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5388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市场、科技促进发展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第七届中国塑料工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讨会暨2012中国塑协塑料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技术交流会、2010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宜、于可利、张贺然等。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3880篇
占比:99.99%
总计:954007篇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研究学者
- 刘宜
- 于可利
- 张贺然
- 邓毅
- 郑艳玲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雨浓
- 周斌
- 曹诺
- 李文军
- 杜彬
- 田晖
- 胡嘉琦
- 苏夏
- 蔡毅
- 赵新
- 邓梅玲
- 万超
- 宋鑫
- 廖伟强
- 廖见松
- 李淑媛
- 王玲
- 王鹏程
- 符永高
- 马祖军
- 魏洁
- 余辉
- 吕彬
- 吴军莲
- 周全法
- 周进
- 唐红侠
- 尚闽
- 徐紫寅
- 徐红胜
- 慕艳芬
- 朱培武
- 李思成
- 李清坤
- 李金惠
- 杨敬增
- 杨立群
- 柴志坤
- 栾小丽
- 熊晖
- 王世杰
- 王俊兴
- 王兆龙
- 王恒广
-
-
于璇
-
-
摘要:
从2012年7月1日启动征收起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制度即将运行满十年。回望基金制度的十年历程,可以总结为“成效显著,亟待调整”。十年间,在基金制度的指引下,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量、资源循环利用率逐年攀上新的高点,但与此同时,基金也因为收支严重不平衡、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为人诟病。站在十周年的节点,我们不禁要问:基金制度将何去何从?
-
-
闫少卿;
刘凯秋
-
-
摘要:
0.引言: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主要包括大小型家用电器、远程通讯设备、电气电子工具等。根据商务部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2014-2018年间每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不断增长,但是只有部分能得到正规回收处理,其余废弃产品流入了没有拆解资质的小作坊或二手市场,污染环境。传统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方式均为线下回收,存在着渠道不畅通、回收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
-
张漩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大幅度增长。由于其成分复杂,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若随意丢弃,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会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作为资源的综合体,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又蕴藏着众多珍贵的资源。在此,对新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回收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新疆废电器拆解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
-
潘永刚;
田晖;
邓毅
-
-
摘要: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不完善,行业内规范的回收管理标准的缺失,制约着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等单位联合编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回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结合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发展实际,详细解读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的重点内容和实施要点,以期为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提供参考借鉴。
-
-
-
-
摘要:
近日,《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1》发布。指出目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行业的内部分化严重,但整个行业的处理量在稳步上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
-
-
-
摘要:
2016年5月10日,商务部、发改委等6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或整合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饮料瓶等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试点设立智能型自动回收机;以智能信息卡为载体,完善线下回收网点,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居民与企事业单位主动交投,实现线上信息流和线下物流的统一。
-
-
张云青
-
-
摘要:
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企业存在诸多问题,回收处理效果不佳,未能实现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文章对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发现回收处理企业达到盈利最关键的因素是要达到一定的回收处理规模,并且企业运营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也要适当改变产品结构,以期增加回收效益比。文章研究结论可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更为高效科学的决策依据。
-
-
-
-
摘要:
2022年9月22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成效突出。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力度,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推动废弃物“变废为宝”。刘德春表示,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重点电器电子产品年处理量增加了7300万台,规范处理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9类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5亿t,是2012年的2倍以上。
-
-
李文军;
郑艳玲
-
-
摘要:
文章基于一定的激励政策工具假设与责任承担模式下,借助于市场经济下价格的传导机制,构建逆向供应链下各参与主体在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决策模型,考察政策工具组合作用下,供应链成员各自最优决策下物质责任的分担问题。在具体各承担模式中,随着废弃物回收责任、拆解处理责任的分担与转移,相关责任主体可享受的超回收激励、超物料回收标准激励,及未达法定标准的经济惩罚等经济责任也实现了分担。研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相关主体延伸责任分担和激励政策工具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
李文军;
郑艳玲
-
-
摘要:
研究目标:详细分析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实施效应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运用2009?2019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统计数据,溯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发展历程、实施效应.研究发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以来,中国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处理基金制度需进一步规范化、延伸责任承担不完全、生产者的经济责任与生态化设计及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效果与环境影响关联度不够、多主体责任承担激励制度缺乏等问题.研究创新:针对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的内在机制,提出采用政府直接管制与市场机制间接管制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执行目标管理制度,完善生态化设计与无害化处置激励制度,实施消费者押金退款激励制度.研究价值:为政府EPR政策优化与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
-
-
张淼淼;
吴满昌
- 《2010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器电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随之而来的电子废弃物污染也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对废弃电器电子设备的回收制度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整个体系的都建尚存在若干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特点和处理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废弃电气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构建提出对策:建立面向循环经济的废弃电器电子综合性,统率性立法体系,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具体的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
-
-
陶栋艳;
童昕
- 《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随着电子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器电子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和高频率更替的时代,大规模废弃也随之而来.高环境风险的废弃电气电子产品需要正规的回收和处理体系来应对.但是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这类产品的回收由正规部门所垄断,正规部门要参与回收并与之竞争,则需要构建合理的回收网络以控制物流成本.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非正规部门的调研,分析其回收体系结构并估算其回收成本,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应于现状的精简和多主体的正规回收体系,运用GIS和TransCAD软件模拟来分析其回收成本,认为正规回收体系能在价格上与非正规部门抗衡,但在建立初期,需要一系列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