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10600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紫光阁、瞭望、中国经济周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相关文献由8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刚、买忆媛、姚中民等。
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0600篇
占比:99.99%
总计:810705篇
开发性金融机构
-研究学者
- 李刚
- 买忆媛
- 姚中民
- 宋又川
- 杨云杰
- 聂鸣
- 马长有
- TP
- 万益迁
- 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实践研究课题组
- 任海军
- 任静
- 余玮
- 傅小东
- 刘国强
- 刘大为
- 刘宇伦
- 周仕杰
- 周婷
- 周学
- 周嵘
- 周苗
- 唐有斌
-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联合课题组
- 夏胜云
- 安畅也
- 宋微1
- 宫中华
- 小欧
- 张俊岭
- 张宇哲
- 张燕生
- 张玮莹
- 张继红1
- 徐齐渊
- 方琦
- 方舟
- 朱文胜
- 朱晓桐
- 李志辉
- 李聪
- 杨宝华
- 杨小鲁
- 松涛
- 梁斯
- 樊海斌
- 武岳
- 段秋韵
- 法悟
- 潘成夫
-
-
-
-
摘要:
图书简介:本书从分析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以金融方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入手,详细阐述新兴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等互联互通的目标实现,进而深入讨论了提供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效益、建设风险及建设对策,所阐述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对于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适合中国经济研究者参考。
-
-
朱晓桐
-
-
摘要: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开发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失灵。因此,开发性金融也是金融市场调控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开发性金融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可较为容易地在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且稳定的长期投资,可以很好地支持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对需长期扶持的弱势企业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如此,开发性金融才能实现弥补市场失灵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本文以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切入点,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概况,分析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实体经济,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
-
黄梅波;
段秋韵
-
-
摘要:
国别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融资重点受其国别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的影响,但逐渐也开始介入卫生防疫领域.近年来全球重大卫生事件的频频暴发,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急需强化对卫生防疫领域的支持,同时解决结构调整计划中不利于卫生部门发展的附加条件及援助碎片化等问题.国别开发性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卫生防疫领域的投资,并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杠杆和导向作用.
-
-
杨云杰
-
-
摘要:
韩国产业银行于1954年成立。该行能够在近70年的时间里持续支持韩国重点产业领域,与该行拥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能随着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进行修订密不可分。当前,国家开发银行面临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完善、运营和监管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韩国产业银行立法的体系框架、篇章结构、制度内容等,能够为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
周仕杰
-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金融发展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高质量会计准则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此背景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于2014年7月发布。为解决中国金融工具的实务问题,更好地在新时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版IFRS9”于2017年3月发布。本文通过介绍新金融工具准则核心变化,同时对开发性金融机构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性金融机构应从优化核算体系、增强风险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起,以此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增强国力、改善民生做出更大、更长远的贡献。
-
-
钱立华;
周嵘;
方琦;
鲁政委
-
-
摘要:
国际组织、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专项基金的形式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同时,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方式,间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努力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表现。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重视,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
-
-
-
-
-
摘要:
应高度重视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中的独特作用.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央企,首先有两个“基础性职能”,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产业基础;还有两个“保障性职能”,即国家战略的力量保障、全民福利的来源保障.开发性金融机构有别于狭义央企和商业性金融央企,还有第五个职能,即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传感器和赋能器”.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核心作用,就是维护国家层面的经济利益.三大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对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使开发性金融机构进一步更好地持续发展并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做出更大贡献,应让开发性金融机构聚焦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利益、经济发展利益和经济战略利益.
-
-
宋微1
-
-
摘要:
近日,澳大利亚公布一项针对南太平洋岛国的20亿澳元基础设施援助计划,澳开发性金融机构“出口金融与保险公司”宣布另行提供10亿澳元资金支持南太平洋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商业发展。此举一度被外媒解读成是“针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的应对之策,但是对比澳方此前在南太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以及当前发达国家对外援助所作出的调整,不难看出中国尊重受援国自主发展意愿的援助模式,已经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认可、并逐渐改变着西方传统援助体系的权力结构。
-
-
陈胜
-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多个由中国参与或主导的多边开发银行相继成立.受自身定位及国际社会对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持续关注的影响,环境和社会风险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多边开发银行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防范值得关注.金砖国家银行作为跨区域新兴经济体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其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这些具有项目投资期长、外部性大、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内开发性金融机构海外授融资经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强与当地政府、社区、民众、环保组织等沟通、提升透明度,主动寻求合作,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