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疾病
地方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408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图书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年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等;地方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郑胜、Arben Pepa等。
地方性疾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408篇
占比:99.69%
总计:33512篇
地方性疾病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郑胜
- Arben Pepa
- Arben Pilaca
- Dhimiter Kraja
- Edmond Puca
- Maurice Pensaert
- Satir A.A
- Tabbara K.S
- Uthman M.A.E
- Zef Delia
- 丁见民
- 万纯臣
- 于高娃
- 伊力努
- 何忠绪
- 何鸿超
- 侯伟
- 侯占清
- 俞正非
- 俞海燕
- 刘凤芝
- 刘学富
- 刘尧
- 刘早玲
- 刘智慧
- 刘淑文
- 刘秀萍
- 刘红进
- 刘芯
- 初伊明
- 卓奇
- 叶海涛
- 吕海龙
- 吴冬
- 吴振荣
- 吴晓华
- 吴泰相
- 周卫东
- 周启星
- 周晓农
- 周言
- 夏德军
- 多兰
- 姜庆五
- 孙国红
- 孙殿军
- 孙维宏
- 宁华
- 尹忠良
-
-
李少丽;
王家福;
康斌;
李建林;
尹忠良
-
-
摘要: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七类动物疫病之一,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家族唯一成员,是一种基因组为170~193 kb、编码150多种蛋白的双链DNA病毒[1]。ASF最初于1921年在肯尼亚被发现[2],之后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丁岛和意大利地区作为一种地方性疾病零星散发,2007年在格鲁吉亚发生[3],2017年传播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周边邻国,2018年在中国、韩国暴发[4-5],2019年在越南暴发[6],全球大范围ASF的暴发加大了养猪业防控ASF的难度。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任何商品化疫苗批准上市,猪场主要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早发现、早排查、精准剔除等措施进行防控。
-
-
陈巍
-
-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与各项设施日益完善,我们今天对“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见怪不怪。一个人完全有可能上午在北京,下午就出现在半个地球外的纽约。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么便利的出行条件在不久之前都还很难设想。路途和目的地相关信息的模糊为旅行带来许多不可测的风险。谚语有云:“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为使旅途平安顺利,除了要尽量保障物资充分供应,了解各地风土,掌握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疾病的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
-
徐守军
-
-
摘要:
条件概率是高中概率统计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古典概型的承接,又为相互独立事件的学习作了重要铺垫.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20题以地方性疾病为背景,贴近生活,注重基础的同时又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尤其是对条件概率的理解,部分学生是有困难的.下面我就以此题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
-
-
-
-
摘要: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地方病及其相关疾病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会刊,以从事地方病领域科研和防治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一、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杂志主要报道发生在我国对人类危害特别严重的地方性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碑中毒、鼠疫、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菌病和寄生虫病等与地方和生活环境有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病因研究、流行病学、临床、防治成果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论著。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原名《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地方病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地方病领域创刊最早的权威性杂志。主要报道发生在我国对人类健康危害特别严重的地方性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鼠疫、布鲁菌病、寄生虫等疾病的基础研究、病因研究、流行病学、临床、防治成果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论著。同时还报道多发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性多发病和与地方病有关的相关性疾病。
-
-
-
-
-
丁见民
-
-
摘要:
从殖民地时期到19世纪以前,各种传染病不可否认地对美国白人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当地白人人口不断减少.不过,随着白人检疫、隔离制度与医院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急性传染性疾病比如天花等在北美转化成地方性疾病,对于整个北美社会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另外,黄热病尽管在爆发时仍然造成一定的生命损失,但在北部逐渐退却,成为南部疾病和"陌生人的疾病".到19世纪初期以后,各种传染病在美国白人社会中已经构不成主要威胁,白人人口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