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巡天

巡天

巡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中国文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专利文献29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百科知识等; 巡天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寇文、赵永恒、梁明等。

巡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87.61%

专利文献>

论文:29 占比:12.39%

总计:234篇

巡天—发文趋势图

巡天

-研究学者

  • 寇文
  • 赵永恒
  • 梁明
  • 王海仁
  • 郑宪忠
  • 吴小霞
  • 安其昌
  • 张彦霞
  • 李洪文
  • 王建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我国计划在2023年或2024年发射中国首个太空望远镜--巡天号光学舱,这将对我国了解宇宙、了解太空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巡天号光学舱不仅能自主飞行,具有很高的姿态调整精度,还具备主动交会和停靠空间站的能力。此外,该光学舱还兼具巡天和查地能力,能作为遥感卫星使用,这样的设计理念属于世界首创。
    • 摘要: 迄今最清晰银河系形成演化图绘成2022年3月24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一项银河系研究的重要进展。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太空望远镜的巡天观测数据,研究人员获取了迄今最为精确的大样本恒星年龄信息,并按照时间顺序.
    • 闫宏亮; 施建荣
    • 摘要: 锂(Li)元素最初诞生于大爆炸核合成,是最重要的轻元素之一.但锂元素丰度在很多类天体中均表现出观测与理论不符的现象,这一问题困扰了天体物理学家数十年.富锂巨星就是这样的一类天体,它们大气中的Li丰度超过了标准恒星演化模型的理论值.虽然富锂巨星早在约四十年前就被发现,但其起源依然是未解之谜.随着以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等为代表的大型光谱巡天项目的开展、以开普勒(Kepler)卫星为代表的星震学观测数据的产出以及数据驱动类方法和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富锂巨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在此将回顾富锂巨星近四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对于富锂巨星最新的认知.
    • 高宝全; 平一鼎; 张晨
    • 摘要: 天文观测站夜天空星像星等信息和天区分布信息可用于指导多设备巡天观测.建立全天相机监测系统(Monitoring all-sky system)对本地天区夜天空实时监测,获取的监测图像需要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提取全天图像星像信息.由于全天图像视场大和高阶扭曲的影响,采用天顶等距投影与多项式函数组合的方法计算图像的底片常数.天文定位的均方根残差约为0.15个像素.通过对图像中亮星部分测光得到的星等差,改正大气消光误差.最后使用HEALPix(Hierarchical Equal Area isoLatitude Pixelation)方法实现天区划分和每个天区可观测极限星等值的存储.
    • 摘要: 黄大年(1958.08-2017.01),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曾担任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和“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推动我国深地探测装备的自主研发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 兰顺正
    • 摘要: 2022年5月,中国科学家提出一项通过空间望远镜开展的“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寻找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太阳系外宜居类地行星。如果实施,这将是国际上首次专门在近邻类太阳型恒星周围寻找宜居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而该则消息也使得关于寻找宜居类地行星的研究再次成为焦点。
    • 阮宁娟; 刘志敏; 郑永超
    • 摘要: 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行星防御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30年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研究机构在近地天体的发现、跟踪、编目和特性测量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技术特点和发展脉络。针对下一步建设天地协同的监测体系,研究了近地天体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天基监测的优势和特点,介绍了天基监测系统任务与方案、巡天效能仿真和红外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为建设我国近地天体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 摘要: 与中兴A xon 40系列手机一起发布的,有中兴A X3000巡天版路由器,它搭载中兴第三代自研双核主芯片,性能提升25%,功耗低至4.8W,可40000小时稳定运行。该路由器支持160MHz频宽,3000Mbps速率,采用4+1五天线设计,可以覆盖到100~120平方米的中大户型。此外,中兴AX 3000巡天版路由器配备千兆网口,支持EasyMesh一键组网,30秒搞定。它也支持网易UU加速器。
    • 胡寿村; 赵海斌; 季江徽
    • 摘要: 近地小行星是一类可能对地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太阳系小天体,目前绝大部分的近地小行星是由地基望远镜发现的,且数目仍在不断增加.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近地小行星发现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利用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开的数据库对所有近地小行星首次发现时刻的观测资料开展了多维度统计分析.发现望远镜探测能力的限制会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造成选择效应,导致不同轨道类型近地小行星发现的相对比例逐年变化且与直径有关.另外,结合数值模拟获得的轨道数据,对近地小行星首次发现时的观测场景进行了还原,获得了发现时刻近地小行星位置在不同天球坐标系的分布,分析了其分布特征与季节、测站纬度和小行星直径的依赖关系.最后,通过分析数据定量考察了太阳、月球和银道面对近地小行星发现的影响,发现地基望远镜一般难以发现来自太阳方向90◦范围内直径140 m以下的近地小行星,并且随着小行星直径的减小该限制范围也将变大;月光污染对近地小行星发现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望月前后几天的观测限制可导致约29%的目标无法被发现,而且分析表明农历上半月发现的目标一般比下半月发现的更难以被跟踪观测;银道面特别是银心方向会对近地小行星发现产生影响,使得黄道面附近存在与季节相关的观测“盲区”.
    • 陈建生(文/图)
    • 摘要: 天文学也要进行“人口”普查?天文史上最重要的照相巡天是哪两个?中国有哪些大视场、大样本数字化巡天计划?未来的天文巡天将如何发展?且听陈建生院士--讲述。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它有普查(巡天)观测和精细观测两种研究模式。普查(巡天)观测的任务是了解系统的整体性质,如整体的状态、分布、结构等性质及发现特殊天体;精测则是对典型成员或普查中发现的有趣天体进行深入的了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