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2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402474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学报、电视技术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第二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全国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会议等;图像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由2973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春萍、邵枫、周武杰等。

图像质量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2474 占比:99.84%

总计:403123篇

图像质量评价—发文趋势图

图像质量评价

-研究学者

  • 侯春萍
  • 邵枫
  • 周武杰
  • 岳广辉
  • 丁勇
  • 邱薇薇
  • 郑卫红
  • 孙丽慧
  • 吴洁雯
  • 路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茜; 郑斌军; 孔玲君; 顾萍
    • 摘要: 目的图像质量评价(IQA)旨在使用计算模型自动衡量和评价图像质量,以代替人类视觉系统的主观意见,并应用到相关实际问题中。方法首先将参考图像与失真图像进行输入,使用视觉显著性模型计算图像局部相似度的特征映射,并在质量得分池化阶段作为加权函数,同时,针对视觉显著性图作为单一特征映射的不足,增加了梯度幅度,然后将图像进行颜色空间的转化提取颜色特征,最后分配相应的权重来计算图像相似度。结果在4个大型数据集上的对比测试显示,在保持适度计算复杂度的同时,VSPSI相比其他有代表性的模型在预测精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TID2013数据集上的SROCC达到了0.905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VSPSI是一个性能优良的IQA方法,在不同数据集和不同失真类型中都有良好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胜任多类失真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同时可通过优化视觉显著性模型进一步提升VSPSI的性能。
    • 任原媛; 张选德
    • 摘要: 图像质量评价(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是图像处理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研究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一方面,提取的特征需反映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ion System,HVS)的感知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图像信息源于灰度或色彩在空域的变化,这要求特征在本质上(Intrinsically)需依某种方式来描述图像的灰度或色彩变化.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根据视网膜采样模式构造了一种描述图像局部多尺度灰度变化的特征,这里称之为视网膜采样模式引导的描述符(RSPD,Retina Sampling Patterns guided Descriptor),然后基于RSPD相似性设计了一种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数值实验表明,无论在公开数据集上的总体评价效果,还是对单一失真类型的评价效果,与目前最好的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都相当有竞争力.
    • 王冠军; 幸涛; 沈静
    • 摘要: 针对图像质量评价问题,从自然图像统计与SVD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通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对待测失真图像进行局部归一化,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图像高频信息,采用非对称广义高斯分布进行模拟高频信息的自然图像统计特征,构建图像质量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图像质量回归模型,实现图像质量评价。通过在LIVE2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的大量实验表明,方法能够有效评价不同失真类型的图像质量;与现有经典的无参考通用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相比,方法的评价结果与人眼主观评价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并具有较低的数据依赖性。
    • 鹿婷; 侯国家; 潘振宽; 王国栋
    • 摘要: 因为水的吸收和散射效应,导致水下图像普遍存在模糊、低对比度和色彩不均衡等问题,而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水下成像的特殊性,难以应用于水下图像;同时目前有效的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较少,且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与主观感知密切相关的无参考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选择与视觉感知相关性高的色度特征(Col)、基于人类大脑视觉皮层的对比度特征(Con)、反映图像信息丰富程度的清晰度特征(Sharp)这3种属性,来构成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简称CCS。这些视觉特征对水的物理特性比较敏感,而且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易受色彩、对比度和边缘结构等视觉特性变化的影响。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在自建小型水下图像数据集上与CPDB,BRISQUE,UCIQE,UIQM这4种无参考评价算法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实验,在与主观评价相关性度量方面,CCS方法比UIQM方法的RMSE度量指标提升了大约13%,比UCIQE和UIQM方法的PLCC,SROCC和KROCC度量指标提升均超过10%。实验结果表明,CCS算法与人类视觉感知具有高度一致性,能有效、准确地评估水下图像的质量。
    • 庄德才; 徐大强; 潘姗姗; 薛刚
    • 摘要: 目的:探究混合迭代算法(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IMR)算法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待确诊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iDose组和IMR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CTA检查,并将所有患者原始数据传输到飞利浦ISP工作站进行处理分析,iDose组原始数据采用iDose^(4)(4级算法重建),IMR组原始数据采用IMR(L1 Cardiac-Routine)重建。对两组碘负荷、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图像效果噪声值、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进行比较。结果:iDose组对比剂使用量、碘负荷水平明显高于I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1,t=11.247;P<0.05)。iDose组管腔边缘锐利度、伪影和图像总体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IMR组,噪声高于I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2,t=10.328,t=11.723,t=13.698;P<0.05)。两组各段冠状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MR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段CT值显著高于iDo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59,P<0.05),iDose组噪声值显著高于IMR组,而CNR和信噪比均显著低于I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29,t=12.369,t=13.027;P<0.05)。结论:IMR重建算法与iDose^(4)相比可进一步降低碘负荷以及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 程志鹏; 韩建枫
    • 摘要: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经典难题。图像分割可以降低后续算法的难度和空间复杂度。然而,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的阈值难确定、算法复杂、耗时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线阵图像的区域特征,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利用线阵图像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图像中差异显著的优良特性,计算线阵图像每行像素的方差。相对运动部分方差差异显著,相对静止部分方差差异较小,以此来实现对线阵图像的分割。
    • 彭悦; 杨红雨; 刘艳丽
    • 摘要: 针对低质量人脸图像阻碍识别系统性能提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参考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评估了不同类型的图像退化对人脸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该方法使用一种集群卷积网络结构,模拟人脸图像退化过程中的特征偏移,根据特征偏移量和图像信息量之间的相关性,完成人脸图像质量分数计算.使用遗传算法对构成集群网络的网络单元进行筛选,可使用更小网络规模实现同等性能.以质量评价算法为工具进行实验,研究评估了不同图像退化类型对人脸识别的影响,为指导今后人脸质量相关研究得出了有益结论.在主流人脸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证明,通过筛选数据库中低质量分数的人脸图像,可以进一步提升现有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且识别率提升表现出良好稳定性.该方法复杂度低,无需训练,与FaceQNet等最新方法相比,在FNMR和EER指标上显示出明显优势.
    • 陈健; 李诗云; 林丽; 王猛; 李佐勇
    • 摘要: 图像的模糊问题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获取及图像的后续处理.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是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相关技术的发展.首先,本文结合主要数据集对图像模糊失真进行分类说明;其次,对主要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分类介绍与详细分析;随后,介绍了用来比较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性能优劣的主要评价指标;接着,选择典型数据集及评价指标,并采用常见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性能比较;最后,对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的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
    • 韩翰; 卓力; 张菁; 李嘉锋
    • 摘要: 图像质量评价是图像处理、图像/视频编码等领域的基础性问题,用于评估图像的失真程度,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性能评估等方面。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又称为盲图像质量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因为无须原始的参考图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衡量算法优劣的指标和数据集,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给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展望。
    • 刘玉红; 李梓妍; 王欣; 颜红梅
    • 摘要: 为了改善彩色眼底图像增强后颜色失真及采集过程所造成的对比度低、细节信息模糊甚至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兼顾颜色保真、亮度增强和细节增强相匹配的眼底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将RGB空间的眼底图像转换到HSV空间进行基于亮度的自适应幂律变换,以解决眼底图像亮度的平衡问题。其次,在Lab颜色空间中采用受限直方图均衡化方法提高眼底图像的细节信息,使得处理后的彩色眼底图像颜色保真性较好。最后,在DIARETDB0眼底图像数据库上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常用的眼底图像增强方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其他算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改善了彩色眼底图像的颜色失真及对比度低的问题,客观评价指标优于传统的CLAHE方法,色彩浓度综合指标提高了37.6%,梯度指标提高了54.23%,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提高了7%,有效提高了眼底图像的质量,为后期眼底图像的识别、分割和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