重要议题。作为重要的世界经济中心、大国博弈的前沿和全球地缘政治的核心板块,东北亚地区由于历史国情复杂,局势动荡不定,域外势力长期介入,有诸多特殊性、敏感性和风险性。如何走出历史的阴影,化解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重塑地区和平秩序与安全关系,推进构建东北亚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东北亚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世界大变局不可避免地荡涤东北亚,给地区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目前,东北亚和平呼声增强,对话交流增多,合作氛围渐浓,地区秩序与安全关系的重构序幕在徐徐拉开,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东北亚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中日韩三国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为东北亚互利共赢合作提供了新动力。但变局中的东北亚依然暗流涌动,推进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道长且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