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Q波

Q波

Q波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6367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476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等;Q波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刘若鹏、李九生等。

Q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476 占比:99.69%

总计:63674篇

Q波—发文趋势图

Q波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若鹏
  • 李九生
  • 刘伟
  • 王磊
  • 赵治亚
  • 吕佩师
  • 宫玉彬
  • 王伟
  • 焦李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蓝璧高; 林陆韬
    • 摘要: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Q波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33例行PCI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后有无Q波形成将其分为Q波形成组(n=164)和无Q波形成组(n=369)。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PCI前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红蛋白。STEMI患者PCI后发生Q波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软件的“rms”程序包构建STEMI患者PCI后Q波形成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绘制校正曲线以分析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采用“rmda”软件包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预测STEMI患者PCI后发生Q波形成的净获益率。结果本组533例STEMI患者PCI后发生Q波形成164例,Q波形成发生率为30.77%。Q波形成组年龄大于无Q波形成组,男性占比和吸烟、合并糖尿病、TIMI血流分级为0~2级者占比及脑钠肽高于无Q波形成组,STB时间长于无Q波形成组,血红蛋白低于无Q波形成组(P0,最大净获益率为0.308。结论年龄、吸烟、STB时间、脑钠肽、血红蛋白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Q波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具有可行性。
    • 蒋代寒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电图检查存在异常Q波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实施心脏超声检查,分析比较检查结果.结果:86例异常Q波患者结合病史、实验室指标检测等排除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未发现心肌梗死特征性变化;联合检查出肺气肿38例,心肌炎13例,左室增厚29例,肥胖3例,不明原因3例;不同原因患者心电图、心脏超声表现不尽相同.结论: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便于临床明确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病因,有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事件发生.
    • 李丽莎; 涂国胜; 徐文玺
    • 摘要: 随着冠脉造影的普及,人们发现有部分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心梗症状的患者为冠脉肌桥病变;而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文献显示,大部分肌桥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T波改变。本文报道1例前降支中远段冠脉肌桥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心电图V1、V2导联呈QS型改变,症状消失时QS恢复为rS型;这种肌桥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S型的动态改变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其机制尚不清楚。
    • 卢天珍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Ⅲ导联病理性Q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5例.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I I导联病理性Q波的发生频率.观察组患者利用QRS导联心电图,对病理性Q波在病变下的不同散布状况数据进行整理,病理性Q波发生的区域可分为前壁、侧壁以及下壁,然后对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观察组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为96,对照组的病理性Q波发生率为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Ⅲ导联病理性Q波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病理性Q波在对应心电图导联中的分布位置也可以用来判断病变的区域,研究具有临床医学价值.
    • 覃远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早期Q波形态对再灌注成功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确诊的369例STEMI患者分为有Q波组(128例)和非Q波组(2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STB)时间、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再根据有无复流现象分为正常复流组(287例)和无复流组(8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 PCI术后有Q波组与非Q波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年龄、STB时间、DTB时间、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吸烟史以及术前TIMI血流为0、1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复流组术前TIMI血流0、1级比例低于无复流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证实:ST段抬高最大幅度≥3.00 mm、发病至PCI时间≥6 h、术前血栓评分≥4分、术前TIMI血流0、1级以及术后Q波异常均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影响因素是ST段抬高最大幅度≥3.00 mm、发病至PCI时间≥6 h、术前血栓评分≥4分、术前TIMI血流0、1级以及术后Q波异常.
    • 李丽莎; 涂国胜; 徐文玺
    • 摘要: 随着冠脉造影的普及,人们发现有部分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心梗症状的患者为冠脉肌桥病变;而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文献显示,大部分肌桥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T波改变.本文报道1例前降支中远段冠脉肌桥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心电图V1、V2导联呈QS型改变,症状消失时QS恢复为rS型;这种肌桥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S型的动态改变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其机制尚不清楚.
    • 孙立平; 赵晓峰; 宋娇磊; 吴韩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Q波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STEMI行直接PCI术后心电图上可见Q波的患者108例,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随访3年,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108例患者Q波出现的因素,并通过Cox回归分析Q波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STB时间以及吸烟是影响Q波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CI术后出现Q波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率(Rr=1.38,95%CI 1.01~2.02,P<0.001)和心血管死亡率(Rr=1.65,95%CI 1.02~2.64,P<0.001).Q波与心源性死亡之间的关系不受性别(Rr=1.58,95%CI0.76~3.22,P=0.38),糖尿病(Rr=2.52,95%CI 1.08~5.72,P=0.51),靶血管(Rr=2.14,95%CI 1.11~4.08,P=0.82)或者门-球时间(Rr=1.72,95%CI0.92~3.21,P=0.88)的影响.结论 男性、STB时间以及吸烟是影响Q波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Q波可以作为独立预测STEMI患者直接行PCI术预后的因子.
    • 王慧
    • 摘要: 目的研究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左心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2018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资料,依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12h组、24h组、72h组,每组各20例。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与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再灌注时间与心室重构、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2h组患者心室重构指标与左心功能指标均优于24h组,24h组均优于72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时间与左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均具有中度相关性(P<0.05)。结论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心梗患者的左心功能、心室重构间具有明确相关性,再灌注时间越短患者左心功能越理想,心室重构程度越轻。
    • 冉洪芳
    • 摘要: 目的:了解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Q波,临床予排除心肌梗塞43例,分析Q波位置与原发病的关系.结果: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可出现在慢性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胸腔积液、气胸、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等;结论:心电图有异常Q波需要观察,必要时改变电极放置位置及深吸气以观察Q波的变化,以防误诊为心肌梗死造成不必要长期冠心病2级预防用药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